一穗金灿灿的玉米,是如何实现千变万化、身价倍增的?答案是延伸产业链。
作为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11月26日至30日,黑龙江省贸促会携8家玉米链上企业,将千变万化的玉米带到了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让中外客商一起感受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发展潜力。
在展会现场,昊伟农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头攒动。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企业,是一家以鲜食玉米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市场销售安百惠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着他们的产品:“我们拥有5大类别,近20个鲜食玉米品种,年加工量可达5万吨。从种植源头开始,我们就严格把控品质,确保每一根玉米都能达到最佳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昊伟农庄的展台上,摆放着各种鲜食玉米产品,即食水果玉米、有机花青素玉米、甜糯玉米粒、玉米胚芽乳……产业链从粗加工到精细加工不断延伸。安百惠表示,昊伟农庄不仅注重产品的品质,还在科研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公司成立了省级研发中心,并与多所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
从普通玉米到淀粉、淀粉乳再到饲料级苏氨酸、赖氨酸和玉米副产品,这个过程中玉米的身价不断上涨。在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展示着饲料级苏氨酸和赖氨酸等产品。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伊品生物是一家专业以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为主导,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氨基酸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东南亚、欧盟、南北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玉米能力90万吨,为全球的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添加剂。”
产业在延伸,价值在翻倍。玉米做成的衣服见过吗?近年来,伊品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将赖氨酸转化成生物基戊二胺,实现了赖氨酸产业链的有效延伸。
在伊品新材料的展位上,生物基尼龙羊毛西装、生物基尼龙纤维棉盖丝T恤吸引了众多关注。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的尼龙56切片可广泛应用于纺丝、面料领域,用其制作的衣服具有柔软、顺滑、耐磨等特点,同时还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势。”伊品新材料依托母公司的科技研发平台,拥有核心专利11项,其1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2万吨生物基尼龙56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变我国尼龙产品生产受制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秸秆制作的餐具
玉米秸秆也有大用处。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在杜尔伯特县投资40亿元建设的圣泉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可加工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生产纤维素、糠醛等一系列产品。
这次链博会,他们带来的餐盒、餐盘等用秸秆制作的一次性环保餐具。“和普通塑料制品相比,我们的产品具有耐高温、韧性好、可降解、健康环保等优势。”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对玉米“吃干榨净”,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小玉米实现“浑身是宝”的价值最大化。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玉米产业链的竞争力,也希望借助本届链博会,能结识更多合作伙伴。”安百惠说。
记者 付宇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