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智能农机“显身手”夯实大国粮仓基石

北大荒智能农机“显身手”夯实大国粮仓基石
2024年06月17日 10:58 黑龙江新闻网

粮食要丰产,管理很关键。

眼下,我省大田粮食作物进入关键的夏管环节,北大荒集团各地的田间地头各种高科技设备、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驰骋田野乡间,新技术、新方法大显身手,不仅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同时也让夏管变得更科学化、更智慧、更精准、更简单。

飞防作业

智慧夏管 智能农机“各显神通”

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灯、土壤智能检测设备等智能化装备矗立在稻田池埂上,如同田间“卫士”般实时关注着农田里的任何“风吹草动”……夏管时节,这一幕正发生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区高标准格田示范点。

近年来,七星分公司在格田里陆续安装了智能灌排阀门、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灯、害虫性诱智能监测仪、土壤检测设备、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设备等6000余套,这些农业信息化装备与数字一体化云平台相连,动态回传田间实时数据,为耕地保护、墒情监测、病虫害防治、水肥控制等农业科学决策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

有机大豆智能除草作业

“有机基地除草一直是有机农业生产的难题,药不能喷、工不好雇……”这几天,红星农场第一管理区的有机大豆种植基地已进入了机械除草的关键时期,装配有北斗导航系统和“智能除草机器人”的大马力机车在田间所过之处,杂草清除得干干净净。现场工作人员赵美峰介绍说:“这几年农场陆续引进了8台智能除草机,可以24小时不停机连续作业,每天作业量相当于400-500人工的作业量。”

同样是除草机器人,鹤山农场第四管理区用在了大田杂草的清除上。鹤山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负责人马利民介绍说:“除草机配置的高精度智能摄像头精准区分豆苗和杂草,通过传感器系统把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作业地图’,除草翼型尺剔除垄台、垄侧和垄底杂草,旋转指轮剔除苗下小草。机器末端还加装犁铧,可对已经清除的杂草进行覆土,杂草除净率高达95%以上!”

智能农机具的加入,让北大荒的夏管展示出满满的“科技范儿”。

智能除草作业

智能农机“上岗”让夏管更高效轻松

“以前田管靠自己下到池子里看,深一脚浅一脚的,稍微不细心可能就发现不了缺苗、虫害啥的,现在巡田靠无人机,视野开阔,看得全、看得细,还有数据支撑,我们除草、施肥、灌溉、除病虫啥的变得更精准、更高效,这也让田间管理更加轻松!”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六管理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一处稻田旁,科技示范户吕向民看着自动巡田的无人机感慨非常。

在八五六分公司,技术人员坐在屋里通过电脑终端远程操控,就能让远在30里外的无人机库自动打开,无人机根据指令自动升空进行巡田……

记者了解到,这台自动起降开展巡田作业的无人机搭载了视觉摄像头和多光谱摄像头,可对水稻出苗率、生育进程、叶片氮含量、生物量等水稻全生育期长势进行动态追踪、对水稻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所形成的巡田处方图,为种植管理提供精准的信息决策,便于后续农事操作、智能农机作业。

无人机库自动打开

八五六分公司副总经理沈国春说:“用‘天地空’一体化技术服务农业生产,是八五六分公司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未来,我们将积极围绕‘全域数字水稻云平台’建设,扩充种植和管理模块,让越来越多的农事管理服务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保障北大荒的粮食稳产和丰收。”

眼下,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连片高标准农田绿意盎然,水旱田进入关键的夏管时期。种植户在手机APP上设置好路线,伴随着一阵旋翼转动声,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农田低空飞行。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总经理唐曹甲子说:“无人机作业,1个小时可以完成40亩地的植保防治,防治效果更好。”

如今,一台台新式的智慧农业机械成了田野里的主要“劳动力”,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施肥一体机、自走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各类新技术、智能农具在友谊分公司农田里大展身手,展示着现代化农业的“十八般武艺”。

近年来,针对作物生产管理的各环节,友谊分公司建设了空天地全周期感知系统,对每个环节的环境、作物等各类参数进行全面感知,构筑农业生产大数据中心,为生产决策、执行提供数据支持。足不出户,就能将农田状况尽收眼底。

如今,在北大荒多地已经将物联网设备、大数据、5G技术、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地块画像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或少人化精准作业。

无人机飞防

开启“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生产模式

记者也了解到,在北大荒集团,智慧农机不仅仅应用于夏管阶段,智能化、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已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让种植和管理更加省时省力。

在开头文中提到的智能装备“站岗”的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区高标准格田示范点,种植户魏张丽介绍说:“我这块稻田今年格田改造后,变成了8个平均面积30亩的大池子,我利用搭载北斗智能导航设备的侧深施肥插秧机插秧,照往年提前2天完成插秧任务,节省人工和燃油费3500多块钱。”

经过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不断在智能农机推广使用上的持续作为,智慧农机给北大荒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逐渐显现。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指导各农(牧)场落实智能农机建设任务,北大荒集团着力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应用场景打造、技术模式集成应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信息化、数字化、少人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及《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方案》,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制定了《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智能农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风幕机灭草作业

根据方案,2024年,北大荒集团将继续推进16个具有一定建设基础的智慧农场开展智能农机基地建设工作。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牧)场结合实际,重点围绕耕、种、管、收等主要种植环节智能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农机基地创建。

重点打造8个智能农机示范基地,其中:作业全环节智能农机基地水旱田农场2个(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胜利农场),作业相关环节智能农机基地水旱田农场6个(宝泉岭分公司宝泉岭农场、红兴隆分公司友谊农场、牡丹江分公司八五六农场、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齐齐哈尔分公司查哈阳农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环节的数字化,以及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全面开启“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生产模式。

接下来,北大荒集团将以破解智能农机落地应用难点卡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智能农机基地建设,创新智能农机应用场景,多维度、全链条改造传统农业,通过试点先行,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农机基地样板,示范带动北大荒智能农机快速发展,为早日实现“三大一航母”“数字北大荒”注入新动能。

(视频素材由北大荒集团提供)

文/记者 姜斌 刘畅 摄/侯越 王金彬 周立军 霍春旭 记者 刘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