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人·奋斗者 龙江人·奋斗者|张鹏飞:轴承生产线上的“金牌工匠”

龙江人·奋斗者 龙江人·奋斗者|张鹏飞:轴承生产线上的“金牌工匠”
2024年07月03日 10:40 黑龙江新闻网

在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分厂的生产线上,总能看见一个行色匆匆的背影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这调调那看看,他就是工友口中的“小飞人”张鹏飞。

90后的张鹏飞已在哈轴工作了15年,他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不仅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还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同事心中的楷模和骄傲。曾荣获公司级2013年度技能能手、2016年度“5S”模范职工、2022年度优秀员工、2023年度技术技能工匠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

张鹏飞调试设备

勤学苦练真本领

2010年,面对轰隆作响的各式器械,刚刚技校毕业的张鹏飞充满了好奇。一入厂,他便被分配至哈轴集团铁路分厂磨工工段,通过4个月的学徒期后,张鹏飞正式开启了轴承精密生产的工作生涯。

“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师傅便对我进行专项练习指导。但技术不精,给的任务完成的比较慢,我就经常追着师傅问这问那。”张鹏飞说。因为工厂的产品批次型号复杂,短短三四年的时间,经他手加工的型号便达2500余种。

依靠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2016年,张鹏飞被调整到轴承生产的终磨加工工艺的最后一步——装配工段,负责成品探伤工作。据张鹏飞介绍,按照当时的规定,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有无损检测的资质,为牢牢把控产品出厂的安全关,他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拿到了资格证并快速上岗。

凭借着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张鹏飞从一名最初的单道工序操作工,成为负责内滚道、内圆、挡边等全工序技术骨干,也担任起磨工工段当班班长,在负责生产现场、设备调整、教授新员工等日常工作的同时,参与多项公司产品试制和技术攻关工作。

张鹏飞检测产品

技术攻关巧创新

作为青年技能专家,张鹏飞在工作中严守质量红线,切实做到“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质量要求和“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面对严苛复杂的科研产品试制任务时,他苦学钻研、突破创新、提质增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有一次,因某型轴承的内圆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极高,终磨内滚道加上坡型工序在工艺图纸要求的设备上无法加工,张鹏飞得知后主动请缨,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攻关方案,经过反复试验验证,最终在某型外圆磨床设备上采用转换加工、改变砂轮形状等方式,成功加工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在保障该科研产品准时交付的同时也拓展了设备加工范围。

此外,由于哈轴集团拥有悠久的历史,厂内不仅有大量产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设备,同时很多设备的产地来源也极为广泛,这就为产品的日常生产造成大量困难,张鹏飞和他的团队经常会面临设备损坏无处购买配件、操作系统语言不通无法操作等难题。

在铁路产线原有一台意大利诺瓦4GP/250F设备,因年代久远并在屡次搬家中造成磨削、测量、风压、机床液压等部件严重损坏,造成精度缺失无法工作。张鹏飞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整台机器进行恢复,尝试性用现有电器元件更换已经损坏且无法修复的电器元件,对已经损坏的磨削部件重新测量再加工,在废旧老式设备测量装置中寻找可用的装置备件进行测量部件的改装修复,在提升风压部件上运用现有风压部件进行绘图测量,加工测试。在调试加工产品时对机床操作系统数据进行调整,使其加工能力得到恢复,在调试后进行了铁路产品小批量加工,从而使后续铁路大批量产品加工精度得以保障。

张鹏飞安排工作

“降本增效”急先锋

降本增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5年来,“将降本增效变成一种常态”是张鹏飞的工作信条。

在管理降本增效这条道路上,他既是实干家,更是急先锋。由于公司业务快速扩张,需要频繁地采购各种生产设备,而新购设备往往只能与配套的工装完美匹配,与其他设备的工装却无法通用,导致了分厂大量的工装资源被闲置,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如铁路线专用的铁路设备,其工装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这不仅影响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就在这时,张鹏飞站了出来,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他说:“作为一名员工,我要尽我所能,为公司的降本增效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说干就干,张鹏飞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首先对现有的库存工装进行了全面的盘点和分类分析,找出了其中有潜力的定位环和工件轴。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对这些定位环和工件轴进行了重新测绘和设计。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张鹏飞终于成功试制出了第一套通用过渡盘。当他将这套过渡盘安装到铁路设备上,启动生产线进行测试时,结果令人惊喜,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近30%,加工范围也扩大了10%,而且产品合格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节约资金约12万元。

除了通用过渡盘的设计,张鹏飞还针对设备原有工装支撑不通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他在原有支撑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变,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通用支撑。这种支撑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设备,大大减少了工装的种类和数量,降低年成本约25万元。

如今,创新已成为张鹏飞的工作常态,在生产线上奋斗的15年间,他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在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与不懈追求中,磨砺出对技艺精益求精、对品质执着追求的独特匠心。

记者 董广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