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比较寒冷,需要采暖,每年用于建筑供暖所消耗的能源占据我国能源消耗很大的比例。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枯竭和减排压力的增大,冬季清洁供暖和炊事用能是解决现代能源问题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光伏发电技术自身的不稳定、不连续性等缺陷,在并网发电接入电网时通常都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储能或其他发电系统来做调峰。但是如果用光伏发电来供暖的话,可以大大降低光伏发电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对电网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天采暖季节,我们可以直接用光伏发出来的电力取暖或结合热泵技术来取暖,可以利用建筑本身的热容和热惯性储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采暖效果和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的双重目的。
相变储能蓄热+光伏+谷电供暖可直接通过电暖器、电热膜、发热电缆、热泵技术、电锅炉、发热地板、发热瓷砖、电墙暖等方式采暖。电采暖与传统燃煤供暖方式相比,更为节能环保,并具有方便、简洁、易控制和健康、舒适等优点,并可提供个性化的供热选择。光伏采暖适应性好,可应用于任何地区;引入只需两根电线,不需要复杂的管道和循环系统,方便控制,没有管道结垢、冬季管道结冰等问题。冬季发电可以采暖,夏季发电可以上网卖钱,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根据建筑采暖热负荷计算,我国北方地区通常每平方米的住宅要配80-100W的采暖设备。如果采用直接电采暖技术,平均每天每平方米需要耗能0.8KWh左右。如果按照每年5个月的采暖计算,全年每平方米的总耗电量是0.8kWh/天x 30天x 5月=120kWh。如果按每度电0.55元计算,对于一个100平方米的住宅而言,全年采暖经费大约是6600元/年左右。(目前国内采用天然气采暖的价格大约是3800-4500元/年左右,集中燃煤供暖的价格大约是3000-3800元/年左右)。如果采用相变储能蓄热+光伏+谷电供暖,通常可以做到能量输入输出比1:2到1:3甚至更高,所以如果不考虑设备投资的话,采用该采暖的方案的采暖费用和目前集中燃煤供暖的价格相当。而采用相变储能蓄热+光伏+电采暖的方案无疑就是目前最省钱、最环保的方法之一。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辐射资源都比较丰富,每千瓦光伏发电站的全年发电量可达1200-2000kWh左右。理论上,每千瓦光伏发电站的年发电量就可以完全满足10平方米的建筑采暖。而实际上由于采暖的活动是在冬季,而光伏发电是全年的,因此就会有夏天发出的电必须上网售电,而冬季采暖季节光伏发电可能不够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光伏发电建设投资已经达到4元/Wp,度电成本已经降到了每度0.4元左右,接近甚至低于居民用电电价。按照相变储能+光伏发电+采暖设备投资5元/W的标准计算, 采暖面积100m²需建设10kWp的光伏电站和相关电采暖需要的投资大约为5万元。按照20年寿命计算,平均每年为2500元,这比集中采暖的价格更便宜。
储能技术可应用于光热发电、清洁供热、工业蒸汽、火电灵活性改造等多个场景,伴随其技术和供应链的成熟,在峰谷电价差持续拉大,谷电价格进一步下调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在供热(蒸汽)市场的商业化,有望全面铺开。
热储能技术,在非电市场,储能在生产工业蒸汽领域的市场价值相对更大,目前新增的储能项目很多都与蒸汽生产相关。绿电储能蓄热示范项目可消纳风光绿电,通过储能供热系统及汽轮发电系统实现对园区供热、供电,并可全负荷顶峰满足电网需求响应,是双高行业绿色零碳转型试点。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项目采用了包括光伏、储能技术在内的多种能源技术,实现零碳供能目标。光伏发电多余的电能,通过熔盐储存能量,然后实现周边楼房的供热、供冷所需。
相变储热+光伏+电采暖不仅清洁无污染且经济划算,它的的另一个优点是建设和运行维护都简单,设备寿命长。因此光伏电采暖比其他形式的采暖更廉价更清洁!光伏采暖是一个新型的理念,它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多市场机遇和挑战。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会根据十大行动方案出台各地的具体政策细则,主要是大力支持建设大型光热、光伏、风电多能互补基地,国家层面最近已连续出台了多项储能蓄热的利好政策,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储能蓄热的重要性与关键性逐渐显现,储能蓄热的低成本高效率也被市场认可。
天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我国华北地区率先成功研制出“相变储能蓄热清洁供暖技术”并在全国应用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响应国家环保工作要求,投入清洁供暖技术研发产业。历经多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并对外发布“相变储能蓄热清洁供暖”系列产品,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
相变储能蓄热供暖设备有效利用低价谷电,既有利于电峰负荷稳定运行,又可为用户提供清洁供暖。天帅智能科技相变储能蓄热供暖设备,市场空间巨大,愿与志同道合的人士携手合作,共同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公司将给予丰厚回报。清洁取暖之路将继往开来地走下去,持续行走在北方大地,助力各地区的青山绿水。供暖英雄出我辈,今朝工程即日毕,明日再战电代煤,助力各地保蓝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