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伤亡猛增7倍,100辆西方坦克战车被炸毁,尸骸遍野

前线伤亡猛增7倍,100辆西方坦克战车被炸毁,尸骸遍野
2024年06月18日 22:04 漠北防务观察

自从俄军于2023年5月10日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以来,乌克兰的局势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俄军的猛烈攻势,泽连斯基当局为了维护国际观瞻,不得不紧急调动大量机动预备队增援哈尔科夫战场。这一系列的军事调动和重新部署,导致俄乌两军在冲突接触线上的防御均势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乌军原本通过“填线部队”构建的防线,在俄军的持续打击下,逐渐陷入了崩溃的边缘。特别是在一些筑垒地域薄弱的地区,乌军防线的崩解速度远超出了西方媒体的预估。为了掩盖当前乌军战线上“四面楚歌”的严峻形势,乌军情报总局不得不加大力度,发起更大规模的越境无人机袭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散俄军的注意力。

然而,这种战术上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乌军的困境。乌克兰军队为了增援哈尔科夫战线,不得不从其他方向上抽调部队,这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战线平衡”被进一步打破。在双方最近一段时间的较量中,乌军战力大幅下降的基本事实已经越来越明显。基层部队作战能力的持续下滑,导致乌军的总体伤亡数字开始快速飙升,给后方动员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俄罗斯国防部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乌军的日均损失数从2023年5月的每天1个加强营,已经攀升至2024年的每天3个至4个营,约1500至1600人。自5月10日以来,乌军已经连续三周日均损失数超过1700人,甚至多次出现一天损失半个旅(2000人以上)的惨烈情况。

在阿瓦迪夫卡方向的战斗中,俄军“中部战役集群”的无人机作战部队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他们先后摧毁了乌军100多辆西方装甲车、坦克、自行火炮和防空导弹系统。这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西方军援装备,如美制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豹”2主战坦克等。乌军在阿瓦迪夫卡以西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反冲锋,虽然展现了一定的战斗意志,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损失了大量西方军援装备。第47独立机械化旅等部队在高强度消耗中越打越弱,士兵甚至出现“一触即溃”的情况。

在阿瓦迪夫卡以西的战斗中,乌军个别基层部队的伤亡甚至猛增了近7倍。大量新动员的“填线步兵”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进入战场,其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这种兵员素质的下降和作战素养的不足,使得乌军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他们无法有效地阻止俄军的推进,只能不断地增援更多部队来填补漏洞,但这又会导致更大的伤亡和更大的损失。

在沃兹德维任卡和新波克罗夫斯克村等关键地区,俄军通过猛烈的攻势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不仅成功夺取了这些地区,还在水库防线中部撕开了一道“新口子”。有分析认为,如果乌克兰军队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加强在水库防线以东的防守,那么俄军在未来3个月内全面突破第三道防线,进而围攻红军城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除了人员和装备的损失外,乌克兰军队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挑战:装备补充问题。俄乌冲突中大量技术装备被廉价的FPV无人机摧毁,而乌克兰军队的战时国防工业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像俄罗斯那样快速维修和补充战场武器装备。一旦损失大量装备,乌克兰军队的机动进攻部队就只能“静坐”,等待西方军援调运到前线。这使得乌军在丢失定居点和重要阵地后,难以再次将其夺回,无法改善自己的战术位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军队在6月12日晚间突然在哈尔科夫北部发动全新攻势。他们在沃尔昌斯克东北方向进行了强力反击,并向纵深3公里的沃奇科韦村不断推进。这一举措不仅意在主动降低城内聚集的乌军密度,还通过继续扩大边境缓冲区,迫使乌军继续向该方向调兵遣将。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军队的困境,使得他们在顿涅茨克战线的防御形势更加严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