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300万买基金,结果只剩50万

她花300万买基金,结果只剩50万
2021年04月20日 17:15 魔鬼金融学

编辑:魔鬼

基金合同显示,赫旭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摩根斯坦利投行部、西班牙王子基金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但实际上,赫旭工作履历与上述内容相差甚远。

副总裁岑赛铟来到基岩后,变成了曾经的平安银行、恒生银行投行部门及财富管理部门总经理。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赵丽蓉的小品台词:过度包装!

30岁的范江,是一名金融从业者,最近他有点烦。

3月19日,一位信赖他多年的投资者,买的私募基金到期了。然而,这位投资者却无法拿回108万元的本金加收益。这个产品是范江当初力荐给对方的。

这段时间,备受煎熬的范江四处奔走。他很想做点什么,且不说替投资者拿回全部本金加收益,但至少要挽回部分损失。

一般来说,在遇到这样的事后,有人会拉黑投资者,玩“失踪”。但范江没有这么做,他说内心存有的道义,不允许他逃离。

见到范江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一丝笑意。苦愁的情绪,在空气里流动着。

他紧紧拿着的电脑里,装着这只基金的所有文件。基金名字叫“东方价值十四号”,分一期、二期,存续期都是两年,起投额100万元。

这只基金的管理方为曾经的明星私募基金公司——广州基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岩资本),它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

然而,2020年4月开始,在多只基金产品延期兑付后,这匹昔日“黑马”的爆雷事件浮出水面。

一年过去了,基岩资本原广州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其50亿管理规模爆雷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仍在蔓延。

除3月19日到期的东方价值十四号一期,东方价值十四号二期也将在4月11日到期。购买这两只基金的投资者有100多名,他们被套在里面资金有1.4亿之多。

募集的资金去哪儿了?基岩资本为何爆雷?投资者在不断追问。

01.

一只被遗漏的基金

2020年年初开始爆雷的基岩资本,在今年3月份受到了证监会的监管重拳。

3月3日,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对基岩资本及其法定代表人赫旭,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基于涉及虚增基金资产、挪用基金财产、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等多项违法事实。基岩资本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06万元罚款;赫旭被给予警告,受罚36万元。

调查显示,以逐只产品最后一次虚假净值与真实净值比较测算,广州基岩共虚增基金财产18.27亿元,净值虚增比例均值为111.09%,最高值为324.65%。

广东证监局还公布了基岩资本违规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的12只基金产品名单。然而,这上面并没有出现东方价值十四号的身影。

其中原因在于,基岩资本被处罚的时候,东方价值十四号仍在存续期,因此躲过证监会的立案调查。这对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希望证监会介入,替自己讨回公道。

在他们看来,爆雷的基岩资本,已没有了兑付能力。残酷的现实下,投资者焦虑难安。

林思是一名金融从业者,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林思购买的产品,是东方价值十四号的一期、二期,金额总计300万元。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理财师承诺的不低于8%的收益来计算,等4月11日东方价值十四号第二期到期后,她可以拿到324万元的本金加收益。

然而,自3月19日东方价值十四号到期至今,已过去半个月时间,“当初承诺的保底加收益,没人来给我们说法”。

与焦虑如影随形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这300万元,是林思辛苦多年的积蓄。本想着购买明星私募的收益,至少比放在银行强,“没想到,钱有拿不回来的一天”,林思后悔不迭。

基金到期无法兑付后,宋霆则是选择瞒着家里人。2018年,北京房价尚在高位时,宋霆卖掉了朝阳大悦城的一处房产。拿着手里的闲钱,在头一年尝到购买理财取得收益的甜头后,2019年3月,他买了基金东方价值十四号一期,金额为100万元。

“这是孩子的结婚钱,以及自己的养老钱,到现在也没敢跟媳妇儿说。”宋霆无奈地表示。

向投资者推销东方价值十四号的,是东家金服这家代销机构。东家金服是京东金融旗下的“一站式”投融资平台。

事到如今,在基岩资本已经爆雷的情况下,投资者们将京东金融视作救命稻草。他们希望京东金融能够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

但让宋霆们大失所望的是,京东金融的态度颇为强硬。“说正在走清算,清算完毕了,有多少就给投资者一部分。如果要起诉京东金融,法院判多少给多少。如果投资者败诉,京东金融不会出钱。”这是京东金融给到宋霆的回复。

在投资者看来,正是因为信赖京东金融,再加上理财师口头的保底承诺,他们才选择了东方价值十四号这个产品,“京东真的没有责任吗?”

然而,投资者手里并没有任何白纸黑字的协议,来证明京东金融承诺保底这一说,有的只是理财师口头承诺保底的录音。一名理财师向市界坦言,“的确是口头承诺保底”。

而不低于8%的收益,是管理方基岩资本与老虎证券签订的一个协议。老虎证券是东方价值十四号的投资标的。

▲受访者供图

“这个协议,也是真实存在的。京东金融有人看到了底单。”上述理财师说。

律师吴天伟告诉市界,从法律层面来讲,管理人和项目方达成任何保底协议,是不违反国家规定的。但是管理人向投资者做出保底承诺,就是违反私募基金在行管理办法。如果向投资者宣传保底收益,投资者基于保底的收益购买了这个产品,后来证明这个保底不存在的话,这也违反私募的管理规定。

02.

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对于这场危机,范江早一步察觉到了。

2019年12月,基岩资本管理的两只基金——东方价值一号、五号相继到期。但到期后,这两只基金并没有如期退出。

有投资者追问基岩资本,对方给出的解释是,“因疫情的原因,资金在海外正在清算中,计划2020年4月10日左右退出”。

“延期四五个月退出”,投资者们对此产生了疑惑。他们发现,东方价值一号、五号投资的B站,其股价已上涨两倍多,但基岩方给出的产品净值仍维持在1.3元左右。

疑虑重重下,2020年4月,一名投资者找到了范江,向他询问基岩资本的情况。此时,范江意识到,东方价值十四号这只基金是不是也有问题?

为了摸清底细,4月4日,他来到了基岩资本北京分部的办公楼。让他震惊的是,在疫情已好转、全国复工的背景下,基岩资本的办公室却大门紧闭。

很快,范江将这只诡异的基金进行了摸底。

2019年3月,时值东方价值十四号一期招募期,此时的老虎证券并没有上市。据当时的路演音频称,“募集资金将以8美元/股的价格,购买老虎证券8%的份额”。

然而,东方价值十四号第一期募集期结束后,老虎证券以8美元的股价上市了。当年4月,老虎证券的股价冲到16美元/股,但东方价值十四号进行第二期募集时,称仍将以8美元/股的价格买入老虎证券。

而另一边,完全不懂其中门道的投资者,接连坠入了这深不可测的深渊中。

此时,基岩资本拿出了一份底层协议,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协议中载明,如果老虎证券的股价低于发行价,老虎证券大股东、CEO巫天华将回购股份,补足差额,协议结尾还有巫天华的签名。

一个月后,市场上传言四起,“基岩资本为老虎证券做市值管理,涉嫌操纵股价”。随后,老虎证券的股价从23.89美元/股暴跌至4、5美元/股,跌破发行价。

▲老虎集团北京总部,市界拍摄

很快,一场罗生门上演了。

老虎证券在老虎社区官网上发布一个声明,大意是:在老虎IPO整体1.27亿美元的额度分配中,基岩资本最终获配比例很低。公司任何董事和管理层,均未以任何形式参与该产品,也未作出保底承诺。

几乎在前后脚时间,基岩也发了个声明,意在安抚投资者:“已经卖掉部分老虎证券的股票,实现了35%的高位套现,并获得80%的净收益。”

这距离老虎证券上市不到两个月。

2020年4月,东方价值一号、五号爆雷之时,老虎证券股价已经跌至2元多。

“如果股价持续下跌,基金退出的时候,老虎证券的股东是否有实力进行回购,这是一个很大风险。”范江向市界解释道。

于是,投资者将这个情况反映到京东金融。一名知情人士告诉市界,后来,京东金融的投后、风控、法务人员,曾到基岩资本广州总部调研过。

当京东金融方到达基岩资本广州总部时,另一家代销机构恒天财富也已驻扎在此。“京东金融来过后,成立专项小组积极协调”,知情人士表示。

无论是范江们的警觉、投资者们的反馈,还是京东金融的实地调研,如今看来,这些统统只是一个插曲,并没有阻止基岩资本爆雷的脚步。

2021年3月3日,广东证监局披露,基岩资本管理的“东方价值五号”等35只基金产品,涉及虚增基金资产、挪用基金财产、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等多项违法事实。

至此,基岩资本的爆雷事件,才正式走进公众视线。

03.

跌下悬崖的“黑马"

“赫旭很可能都不在境内了。”一名与赫旭熟识的业内人士告诉市界。

在基岩资本出事前,赫旭每周会来公司一两次。但爆雷之后,他只通过微信与员工联系。

3月23日,市界来到基岩资本,总部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相关标牌也已撤下。这座办公楼的物业透露称,基岩资本在年初匆忙退租了。

▲基岩资本原广州总部,市界拍摄

因为爆雷,基岩资本业务按下暂停键,其工作重点由业务拓展转向安抚投资者。

基岩资本的新办公室,距离周大福金融中心20分钟的车程。在一间只有十余平米的逼仄房间里,坐着四五位投资者关系专员。

他们专门负责对接前来维权的投资者,比如与投资者商讨、签署清偿方案等等。市界注意到,这个办公室并未安装任何基岩资本的标识和LOGO。

3月26日,基岩资本又发布公告称,将办公室迁到了圣丰广场。

对待投资者的态度,基岩资本亦在不断转变。

最早找到基岩资本的投资者,拿到了全部本息。但越往后,投资者就不得不接受本金打折并分期兑付的处理方案。

再到后来,面对焦灼的投资者,基岩资本以一句“投资失策导致的亏损,目前基岩没有资金可以补偿,想要拿回本金,还得再等等”予以搪塞。然而,基岩资本也不是没钱。

早在东方价值一号和东方价值五号产品爆雷前,“赫旭便早已做好打算,留出了足够的资金,用于后续员工工资的发放,而这一点也是京东金融方给出的建议”,一名基岩资本员工告诉市界。

对于“养”在公司的员工,基岩资本照发工资。而这一切,外界无从得知。

其实,如今丑闻缠身的基岩资本,也有过非常光鲜的过去。

2018年前后,基岩资本被行业内称为一匹黑马。成立不足三年,就拿下了各类媒体大奖,鼎盛时期有过高达80亿的管理规模。那段时间,公司年会礼品都彰显着奢华,不仅有百万豪车、名表、LV等奢侈品,员工甚至普遍拿到10万~15万的年终奖。

据市界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8年,基岩资本拿下过《华尔街见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第三方机构11项私募奖项。

▲基岩资本部分获奖,截自基岩资本官网

赫旭团队深谙品牌包装的重要性。2017年,基岩资本设立品牌公关部,由三名公关负责公司品牌的输出。凭借在媒体圈积攒的人脉和资源,公关团队大肆发布宣传文章和广告,迅速树立了基岩资本优质私募的形象。

彼时,与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比,广州本地金融行业稍显落寞。声势浩大的基岩资本横空出世,很难不引起市场的关注。

2018年年初起,基岩资本开始运营公司官网,将以赫旭为代表的核心成员,包装成出身国内外顶级投行、深耕境内外资本市场20余年的投研团队。

基金合同显示,赫旭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摩根斯坦利投行部、西班牙王子基金、广州科华资本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但实际上,据基金业协会网站上披露,赫旭工作履历与上述内容相差甚远。2008年至2015年间,他先后在广州建智投资顾问、广州科华创业投资、广州威登投资担任相关职务,没有任何一家是国际金融机构。

其他几位核心成员履历相仿,都是在广州本地的小公司辗转,且并无专业投资经历。

经常代表基岩资本出席活动的副总裁岑赛铟,曾是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投行业务部信贷经理、恒生银行广州分行财富管理部的资深理财经理。

来到基岩后,岑赛铟过往经历变成了平安银行、恒生银行投行部门及财富管理部门总经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赵丽蓉的小品台词:过度包装!

此外,基岩资本在销售团队上也是煞费苦心。《金融圈女神经》曾报道过基岩资本招聘要求:必须要有资源,包括自己家和亲戚朋友。通俗来说,就算自己家境一般,但是要认识很多有钱人。

通过一系列“牛人”的加入,基岩资本傍上了京东金融等代销机构的大腿。在这些代销方的努力下,基岩资本业务蒸蒸日上,跻身优质私募行列。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昔日的“辉煌”,皆因基岩资本的爆雷而荡然无存。

04.

灰色地带

基岩资本爆雷后,投资者疑惑的是:募集的资金,究竟去了哪里?

东家金服前海外投资总监陈达曾在雪球发帖,称基岩资本投资过B站,但很快就退出,随后买入了一堆垃圾中概股,他表示里面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东方价值十四号的投资路径,与陈达帖子中的爆料出奇相似。市界拿到了一份底层协议,协议上显示,基岩资本将以其管理的基金或并联基金,认购老虎证券不超过7000万美元或IPO发行量40%,其所获得的年化回报率不低于8%,底层协议的签署方为基岩资本和老虎证券。

▲受访者供图

律师吴天伟向市界表示,投资者非协议签署方,根据合同相对性,底层协议的合同条款不具备投资者起诉的法律效力。

然而,基金合同上的投资范围却大相径庭:该产品本质为一只类FOF产品(基金中的基金),并不直接参与股票市场。

据私募通数据显示,基岩资本实际上只买了价值人民币5000万元的老虎证券股份,占老虎证券1%的股份。也就是说,基岩资本拿几乎全部的募资额,购买了除老虎证券外各种公司的股份。

以上情况,市界从另一名知情人士那里得到了佐证,“东方价值14号由国泰君安证券托管,资金全部用于投资申万宏源旗下的资管产品”。

▲受访者供图

该名人士透露,京东金融投后人员在广州基岩资本总部看到了底单,其中涉及四只股票,分别为如涵控股、泰盈科技、趣头条、普益财富。

然而,即便最终资金流入了如涵控股等公司。“从基金合同看,最终投向并未超出合同范围,投资者很难追究其刑事责任,提起民事诉讼的可能性也非常有限。”律师吴天伟告诉市界。

这俨然成为一个晦暗不明的灰色地带。

前几年,私募通过夹层公司或夹层产品进行海外投资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资金流出境外,便不再受国内监管部门直接监管。这也成为私募海外产品爆雷的重要原因。

比如2018年前后,有不少私募以热门中概股为噱头,在市场上进行募集资金,但资金实际上都进入了公司的资金池。“统一运作过后,这些私募公司通过操纵市值的方式,从合作的中概股中获取利益。”业内人士周奇俊向市界表示。

还有私募先找到国内公司,帮助其在海外上市,然后通过托管账户将基金资产流入海外市场,伙同海外机构坐庄,操纵相关公司股价,攫取高额收益。“一般这些公司的特点就是市值小、流动性差,因此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从基岩资本的产品表现来看,“不排除基岩资本主动运作的可能。”周奇俊说。

不管通过何种方式,经过一系列的腾挪,基金资产都能轻而易举地被送出海。面对产品净值的一落千丈,私募公司只需要作出“投资失败”的回应,相关投资者则是有苦无难言。

近两年,证监会已关注到此类问题,并减少了相关产品的获批,从源头上减少了类似情况的发生。

然而,曾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私募公司,却在此时爆雷了。为之疯狂和为贪婪行为买单的,是陷入两难境地的投资者。

范江希望国家立法更加完善一些。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替信赖他的投资者要回钱,比登天还难。因为,基金合同中会规避基金管理人的各种责任,“投资者们其实很弱势”。

“投资者确实跟基岩资本签订了合同、进行了双录,也签署了风险提示。一方面,基岩资本是否有兑付能力存疑;另一方面,向代销方京东金融追偿也是路漫漫。”

对于东方价值十四号这些投资者来说,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不知道的是,最惨烈的后果真的有可能如范江所言:净值0.167都有可能拿不到,100万只能拿回十几万元。

这一边,林思们仍在等待转机的到来。另一边,基岩资本还有13只产品尚未到期。不久的将来,那些投资者大概率也会面临同样的境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