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影响钢价的证据——在货币投放渠道改变之后

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影响钢价的证据——在货币投放渠道改变之后
2024年06月28日 08:33 Mysteel我的钢铁网

核心观点:

近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2.5%指导点位以下水平,而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已连续多月下滑,政府债券成为主要拉动社融同比正增长的主力军,似乎暗示了在居民和企业加杠杆乏力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有将货币投放渠道调整的故意。目前,信贷内生需求减弱,货币的交易需求也有所减弱。为了促进实体需求增长,同时实现货币需求再平衡,还需增加货币供给,并且改善货币供给方式,即将信贷投放转向财政投放。然而,预期与现实却存在了一些偏差。6月专项债加速发行预期落空,发行进度仍偏缓。预期与现实的偏差背后是各地政府的债务问题。

经我们对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指标进行测算,发现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与钢价高度相关,该指标大约领先钢价三个月时间。并且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该相关性逐渐增强。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成为了除货币增量这个总量指标外,另一个对钢价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因素。

当前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处于历史低位,有小幅上涨的迹象,是否为触底反弹尚需观察一段时间。但是若地方财政支持后续能持续增长,并且促进了实物工作量,钢价将有一定的上涨动能。因此,后续仍需持续关注政府发债情况,以及形成的实物工作量情况。

(一)货币在金融机构间“空转”问题严重

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2.5%指导点位以下水平,市场存货币政策宽松预期。6月17日,市场降息预期落空,同时1年期与5年期LPR与前值相同,未有下调。但从三十年国债收益率来看,已连续多日处于2.5%的指导点位以下水平,且目前仍有下降预期,表明市场对货币政策仍有宽松预期。

市场不缺资金,但需加强流向实体经济。此前我们提到,目前每年的货币发行量并不低,理由是在金融深化指数来看,数值逐年上涨,2023年该值为2.3,长债收益率不断下跌也体现了市场不缺资金,主要是由于资金在金融机构间“空转”的现象严重,资金充裕但投资标的不多。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与货币需求再平衡,还需加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商品需求增加、房地产行业企稳,提升投资者信心。

(二)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连续多月下滑,政府债券成为拉动社融的主力军

从数据中体现出,5月政府债券主要拉动社融同比正增长。5月社融数据公布,当月存量同比增长8.4%,同比多增5088亿元。从分项来看,其中主要是政府债券及企业债券的贡献,政府债券同比多增6695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429亿元;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22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已连续7个月为负值,居民部门杠杆率不再上升。从社融分项数据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量已连续7个月为负值,此前我们也提到过,目前由于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于居民来说,信贷需求逐渐转弱,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弱,因此居民杠杆率近年来不再上升。

(三)货币投放转向:宏观调控有将货币投放渠道调整的故意

信贷投放转向财政投放,政府新增债券发行和使用的进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加。目前金融周期仍处于下行的后半段,基于居民部门及企业部门信贷意愿偏弱,信贷内生需求减弱,同时交易货币的需求也有所减弱,M2也逐月呈现下滑态势。若因此减少货币的供给则使得经济增长再度放缓,减少实体需求,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缩表速度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但若因此想刺激货币需求,却又因交易货币的需求偏弱存在较大阻力,实体需求偏弱连带交易货币的需求偏弱,居民的货币储值需求反而增强,货币需求难以脱离实体需求直接增加。总而言之,若从实体与货币、供给与需求的视角来看,促进货币需求需要通过刺激实体需求来实现,改善实体需求需要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配合。因此,为了促进实体需求增长,同时实现货币需求再平衡,还需增加货币供给,并且改善货币供给方式

目前最好的抓手是实现财政扩张,将信贷投放转向财政投放,财政投放货币通过提升基建等新开工项目的数量进入实体经济,有利于刺激实物工作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实体供需与货币供需再平衡。并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新增债券发行、使用与落地实处的进度

(四)预期与现实的偏差:政府专项债目前发行进度偏缓,化债需求仍较大

6月专项债加速发行预期落空,发行进度仍偏缓。既然财政投放的进度如此重要,那么是否是政府不断发债就能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呢?去年10月万亿国债预备发行的消息一出,确实给我们钢材价格起到了很好的推涨作用;此前,我们提到,此前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增发国债项目需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因此在6月债券发行提速预期对于钢价也起到了支撑作用。然而,预期与现实却存在了一些偏差。在我们每周跟踪的政府专项债发行情况来看,6月的发债情况已公布完毕,截至6月24号,专项债发行进度为39.9%,发行累计总量为14934亿元,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因此目前来看,专项债加速发行预期落空,发行速度相较于往年处于偏缓状态。

新增专项债用途仍以化债为主,新开工项目却缺少资金支持。预期与现实的偏差背后是各地政府的债务问题。从最新一期百年建筑网调研的项目资金到位率来看,截至6月25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62.60%,周环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资金到位率已连续两周环比下降,从项目上看,市政项目资金到位降幅较大,因资金而缓建的项目数量增加。此外,据调研反馈,新增专项债用途仍以化债为主,新开工项目却缺少资金支持。同时,根据在前瞻发布的百年建筑网调研数据来看,前期的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一直偏低,3月份的资金到位率只在40%-50%的水平。年初确有因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中央从而发布了限制十二省发债及新开工项目的文件,可见目前各省市化债需求仍较大。因此仍需关注债务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五)地方财政支出对于钢价的领先意义:实物工作量是否提升是关键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领先钢价三个月。上面我们解释了为何将信贷货币投放转向财政货币投放,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与货币交易的需求,但事实上,也同样对钢价有较大影响。经我们对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的指标进行测算,发现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与钢价高度相关,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为钢价的领先指标,目前领先钢价三个月。并且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相关性逐渐增强,原因也正是由于房地产对于居民及企业的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减弱,从而居民加杠杆的信贷意愿逐渐减弱,导致财政投放货币的重要性加强。似乎暗示了在居民和企业加杠杆乏力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有将货币投放渠道调整的故意。因此,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成为了除货币增量这个总量指标外,另一个对钢价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因素。

当前财政支持力度处于历史低位,有小幅上涨的态势,是否为触底反弹尚需观察一段时间。但是若财政支持后续能持续增长,并且促进了实物工作量,钢价将有一定的上涨动能。因此,后续仍需持续关注政府发债情况,以及形成的实物工作量情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