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销售1128亿元 绿城中国稳底盘的三个关键能力

上半年销售1128亿元 绿城中国稳底盘的三个关键能力
2022年07月06日 17:07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王丽新

7月5日晚,绿城中国(以下简称绿城)发布销售数据公告,2022年1月-6月份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额1128亿元(含代建),位列中指研究院/亿翰智库全口径销售榜第7位,克而瑞操盘金额榜第5位。其中,6月单月绿城实现销售额340亿元,环比涨幅超125%。

正如绿城董事会主席张亚东在股东会上所说:行业下行,绿城虽然无法独善其身,但仍旧有信心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

确实,经过前面几年扎实的积累,如今的绿城从团队素质,到经营品质,再到抗风险能力均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三年,绿城权益销售榜前进了25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对股东的现金回报稳步上升。从股市表现来看,过去两年,绿城股价上涨了31%,过去一年,上涨11%。今年年初至今,绿城股价更是一度创下历史新高,期间最高突破17港元/股。

“从事地产投资15年,最近的一年是行业变化最剧烈的,在行业这种环境下,绿城过去一年各项核心指标完成的情况能有这样的成果,我内心是非常满足的。”有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如是感慨。

在业内看来,如此艰难时刻,张亚东和绿城的信心,或许来自三个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之一:融资渠道畅通

在召开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这一天,绿城150亿元小公募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四天后,6月21日,绿城30亿元中票获交易商协会接受。

据统计,今年以来,绿城融资渠道通畅,已成功发行5笔境内债,合计70亿元,2笔境外债,合计5.5亿美元;融资利率区间3.2%-3.3%,处于行业低位。信用评级方面,绿城中国获得标普BB-,穆迪Ba3,展望均为稳定。

在2021年下半年以前,保持融资渠道畅通或许是头部房企共同具备的能力之一,但在多家“千亿房企”陷入债务危机的当下,融资性现金流保持正常已是殊为不易,这意味这家房企信用仍在。在当下行业环境中,信用和信心皆如黄金一般珍贵。

拥有稳定的信用评级,保持融资渠道通畅,带来的不仅仅是偿债系统的安全,亦在销售端为购房者敢买房加了一道安全锁。毕竟,如今新房尤其是期房交易,第一个让购房者关注的是,其开发商是否爆雷。

“绿城肯定会守住公司的安全底线,守住现金流的安全。”绿城中国执行总裁耿忠强透露,绿城会利用合理的财务杠杆,促进公司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控制负债总量增幅不超过10%。对于存量这部分,绿城不停地调结构,将短债拉长。今年上半年,在很多房企融资情况尚未解冻的时候,绿城已经在境内外提前置换了一批债务,将其债期拉长。

关键能力之二:投资量入为出

融资通畅,投资则相对有余力。在房企谨慎出手拿地的情况下,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6月,绿城新增土地货值631亿元,位居行业第5名。

从拿地的区位看,今年上半年拿的项目,大多集中在杭州、北京等此前已深耕的城市,这两地在新增货值分布中的占比分别为51.4%、27.4%。

“去年杭州拿地拼不过,就没拿。”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但在今年,绿城在杭州拿地虽不算多,但质量上堪称上乘,都在城市核心区,权益占比也比较高。数据显示,这部分项目的净利率均在8%以上,权益占比在84%左右,也有权益占比为100%的项目。

在股东大会上,郭佳峰直言,鉴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规模也不再是绿城的首要目标,故没有对新增货值制定具体指标,在投资上会更加聚焦区域、增加项目权益,以降低风险。

“原来布局城市有50多个,现在大约聚焦30个城市,每个城市还会聚焦核心区。”张亚东补充道,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转型趋势,绿城正在大幅提高权益占比。

由此可见,根据绿城内部的投资逻辑来看,聚焦深耕选定区域、以销定投量入为出以及注重地块当年转化率,保证颗粒归仓是铁律。同时,为了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减少合作追求高利润,亦是现在绿城拿地之初就开始规划的战略之一。

为此,郭佳峰打了一个比喻,绿城的速度就像南方种两季稻,看起来一年投资了800亿元拿地,实际上有300亿元都是上半年投资所回笼的资金。通过更高质量的投资,提高资金的有效运转,同时规避风险。

关键能力之三:考核从规模转向质量

事实上,在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多数房企都将销售额作为KPI考核的重要标准。当下,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当时,及早转变商业模式,以“高质量、高效益、低负债”为经营思路发展是尚有余力房企尽早要做的选择。

“‘全品质、高质量’是公司的经营思路,目标是希望2025年交给各位股东的答卷是,实现TOP10中的品质标杆。”绿城中国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聂焕新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靠两个基础,一是通过规模优势打造硬实力;二是为长期发展打磨软实力。

为此,绿城2022年新增了考核点,要求加重产品品质考核目标项,把客户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将其升级为绿城的“一号标准”,整体上引导公司不断去追求品质。

新的考核机制,意味着新的发展思路。从快速到稳健,从规模到品质,绿城用三年时间做了六年的事,实现了业绩倍增。当下,规模已不再是制约绿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早布局,适时转变,布局未来,或为“智选”。

“看好了、看准了,百分之百确定了,我们再去谋求更多的发展。”张亚东表示,“我们不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编辑 孙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