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通收中报问询函 主营板块业绩毛利率双下降

*ST大通收中报问询函 主营板块业绩毛利率双下降
2022年09月20日 10:32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9月19日,*ST大通公告收到深交所关于公司2022年中报问询函,公司被问及主营业务毛利下滑原因、差额补足义务的履行是否会对公司流动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五大问题。

收入下滑净利润却大幅上升

半年报显示,*ST大通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5亿元,同比下降29.06%;实现归母净利润7283.24万元,同比上升162.29%。其中,占比最高的供应链管理业务(87.28%)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下降31.63%;化妆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1.71万元,同比下降82.41%;供应链管理及民间资本管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0.76%、55.55%,同比下滑1.06个百分点、8.6个百分点。

根据问询函,交易所要求*ST大通说明收入下滑净利却同比大幅上升的原因,供应链业务与民间资本管理业务毛利率均同比下滑的原因;并要求*ST大通说明供应链管理主要业务模式及前五大客户情况。

据了解,2017年*ST大通剥离房地产业务,同年3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大通致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涉足供应链管理业务。

*ST大通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供应链管理经营模式是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交易方案,促进物流和资金流的加速流转。

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ST大通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分别为1.04亿元、14.47亿元、14.33亿元、19.28亿元、20.06亿元,该业务营收在总营收的占比从2017年的6.91%陡然增加至2018年的55.83%,直至攀升至2021年的88.80%,最高曾达90.50%。与此相对的是,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盈利能力较低,近五年毛利率均在1%至2%之间低位浮动。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大通,相关人员表示:“供应链管理行业利润率都较低,具体业务模式及客户信息涉及到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流水业务,基本不产生利润,并且容易产生结算和坏账风险。”

差额补足义务的履行或对公司流动性造成影响

除主营业务增收不增利外,*ST大通或还面临流动性风险。

半年报显示,*ST大通为山东金资向亚星实业作为劣后级合伙人设立的苏州大通提供差额补足增信。2019年山东金资提起诉讼,要求*ST大通按约定支付差额补足款项3.28亿元,并对未支付款项按年利率12.75%计算支付违约金。目前,*ST大通银行账户冻结资金3.39亿元已被法院划转,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2.61亿元。

此外,*ST大通还与国民信托、华龙证券分别签订协议,对上述优先级优先合伙人的投资本金4.73亿元、4亿元及其在投资期间的预期投资收益承担差额补足的义务。

半年报显示,华龙证券于2021年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公司8159.91万元资金被司法冻结,截至目前该冻结事项已解决。并且,*ST大通实际控制人姜剑以其间接持有的青岛亚星实业有限公司股权为上述三项差额补足支付义务均提供反担保,在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后,姜剑需履行反担保义务和责任。

问询函显示,交易所要求*ST大通就相关差额补足义务的履行是否会对公司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是否增加财务风险等进行充分风险提示。

华商律师事务所齐梦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提供差额补足增信一般基于对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体系内公司的对外融资行为展开,通常包括为全资子公司的融资行为的还款付息行为提供差额补足支持等。客观上,*ST大通一旦承担该等差额补足担保责任,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流动性造成影响,从而增加财务风险。至于是否会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则要看*ST大通在具体的事项中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事由是否具备商业合理性,是否超出必要的限度,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审议及披露程序等。”

(编辑 才山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