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国际:服务与创新并举 “以人为本”方能“以才兴业”

咸亨国际:服务与创新并举 “以人为本”方能“以才兴业”
2024年05月16日 00:17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冯思婕

五月份的杭城春色漾漾,《证券日报》记者到达咸亨国际时是上午九点,公司总部大楼银色的外立面在春光下反射出温润的光,一如采访结束时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科技感中亦不失温柔的人情味。

“这是一个外人看起来有些生涩难懂的行业,繁复琐碎,却时常肩负着在危急时刻维护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秩序的重任。”咸亨国际董秘叶兴波这样向记者形容。

修复发生在偏远地区陡峭山坡上的电缆故障需要多久?咸亨国际交出的答卷是:24小时内紧急响应奔赴现场,48小时内修复电缆故障并恢复送电。

MRO,是维护(Maintenance)、修理(Repair)和运行(Operations)的缩写,咸亨国际是我国电网领域的MRO集约化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工器具、仪器仪表类产品以及电气设备信息采集及健康状态评价、产品维修保养等专业化技术服务。近年来,公司还陆续涉足了核工业、油气、交通和政府应急等产业。

咸亨国际是如何在一众MRO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赢得大型央企客户青睐的?又是如何步步自我完善,从简单的产品供应商成长为具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行业龙头?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咸亨国际位于杭州城东的总部,探寻公司成长的故事。

从简单供应商

到综合方案解决商

作为全国性的MRO集约化供应商,咸亨国际目前主要的客户为国家电网等能源领域的大型央企。近年来,随着政府集采透明化要求不断提升,阳光化采购政策加快推进和落实,MRO产品集约化采购已经在国网等大型央企快速普及。那么这些大型央企在选择MRO集约供应商时,最看重的能力有哪些?咸亨国际给出的答案是:“高效且完善的服务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叶兴波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2016年的事了。4月中旬,新疆阿勒泰禾木地区一条输电线路发生了电缆故障,我们接到通知时是晚上10点,当时整个禾木地区已经停电三天了。由于简单的巡线检查无法找到故障点,需要专业的电缆故障应急抢修团队,帮助禾木地区尽快恢复供电。”

任务又重又急,艰险的路途伴随着恶劣的天气,故障点又是在陡峭的山石坡上,检修难度可见一斑。在接到通知的24小时之内,咸亨国际新疆分公司和技术分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一行十余人的检修团队长途跋涉几千公里,骑马运送检修设备上山,终于在两天内帮助禾木地区成功修复电缆故障并恢复送电。

“像是一套能精准命中客户需求痛点的组合拳。”叶兴波生动地向记者形容公司的服务。

拥有种类齐全的检修设备只是MRO整个环节中最基础的部分,真正能触及客户内心、直击客户痛点、取得客户信任的,是几十年来长久可靠的服务。

为了保障客户体验,咸亨国际在交付端与服务端设立了大量的专业人员。截至2023年底,咸亨国际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为605人和253人,占员工总数的31.53%和13.18%。

咸亨国际采取属地化和下沉服务,公司的销售人员不仅需要开拓市场,协助客户下单,还需要深入客户生产作业第一线,作为技术人员的补充教授客户使用部分标准品。

“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出于对我们专业知识的信赖,客户往往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就会让我们一同参与。这也让公司在商务合作中的身份由简单的供应商,转变为了综合方案解决商。”叶兴波对此颇为自豪。

以技术革新

解决客户痛点

在服务过程中深挖客户需求,再以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来解决客户痛点,这是助力咸亨国际立足行业三十余年的制胜绝招。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企业自主创新氛围,《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完咸亨国际总部后,又驱车四十分钟来到了位于浙江嘉兴海宁市的咸亨国际创新产业中心。

进入创新产业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灰顶白墙的厂房,整洁有序。不时有步履匆匆的工作人员来往,为厂区的生产秩序忙碌。咸亨国际创新产业中心作为公司此前重要的募投项目之一,目前承载了公司大部分的自主生产制造业务,同时兼有物流管理、智能仓储、自主研发等重要功能。

“比如这台轮履一体式立杆机,就是我们结合电网客户需求,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咸亨国际自主产业板块负责人林化夷向记者介绍,电网领域农配网经常会进行立杆作业,在过去很多年,传统的立杆作业一般是使用挖掘机、吊装机来完成。由于功能不够完善,立杆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帮助客户解决痛点,咸亨国际于2021年自主研发了第一代轮履一体式立杆机,适应多地形,兼具钻孔、立杆、转运等功能于一体,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就能操作完成,不仅解放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备受客户好评。

除了立杆机外,咸亨国际创新产业中心内还藏着不少“宝藏”。有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标识打印机,配套特殊材料能制作出适应各种乃至恶劣环境下五年不褪色不脱落的反光膜标志;有为传统库房装上“眼睛”和“耳朵”,变身为具备自动记录出入库和物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智能仓储设备;还有在日常电力维检作业时,保障千家万户供电可靠性的不停电作业工器具等。

创新成果的加速落地,离不开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咸亨国际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365.5万元、4645.48万元、5016.97万元,逐年递增。

近年来,咸亨国际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电网领域向核工业、油气等新领域拓展。在此情况下,提升自主产业整体规模的需求也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升级。

“以人为本”

方能“以才兴业”

服务保障需要人力,技术创新需要人才,“人”之于咸亨国际而言,是立身之本。因此,咸亨国际非常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我们董事长有个愿望,希望每个员工都能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让每个人都分享到企业发展的红利。”叶兴波笑着告诉记者。

据招股书显示,咸亨国际在上市前就有了5个员工持股平台,当时覆盖的核心、骨干员工就已超过100名。上市后,咸亨国际还进行了股权激励。

“以人为本”的企业也收获了员工的忠诚与信任。据了解,咸亨国际的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几乎都是在公司工作了15年以上、甚至20年以上的老员工,多位高管均为公司一手培养,从青涩的应届生一路成长为如今的中流砥柱。截至目前,公司10年以上的员工有273人,其中15年以上的员工有85人。

咸亨国际通过上市实现了高速发展,除了给员工创造福利还不忘回馈投资者。公司上市三年来已经分红的金额超4.4亿元,同时,公司2023年还拟分红6170.62万元,合计分红金额超5亿元,而公司上市时募资净额仅为4.74亿元。

“上市后,我们能更好地利用规模优势,在与供应商议价时,具备了更强的谈判能力,从而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此外,随着募集资金的注入,助力企业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充分协同上下游资源,提高客户供应商的履约效率。”叶兴波告诉记者。

对于未来,咸亨国际已经有了清晰的蓝图。公司表示,将专注于MRO行业不动摇,专注于能源、交通、应急等领域集约化领先服务商的定位不动摇,专注于科技创新不动摇。

“目前,国央企进行MRO集约化采购是个趋势,公司将尽快跑马圈地,力争再次抓住先机。”咸亨国际如是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