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瞄准中高端目标市场 勇攀高质量增长山峰

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瞄准中高端目标市场 勇攀高质量增长山峰
2024年05月25日 11:41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肖伟

5月24日下午,华锐精密在湖南株洲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公司如何进行下一步工作,成为与会股东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表示:“我们将瞄准中高端目标市场,持续勇攀高质量增长的山峰。”

华锐精密年度股东大会现场摄影/肖伟

瞄准中高端市场

海外销售持续发力

肖旭凯所言的高质量增长,是摆脱单纯依靠规模的增长,也是努力提升单刀毛利的增长。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刀具市场常看生产规模,因为单刀毛利率低,只有生产规模扩大,才有利润规模可言。但是在全球刀具市场中,一年刀具销售额约为2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销售额是由欧美日韩的中高端刀具贡献。是选择做低端市场,还是选择做中高端市场?选择不言而喻。但是,做中高端市场就要求我们沉下心来,把生产工具、科研人才、营销团队都要做好,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刀具整体方案,在帮助客户节约开支的同时,也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在节约客户开支的同时,又如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肖旭凯解释其中逻辑:“有同行认为,客户消耗越多的刀具,就能为刀具厂商带来越多的业绩。殊不知,过高的刀具费用和频繁的停工换刀,都会影响下游加工企业的经营质量。如果刀具整体方案能将下游加工企业费用降低,并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减少停工换刀次数,就能为下游加工企业带来竞争力。有了竞争力,下游加工企业才有更高经营质量,更愿意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对我们的订单量和付款周期更为理想,从而能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肖旭凯还提出了2024年的工作目标设想:“我们有想法,准备在今年争取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的重点客户取得合作,同时,在境外销售方面持续发力。过去,国内刀具厂家主要以印度、土耳其、伊朗、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为主,以拼规模、拼价格为主;现在,我们要把更多发达地区市场作为目标,争取海外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多措并举谋发展

新动力已在路上

要把中高端市场作为目标,这并非易事。华锐精密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在生产工具、科研人才、营销团队等方面开展内部变革,正在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

在生产工具方面,华锐精密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在上市短短两年多时间来,华锐精密陆续引入了全球前列的工具和装备,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搭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苛的品质管控措施,使公司在核心技术产业化、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并为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研是产品持续创新的不竭源泉。华锐精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3%、6.91%、7.66%,持续领跑同行,并在航空航天、重型装备、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刀具开发取得成果。

在人才方面,华锐精密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础材料、刀具涂层、刀具应用分析等领域的人才纷至沓来。华锐精密与多家高校合作开展研发项目,与众多高校的中青年科研教师们共同攻克各类研发课题。

在营销方面,华锐精密在现有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集中销售力量开拓直销市场,专攻技术门槛高、毛利率更高的非标准化、个性化市场需求,走进战略客户的车间一线,深度挖掘具体需求,大力推进刀具整体方案。

肖旭凯介绍当前海外中高端市场的进展:“我们近期在海外许多潜在客户的车间里试刀,效果令人满意,绝大部分刀具一次就取得了成功。潜在客户在赞赏我们的同时,也提出了要确保刀具一致性、质量稳定性的更高要求,并要求我们的外派人员驻厂服务。由此,我们在科研费用、营销费用方面的开支有所增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努力贴近拥有全球生产网络的制造巨头们,并招收有国际商务经验的人才,在海外设点办公。我们要走出去,推动国产刀具开拓更多市场。”

(编辑 乔川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