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隆基绿能年度股东大会:电池技术是当前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的着力点 公司或加速推动BC技术量产

直击隆基绿能年度股东大会:电池技术是当前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的着力点 公司或加速推动BC技术量产
2024年06月17日 20:41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殷高峰

6月17日,隆基绿能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西安召开。当前,由于光伏行业供需错配,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隆基绿能出现了业绩亏损。尽管如此,当天召开的股东大会依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名投资者参会,并和公司的管理层就行业的现状、公司的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尽管行业当前遇到了一些问题,公司短期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但如果拉长时间线看,光伏行业这些年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这五六年平均每年也都有几十亿元的净利润。”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相对于当前业绩上的变化,公司更看重未来的成长,公司也在技术等领域积极构筑未来成长的护城河。

电池技术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进步

近年来,光伏行业上下游产能大幅扩张,大量跨界者涌入,导致各环节产能短期内急剧增加,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2023年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尤其2023年四季度以来,组件招投标价格屡创新低,组件价格跌至每瓦1元以下。

“无序低价竞争极大损害了企业的盈利水平。”李振国表示,尽管在去年上半年已经意识到会出现竞争加剧、价格下跌的情况,但没想到价格下跌得这么厉害。

“尽管由于大量资源的进入,行业出现了供需错配,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但过去这十几年,在全球‘碳中和’共识带来的能源转型背景下,随着光伏技术创新与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行业迎来跨越式发展。”李振国表示,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推动全球能源体系向低碳、清洁、高效转变,光伏已成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支撑。

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随着PERC电池逐渐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光伏企业争相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BC、TOPCon、HJT、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电池效率持续快速刷新,产业化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果。

“供需失衡加剧了行业竞争,也推动了技术迭代的速度加快。”李振国表示,虽然全行业目前出现亏损,但PERC产能连亏损都没机会,很快就面临淘汰。

隆基绿能在新一代电池技术上选择的路线是BC电池技术,那么,公司在BC电池技术上的发展如何,如何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公司坚定地认为BC电池会是单结晶硅电池的极限,会是未来几年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李振国表示。

据李振国介绍,十几年以前,电池的转换效率是14%、15%。现在主流的电池技术,转换效率都在24%、25%。

“作为主流的电池,我觉得还有两个台阶要上。”李振国认为,第一个是,单结晶硅电池理论转换效率是29%,那么如何能够实现最接近的效率,并且能够低成本地量产?第二个台阶就是双结叠层电池的突破。

“隆基绿能这两年的突破,像27.06%,以及最新的27.3%,都是BC技术实现的。”李振国透露,在本周的慕尼黑展会上,将会有新的数据要公布。

或加速推动BC技术量产

“但从目前看,能不能够量产和商业化,中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它还有不确定性。”李振国坦承,BC技术能达到什么水平的量产,今天暂时还没有结论。但在行业内能够接近到理论效率的这个技术路线的产品已经出现了,就是隆基绿能的HPBC二代。

根据隆基绿能数据,其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超高价值组件产品Hi-MO9组件效率达到24.43%,而其采用的HPBC二代电池效率超过26.5%,已接近晶硅太阳能电池29%的理论效率。

《证券日报》记者在刚刚结束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上了解到,隆基绿能从5月7日发布Hi-MO9组件开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手订单已经接近1GW,客户订单储备已经超过5GW。

“客户的信心和客户目前给予我们的订单,甚至超过了我自己的想象和预期。”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当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W都是明年的订单储备,海外占多数,核心区域欧洲市场差不多占到70%左右。“本来,我们规划明年整体上只准备在市场上供应10GW左右的Hi-MO9,但现在订单超预期,我们正在规划要不要去加大产能投放的力度。”

根据隆基绿能对外披露的数据,未来三年内,隆基绿能的BC产能将达到100GW。“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把控产能建设和投放的节奏。”李振国透露,“公司内部也在讨论,是不是能够更快一点,包括近期发债都是为了这些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李振国表示,大量的跨界资本快速进入,造成当前出现行业供需错配,事实上也和技术专利的保护不够有关,在BC技术方面,隆基绿能从一开始就布局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在供应链管理上面,隆基绿能在一些关键材料以及关键设备方面和供应商进行联合协同的创新开发,并且形成独家供应。

“在当前行业供需失衡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对于隆基绿能来说,首先要做好两点,一是在技术上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形成技术的储备和领先,为公司下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二就是良好的财务管理。”李振国坦承,尽管公司短期内出现亏损,但拉长时间线,公司还在正常发展,并且在竞争力上,在全球还处在一个领先位置。

(编辑 上官梦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