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绕过监管发声不应该

上市公司绕过监管发声不应该
2024年06月23日 23:51 证券日报之声

刘钊

近期,个别上市公司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尚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而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措施。这些公司之所以会在非法定渠道披露涉及公司的重大信息,有的是缺乏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有的则是在明知违规的情况下,绕过监管审核,企图通过社交平台提前将重大消息告知公众,以求提振公司股价。

通过法定渠道进行信息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公平公正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广大股东及社会公众对相关事项进行监督。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通过非法定渠道披露公司重大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应从多方面着手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以防上市公司等相关主体踩到信息披露的红线。

首先,上市公司要严肃对待信息披露工作。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纷纷开设账号发布公司经营动态。可日常经营动态与公司重大事项有本质的区别,如何合规发布公司信息,把握内容披露的尺度,也考验着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专业能力。此外,众多上市公司的公关宣传和信息披露义务人往往隶属于不同部门,极易造成信息披露违规。上市公司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投资者能够公平公正地获取信息。

其次,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的惩戒力度。从过往案例的惩戒和处分情况来看,对于违规信披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监管部门多是采用出具警示函、通报批评等监管措施及纪律处分等。未来,可进一步加大违规信披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能够真正敬畏法律、敬畏市场。

此外,投资者应提高从合法渠道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意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真实状况,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上市公司应守住信息披露的“底线”,对投资者负责,保证信息的公平公正传播。与此同时,各方应持续努力,助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资本市场生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