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进 多公司积极入局相关产业链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进 多公司积极入局相关产业链
2024年06月24日 19:01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肖伟

6月21日至6月22日,第九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浙江召开。与会头部企业纷纷表示,海上风电将朝向深远海领域发展,发电效率更高、工作容量更大、技术门槛更高的大机组将成为首选,风电“上新品”正当其时。

头部企业加快推出新品

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国家能源局将通过促进规模开发、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海风资源普查、加快技术攻关、深化国际合作等手段,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玲向与会者介绍称:“公司鼎力支持海上风力资源规模开发的号召,现已成功下线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漂浮式‘海鹰’平台海上风电机组,使深远海变成极具规模开发价值的资源宝库。”

东方电气也在加快海上风电大机组的设计和生产步伐。6月18日,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烟台下线交付,该机组由东方电气旗下子公司东方风电研制。

东方电气风电(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国表示:“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达260米,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72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3.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可节约标准煤2.2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余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

相关企业鼎力提供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上市公司正为大机组生产配套部件。其中,时代新材为大机组提供超100米的大叶片。永达股份为大机组提供风机上层结构件。崇德科技为大机组提供高可靠滑动轴承。湘电股份为大机组提供永磁电机组件。

时代新材董事长彭华文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风电设备更新正当其时,这与电力消费规模增长、电力设备投资有密切关系。以风电叶片为例,过去的小风机工作效率低,迫切需要替换为大风机以提升发电效率,‘以大换小’是风力发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共识。”

永达股份董秘刘斯明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机组不仅需要优质钢材,更需要较高的处理工艺,保证在海风、海浪当中能结构坚固、表面耐腐蚀,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目前我们已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处理环节。”

为何大机组频繁“上新品”?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黎富海教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机组相比小机组有更优秀的工作效率,不仅单位面积发电量更高,而且每兆瓦的综合成本更低,是深远海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大机组对材料、设计、工艺、安装等关键环节要求颇高,先进产能正向头部企业集中。”

“其中,20兆瓦大机组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目前全球明确表示正在研发该类大机组的企业只有四家,分别是明阳智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西门子歌美飒、东方风电,其中三家在中国。未来海上风电‘上新品’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可以期待。”黎富海教授如是说。

(编辑 乔川川)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