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即将完成中国证券业务重组 北京国资竞得瑞信证券(中国)85.01%股权

瑞银即将完成中国证券业务重组 北京国资竞得瑞信证券(中国)85.01%股权
2024年06月24日 20:56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孙文青

北京时间6月24日晚,《证券日报》记者从瑞银获悉,瑞银和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证券”)已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就出售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共85.01%股权达成三方协议。

该协议包括瑞士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士银行”)向北京国资出售所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对价为91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5亿元),以及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对价为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5亿元)。

交易完成后,瑞士银行和北京国资将分别持有瑞信证券(中国)14.99%和85.01%的股权。据瑞银透露,此次交易经过了全面的竞购流程,交易完成尚需获得必要的监管批准并满足惯常的交割条件。

瑞信证券(中国)买家确定

自2023年下半年,瑞信证券(中国)启动出售股权以来,市场上曾传出多位潜在买家。直至6月24日,瑞银对外官宣北京国资竞得瑞信证券(中国)85.01%股权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瑞信证券(中国)成立于2008年,是由瑞士信贷银行与方正证券于中国成立的合资证券公司。自2020年6月份起,瑞士信贷银行持有该合资公司51%的股权,剩余股权为方正证券所持有。随着2024年5月31日,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完成合并,瑞信证券(中国)发展跨入了全新阶段。

据瑞信证券(中国)官方披露,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45.58%;净利润亏损为1.99亿元,较2022年有所收窄。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1.64亿元。

对于此次交易,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透露,由于瑞银和瑞士信贷银行在中国境内均拥有含多个法人实体的业务平台,需要遵守监管机构对此的相应要求。过去近20年,瑞银与北京国资紧密合作,一同发展在华业务。因而,向这一重要的长期合作伙伴出售我们持有的瑞信证券(中国)36.01%股权是最优方案。

北京国资则表示,收购瑞信证券(中国)股权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延伸,也是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

某国内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高级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将重点关注北京国资拿到瑞信证券(中国)股权后是否会进一步倾斜资源以及具体项目上的合作。

瑞银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随着瑞银即将完成瑞信证券(中国)股权出售,记者从瑞银还了解到,其仍然将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展业务。

安思杰在宣布瑞信证券(中国)股权出售这一消息的同时还表示,中国是瑞银的重要市场。收购瑞士信贷银行后,我们在华的布局得以进一步扩大。另外,瑞银在中国内地展业已有35年的时间,并将持续在这一重要市场扩展业务。

早在2024年1月份,瑞银集团董事长戴赫龙在出席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时也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财富创造中心,也是瑞银的重要市场。我们的在岸增长战略保持不变。我们继续发挥独特的优势,帮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同时协助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走向全球。”

据了解,在收购瑞士信贷后,瑞银已在全球超过50个市场设有分支机构,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管理的投资资产达5.8万亿美元。

就中国证券市场而言,瑞银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曹海峰此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会成长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型券商。2023年至2030年间,我们预期行业收入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10%,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新‘国九条’明确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或有更多政策支持出炉。新一轮并购将继续提升头部券商竞争力。”

(编辑 孙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