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东南沿海,石狮市以64公里海岸线为纽带,串联起968平方公里的蔚蓝海域。作为全国渔业百强县、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这里正涌动着一场金融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变革。石狮农商银行以“向海图强”为使命,积极融入“海上福建”建设和“活力海洋之城”打造,立足海丝积淀、海洋资源优势,创新构建“全链条、全场景、全周期”海洋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激活海洋要素资源,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累计发放涉海贷款超105亿元,海洋经济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成为激活“蓝色经济”的关键力量。
破题传统渔业
创新机制破解融资困局
“过去造新船要凑齐‘三户联保’,如今凭借在建渔船就能办理贷款。”祥芝镇“船老大”蔡大哥指着崭新的钢制渔船说。这艘价值1800万元的远洋捕捞船正是通过福建石狮农商银行“福海·造船贷+船抵贷”组合方案获得融资建造的。
据介绍,该模式采取“1+N”模式,通过与当地造船厂合作,为渔船主建造渔船提供阶段性资金支持,建造完成后再转为船舶抵押贷款,实现渔船在建与完工抵押的无缝对接,破解传统渔业“抵押物缺失”难题。截至目前,石狮农商银行已支持建造现代化渔船83艘,带动远洋捕捞能力提升40%。
针对渔业生产周期性特征,石狮农商银行建立动态利率定价模型,将渔船功率、作业类型、抵押率等12项指标纳入定价体系,实现“一船一策”精准定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个百分点。该行在伏季休渔期推出“休渔暖心计划”,为326艘渔船办理“只还息不还本”业务,累计延期还本金额达2.3亿元,相当于为每艘渔船节省3个月运营成本。
同时,该行针对渔船抵押贷款客户在办理渔船船籍迁移过程中,因办证变更需要归还贷款取出抵押品而导致临时资金周转不足的情况,创新推出“福海·渔船办证贷”。截至目前,已发放金额超过8000万元,满足渔民因船籍变更造成的临时周转资金需求,解了渔民船主的“燃眉之急”。
另外,石狮农商银行制定基于渔船作业方式、渔船主机功率、抵押率等维度的差异化利率定价方案,将贷款利率与涉海要素挂钩关联,有效识别评估客户的利率偏好和金融需求,实现渔船贷款利率定价的差异化、个性化、系统化管理,有效地将短期金融帮扶政策转化为长期的优惠支持。
赋能产业转型
构筑海洋经济生态圈
走进石狮海洋生物食品园,冷链物流车在园内穿梭不息。某水产公司新建的即食海参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这条获技改贷款支持的智能生产线,使产品附加值提升300%,年产值突破2亿元。该园区负责人表示,从园区基建贷款到跨境结算服务,银行全程护航企业转型。石狮农商银行量身定制的《海洋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已为27家企业授信1.7亿元,推动园区精深加工占比从35%提升至68%。
在冷链物流端,该行创新推出银行、仓储方、行业协会、冻户四位一体的“福海·渔仓贷”授信方案,并形成独特风控模式:以冻库存货价值为授信基础,引入物联网监管系统实时监控货值波动,龙头企业提供动态担保,实现“货物流动、授信循环”。该模式已累计放款3亿元,带动冷链仓储周转率提升50%,帮助71家小微冻品商户扩大经营规模。
地理标志赋能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石狮农商银行以“古浮紫菜”和“永宁太平洋牡蛎”地理标志商标作质押,推出地理标志商标融资贷款,分别向“古浮紫菜”“永宁太平洋牡蛎”授信3000万元和800万元。“古浮紫菜”得到授信后,当地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紫菜养殖面积从800亩扩展至2200亩,开发出紫菜酥、紫菜酱等8种深加工产品,带动户均年收入增长8万元,有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地方特色养殖业增效、养殖户增收。目前,这种“品牌价值转化”模式已在牡蛎、鲍鱼等5个特色产业复制推广。
探索服务创新
擦亮海洋金融服务品牌
走进“海洋特色支行”祥芝支行,一艘渔船模型映入眼帘,整个营业大厅由极具当地特色的海洋元素、闽南传统红砖白墙古厝、世界文化遗产古渔港和古航标等要素组合而成,彰显着服务海洋经济的特色定位。
2010年,石狮农商银行便在机构设置、产品服务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致力于满足当地渔民多样化金融需求。该行结合当地海洋文化历史特点,在全省率先创设“海洋特色支行”——祥芝支行,打造主题鲜明的特色支行。
近年来,石狮农商银行更是积极融入全市“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与共建单位联手打造祥芝中心渔港福农驿站,提供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半径,提升区域海洋金融服务能力。
同时,为破解渔业抵押登记难问题,推进海洋渔业数字化转型,石狮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市农业农村局渔船抵押登记远程(网上)申报系统,在祥芝支行专设渔船抵押登记服务窗口,落地全省首个渔船抵押线上直连登记业务,实现家门口即可一站式办理渔船抵押贷款。以往需要2个工作日以上的渔船抵押登记,该系统上线后最快当天即可完成渔船抵押权的登记或注销申请,实现“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也不用跑”。
通过科技赋能,石狮农商银行线上抵押直连业务与渔船自评估、贷款申请有效串联,渔船抵押贷款一站式办理模式既方便了群众,也提升了业务竞争力。截至目前,该行通过线上直连系统成功完成13笔渔船抵押登记、15笔注销登记,发放“福海·船抵贷”3650万元,让渔民船主享受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深化银政企合作
构建良好和谐金融生态
泉州一轮船有限公司因购买大型集装箱运输船扩大运力规模,资金存在短缺,石狮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固定资产按揭+流动资金”授信方案,有效缓解企业资金不足和短期还款压力。
依托临海港口优势,水运运输业成为石狮蓝色产业和港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狮农商银行通过石狮市港口航运协会平台对航运行业开展精准营销,向协会及会员提供50亿元综合授信,泉州顺通轮船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68家船舶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超6亿元,以真金白银支持航运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该行积极探索数字金融赋能滨海旅游业新路径,主动对接“十里黄金海岸”景区运营公司,量身打造支付结算系统,实现景区票务系统和线上商城支付对接,同时依托景区管理方,为餐饮、电瓶车等景区项目提供二维码收单服务,有效提升景区运营水平和财务管理质效。
近年来,石狮农商银行更是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围绕打造“一条鱼”全产业链,通过多样化平台共建、多元化信息共享、精准化建档授信、定向化政策支持、特色化产品定制、一体化配套服务等举措,共同打造“蓝色经济+金融”服务模式,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政策支持”的合作机制,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