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背后,改变宇宙的i人科学家

“上帝粒子”背后,改变宇宙的i人科学家
2024年04月16日 09:02 iWeekly周末画报

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的粒子,可以与物质反应、赋予质量,可以解释物理学基本力的存在,但人类无法发现——“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曾引发物理学界长达50年的争议和探索。提出相关假说的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并不喜欢“上帝粒子”这一称呼,因为宗教在物理学中毫无作用,反而会误导普通群众,“这是个糟糕的玩笑”。希格斯不看电视、不用电子邮件,也没有手机,比起扬名立万,更喜欢低调地做学术。他最自豪的时刻,不是凭借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而是最终见证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这一发现补全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改变了人类对宇宙运转的认知,并为未来几十年的物理学探索指明了方向。4月8日,希格斯去世,他曾任职的爱丁堡大学发表悼词,称他是一名“真正的天才科学家,他的远见和想象力丰富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希格斯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绝对是杰出的。”哥伦比亚波哥大ECCI大学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卢桑格拉·加西亚(LuzÁngelaGarcía)怀念道,“他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上帝粒子”

如果对物质进行无限切割,会得到什么?首先是分子或原子,然后是电子和原子核,再接着是质子和中子,最终,目前物理学能探索到的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是夸克。在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体系中,夸克就是最小最基本的粒子了,所有的物质粒子都有“质量”,但它们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巨大——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基本粒子如何获得质量,质量又为何会不同?

20世纪60年代,希格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宇宙中存在着人类未知的“希格斯场”,所有在宇宙中穿行的粒子都会和这个场进行反应。场和粒子反应需要一种玻色子充当“信使”,因此还存在着一种希格斯玻色子,它也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戴维·米勒(David Miller)曾做过一个精妙的比喻:粒子获得质量的过程就像一场鸡尾酒会,普通人无人理睬,而巨大的粒子就像撒切尔夫人,会不断被追随者包围,穿过会场就很费劲——与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越强,粒子的质量也就越大。

△希格斯场和希格斯玻色子示意图。

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提出,不仅补全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也解释了学界长期争议的“对称性破缺”难题——问题在于,这一猜想仅能停留在理论阶段,人类无法通过实验观测、测算,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由此,一场耗时近50年,牵动整个物理学界,花费无数,动用约13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寻找工程开始了。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终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在那一刻,身处会场的希格斯默默摘下眼镜,擦去眼泪。“我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从一开始,我就想到,我可能无法在有生之年发现它。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

改变宇宙的害羞男人

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的那一天,希格斯没有留在会场开香槟庆贺,而是和挚友一同乘坐廉航回家,在回程的飞机上分享了一罐啤酒。他几乎一夜成名,在次年和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一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称他们“对我们理解物质起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是人类知识进步的一座丰碑”。当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试图打电话通知,但由于他根本没有手机也不上网而受阻,只能在希格斯不知情的情况下颁奖。所以当希格斯外出吃了午饭,喝了啤酒,逛了艺术展,散步回家时,才被隔壁邻居拦住,告知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离全世界得知这一消息,已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事实上,希格斯并不因这些荣誉而感到高兴,他甚至直言“希格斯玻色子毁了我的生活”,因为成名意味着“平静生活的结束”,“我不喜欢这些宣传,我喜欢与世隔绝工作,然后偶尔冒出一两个聪明的想法”。

△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希格斯举起最爱的“伦敦骄傲”啤酒庆贺。

“谦卑”和“低调”是他一贯的风格。他于1929年出生于纽卡斯尔,父亲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音响工程师。他形容自己自学生时期就是个“闷葫芦”,“没人会说我什么,因为我有哮喘病,不能运动,所以心安理得当个‘书呆子’就是对我不能踢足球的补偿”。希格斯自小学习出色,除了物理,各科目都名列前茅——他求学时正值二战,物理老师们大多都去参战了,希格斯自然燃不起对物理的激情。一个偶然改变了他的态度:有一次参加晨会时,希格斯注意到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的名字反复出现在学校荣誉墙上,他对此产生好奇,并试图了解这名学长的成就——最终,通过狄拉克,希格斯对理论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前往伦敦国王学院攻读理论物理,从事分子物理学研究,并最终转向粒子物理学领域,先后在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任职讲师,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论。

希格斯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是一个十分低产的学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到10篇,“在当今的学术体系中,没有大学会聘用我”。在爱丁堡大学任职时,物理系会评估研究进展,每当部门要求希格斯罗列他近期所发表的论文时,他的回复都是“无”。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希格斯甚至没和校长说过话,如果不是有可能会被提名诺贝尔奖的传闻,学院很可能会解雇希格斯。直到1996年退休,他都一直游离在学界的种种变革之外。他也不认为粒子质量理论的进步都得益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他甚至认为这一理论应该被称为“A.B.E.G.H.H.K.H理论”(指菲利普·安德森、罗伯特·布劳特、弗朗索瓦·恩格勒、杰拉德·古拉尼、卡尔·哈根、希格斯、汤姆·基布尔和赫拉尔杜斯·霍夫特)。爱丁堡大学的物理学家艾伦·沃克(Alan Walker)调侃希格斯过于谦虚:“你会遇到很多物理学家,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有多厉害。彼得从不会这么做。”

△希格斯(左)与弗朗索瓦·恩格勒特(中,Francois Englert)和罗尔夫·豪雅(右,Rolf Heuer)一同获颁2013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储奖(Prince of Asturias Awards 2013)。

但谦虚并不会降低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墨尔本大学物理学副教授、牛津大学客座讲师苏西·希(Suzie Sheehy)将希格斯比作“物理学领域温和的巨人”,“希格斯的故事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关于科学如何运作的重要一课:他是第一个指出科学不会在几年的时间尺度内发生的人。他告诉我们,需要确保对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提供长期支持,才能在理解宇宙方面取得突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实验高能物理学家尼玛·扎尔多什蒂(Nima Zardoshti)认为,关于希格斯玻色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测,“希格斯已经并将在未来继续影响粒子物理学领域,他的故事可能是21世纪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成功故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