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书法煎饼”,你想吃吗?

品读|“书法煎饼”,你想吃吗?
2024年04月29日 21:31 半月谈
*本文为《品读》2024年第5期内容

有次去参加一个创意集市,路过一个名曰“老王书法煎饼”的摊子见一个小伙子正在摊煎饼。薄薄的一张煎饼出来,他立马平铺在旁边的案上,一次性手套都没摘,就拿起毛笔在上面龙飞凤舞起来。煎饼面积不大,他用小楷将苏轼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整地写了下来。

这“老王”可一点也不老,看着不到30岁的样子。我好奇地问他:“这煎饼还能吃吗?”他毫不犹豫地说,“这是用食用颜料调的,能吃。你也可以选择没有书法的煎饼,价格是一样的,附送一张有我书法作品的卡片。”我要了一份书法煎饼,吃起来味道不错,想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来是这样来的呀,不禁笑了——吃了一肚子“墨水”,能不“满腹经纶”吗?

“这书法不错,看得出练了有些年头了。”小伙子听我一说,立即点点头,跟我聊起来。小时候家里人带着他去看书画展,他看到几幅独特的书法作品,目光立即被吸引住,迈不开脚了。于是家人送他到专业老师那里去学习,15岁时他考到了十级证书。从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精彩,每种字体在不同的书法家手里也各有各的风韵。“老王”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书法的一笔一画都是与生命相勾连的。从“高峰坠石”的笔法,可以理解重量与速度;从“千里阵云”的笔法,可以学习开阔的胸怀;从“万岁枯藤”的笔法,可以体会强韧的坚持;从“陆断犀象”的笔法,可以知晓棱角与个性。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它具有形线之美,有情感与人格的表现。”

“老王”大学读的专业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虽然和书法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从来没有搁下过毛笔。对他而言,追求热爱的事物,不一定非要获奖无数,也不一定是名扬天下,有知己,有乐趣,有生活,有传承,便觉心中有光,日日是好日。

去年夏天,“老王”买了个椰子,吸完汁后,发现切好的椰子表面光滑纯白,看起来跟宣纸一样,便一时兴起,拿出家里的食用颜料兑成“墨汁”,执笔飞毫,绕椰子外壳一圈,写下老子《道德经》上的一段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椰子表面的上色效果还真不错,他觉得很满意,就拍照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满屏的点赞,“老王”突发奇想:我们的先人,能把书法写在骨上、陶上、竹上、锦上、碑上、青铜上、瓷器上,天人合一,游龙惊鸿,在历史的风里一刮,醉了上下五千年的人心。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写在纸上呢?由此,他一发不可收,芒果、榴莲、香蕉、柿子,只要是市面上有的水果,他都会买来试一试。芒果皮上的书法,被他俏皮地称为“文芒”;写着小楷的石榴,被朋友留言“榴传千古”;柿子上的笔走龙蛇,则是他送给朋友们“喜柿连连”“万柿大吉”的祝福。这些水果,都被他称作“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宣纸”。

一日跟同事出去吃早餐,他看到了餐桌上的麻果子,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用颜料和毛笔,把欧阳修的《夜夜曲》写了上去。于是,一款“书法大麻球”便诞生了。

后来,他眼里可以写字的食品越来越多。吃烧烤的时候,卷饼上面可以写;过生日的时候,蛋糕上可以写;做手擀面的时候,把面条切宽些,以墨鱼汁调和写出的字,下锅煮熟也不会化,效果绝佳。

书法,成了“老王”平凡生活里的乐趣,而保持创新,也是他追求的生活状态。当周末朋友在街区筹办一个创意集市,他也去凑热闹时,朋友问:“你有什么拿手的绝活儿展示?”他自豪地说,“我能让自己摊的煎饼上有书法,有我们的传统文化。你说,有精神附加值在上面的煎饼摊,算不算独一份?”

我加了“老王”的微信,看到他的签名是“做生活的艺术家”。他解释:“艺术创作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和钓鱼、健身、做美食一样。只要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感动并让内心畅快、自然、通透,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形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艺术家。”

标题:《煎饼上的精神附加值》

作者:陈全忠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