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求变之需与应变之策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求变之需与应变之策
2024年04月23日 19:17 半月谈

外语类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院校群体,一般以外语类学科见长。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外语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众多的非外语类专业。这些非外语类专业一般多以外语为底色,体现了“专业+外语”的特点,颇受考生欢迎。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语类院校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外语类院校如何改革才能破局,才能回应时代之需?本文以外语类院校开设最多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外语类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求变之需

营销专业是外语类院校中较早开设的非外语类专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营销毕业生供不应求,营销专业甚至被定位为紧缺专业。但近年来,该专业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临“关停并转”的尴尬局面,甚至出现了“营销专业过时”的论调。

笔者认为,营销专业并未过时,因为企业不是仅依靠自身内部来培养营销人才,还要通过吸引外部的高素质营销人才来对抗外部竞争压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外部高素质营销人才部分来自企业的社会选拔,部分还需要高等学府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的营销专业依然延续着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授课形式单一。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在教学中也探索使用营销沙盘、营销模拟实验室、创业之星等虚拟仿真手法,但因教学目标设定未能考虑企业对营销能力的真正需求,学生仍达不到胜任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工作。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对慕课、SPOC等新质教学媒介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结构掌握不够完整;二是对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运用较少。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传统的线下教学,对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不够了解,对在线课程、微课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参加教学竞赛层面,未能真正融入日常教学实战环节。

外语类院校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变之需

2018年12月,教育部发出了新文科、新商科的人才培养号召,全面推动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提质创新的重大改革举措,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服务导向、学科交叉赋能、文理相融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新文科的提出对营销类专业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解决外语类院校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外语类院校的营销专业应该发挥所长,立足新时代,响应新需求。要发挥外语底色的特长,办有国际化特色的营销专业,这是外语类院校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基础。具体来说,外语类院校营销专业要致力于培养“语言能力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商务专业能力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强”的“四强型”国际化商务人才。将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大数据商业分析工具等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国际化、数智商业发展需求的营销人才培养新途径,为企业和社会输出更多的与时俱进的营销人才。

其次,要打通校企脱节、产学研脱节等痛点、堵点问题。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入“专业教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来解决校企脱钩问题。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开设特色营销方向、特色课程,合作编写特色教材与教学案例。课程知识融入地方特色场景,教学过程活用行业数据,使课程场景化、场景数据化、数据实践化,以此强化学生数字化营销能力。

最后,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比如西部某外语院校就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大数据+思政”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大受学生欢迎。“专业+大数据+思政”就是在专业知识课程中引入互联网思维、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社交电子商务等使专业课程操作性更强,能做到与思政自然融合,形成学科交叉背景,使学生建立跨学科意识、跨学科思维、跨学科能力的教育体系,以达到新文科背景下“双+”应用型营销人才为培养目标。

总之,外语类院校营销专业要调整培养模式、培养方向,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互联网思维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新型人才。同时,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应该培养知晓营销和网络营销理论与方法,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和规则,能够综合使用先进分析工具来敏锐观察、分析营销环境变化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全球消费者进行线上及线下消费行为研究,涵养其营销战略规划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策划执行能力,使其能迅速成长为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事营销管理的国际化、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作者:于富喜,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