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回望2024的轨迹
今年年初,猇亭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2024十件民生实事,关系着群众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健康、出行等方方面面,是政府对群众的庄严承诺,牵动着猇亭人民的心。
临近岁末,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群众的期盼成为现实。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暖心变化,都见证着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和持续攀升的幸福指数。
“流域综治”激活水“借水生景”产业兴
“之前门口这条河总有股生活污水直排后难闻的气味,现在不仅水清了,环境也好了,我们经常在这附近散步!”12月19日,记者来到猇亭区虎牙街道虎牙社区张家溪流域,住在附近的居民江德敏说。
张家溪位于猇亭区北部,沪渝高速和猇亭大道交会处,属于长江一级支流,集水面积4.14平方千米,主河道长3.69千米。今年3月,启动张家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该片区开展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外立面改造、清违拆违、农田整治等。
行走在张家溪旁新建的步道上,一边是平整有序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房屋,一边是清澈蜿蜒的河流,水清岸绿、白墙黑瓦,宛如一幅乡村水墨画。“该片区是今年12月10日整治完成的,除了目前能看到的环境变好了、河流变清了,我们还创新探索了‘光伏电力+长时储能+小型微生物循环净化槽’的污水处理方式。”虎牙社区党委副书记韦来介绍。
记者在新建的议事亭旁,见到了一个长约1米、高约2米的白色装置。“这是纬景储能的储电设备,将村民屋顶安装的光伏发电板的电储存起来,为污水处理设施供电。”韦来告诉记者,目前建成了3座污水处理池,覆盖该片区99户居民,采用“污水管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态沟渠”模式,改变了原有的雨污合流、散排入河方式,有效解决了居民污水横流问题。
生态美是张家溪流域整治一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产业。采取“托、调、并、转”工作法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将“自种田”调至靠近居民房屋,将“流转田”调至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好的区域,由社区统一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韦来介绍,张家溪流域旁的60多亩农田,就是从100多户居民“小田变大田”流转而来,明年春天即将种上彩色油菜花,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文旅产业。下一步,还要对该片农田进行招商或集中规模化经营,把耕地恢复工作与农民增收工作有机融合,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整治撂荒地,实现农田增量、农民增收。
织牢社会救助网兜住兜好民生底线
12月18日,在猇亭区综合救助服务中心4楼残疾人康复中心,2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正在参加康复按摩活动。“我们每周一至周四都会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社区医生也经常来帮我们做康复训练。”在康复中心参加社区康复项目的精神障碍患者小邓(化名)告诉记者。
猇亭区综合救助服务中心于今年10月建成,具备综合救助办公、慈善公益服务中心(慈善超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多场景功能,基本形成“一窗通办”“一网守护”“多元服务”“一键评价”的综合救助模式。
“今年11月,我们搭建了‘云上守护’实时在线智能监控平台,为全区26户分散特困人员家庭按照‘一户一策’方式制定救助服务方案,内容包含室内监控看护、智能胸卡、毫米波雷达、智能血压计等。”猇亭区民政局局长王开斌介绍,通过给老人安装的智能设备,在“云上守护”平台就能及时接收老人的呼叫和监测其他紧急情况。
“多亏了‘云上平台’的‘一键呼救’功能!上个月,孙爷爷晚上10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按下了智能胸牌上的呼救键,我根据手机上胸牌的定位找到了他,并安全送回了家。”鸡山社区工作人员彭韦说,“云上平台”上线以来,社区已有51名老人配备了智能设备。
王开斌介绍,区综合救助服务中心联合鸡山社区为老年人打造了“一键(见)有援(缘)”服务项目,实现了紧急情况“一键有援”,老人按下SOS键或通过毫米波雷达、智能胸卡、AI智能摄像头等监护设备进行紧急呼救,平台系统通过声光报警和电话通知监护人、子女、物业、社区等提供帮助。日常生活则是“一见有缘”,建立了“1+1+1+N”模式探访关爱队伍,即“1名网格员+1名党员(志愿者)+1名低龄老人+N个部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生活、出行、就餐、学习、娱乐等多样化服务。
鸡山社区“一键(见)有援(缘)”智慧助老服务项目是猇亭率先探索区(县)级全域综合救助改革重要试点。“计划于明年实现该模式的全区全覆盖,将全区经济困难老年人、残疾人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纳入‘云上守护’实时在线智能监控平台,确保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王开斌表示。
做靓“面子”做实“里子”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过道干净整洁,楼栋焕然一新,经过‘美容’后的小区环境确实越来越好了!”近日,云池街道4820小区开展了“最美楼道”“最美阳台”评选,居民刘军民高兴地说。
为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提升辖区文明风尚建设,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云池社区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组织驻点单位工会代表、4820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会小组、妇女帮帮团成员及部分党员代表20多人,开展小区“最美楼道”“最美阳台”评比,激活社区治理末梢细胞,让“小楼栋”传递出“大文明”。
据了解,4820小区原为宜昌四八二〇机电有限公司家属区,始建于1970年,现有常住居民109户、172人。由于建成年份较早,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较突出。云池社区以共同缔造理念,结合“三线建设”精神文化,“集民意、聚民力、惠民生、联民情”,助力老旧小区蝶变。
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小区改造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迎来新生机。社区通过3轮全覆盖走访,搭建居民协商议事会和业主协商议事会两大平台,组织相关部门、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深入探讨小区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汇集了172名居民的22条共同意见。
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聚焦小区迎宪湖治理、基础设施等问题群策群力,完成小区外立面整治、防水改造及道路刷黑等改造项目,114名居民让地让利、筹资筹劳,新增环湖U型步道、议事凉亭、百姓舞台等公共设施,新增停车位80余个,安装充电棚6个、统一晾晒区4处,天然气入户改造共计3个片区近300户,实现燃气全覆盖。
做靓“面子”也做实“里子”,4820小区将文化打造与小区改造同步规划,实现三线建设文化遗存与小区环境双提升。小区居民主动提供4820工厂旧照片70张、旧物品30件,打造“历史变迁”“旧物忆时光”“变革的浪潮”3处文化墙,重温4820人关于奋进与转变的记忆,将原工厂电影院、幼儿园、商店等以喷绘形式展现,再现三线建设时期的居民生活。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天然气入户惠民工程、中心市场提档升级项目……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展现出猇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
又是一年岁末时,崭新的征程正催人奋进。猇亭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厚植民生情怀,兜牢民生底线,不断书写新的民生答卷,在奋楫扬帆中书写新篇!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