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开采轻修复,矿山伤疤谁来补

重开采轻修复,矿山伤疤谁来补
2024年05月16日 14:52 半月谈

去年底以来,半月谈记者多次到湖北随州广水市,看到当地多处山场因大规模挖山采石被严重破坏,生态修复明显滞后。有的矿山在开采期就多次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遭投诉并被责令整改,如今采矿权已过期多年,修复工作仍面临多方面难题。

大山支离破碎迟迟未修复

广水市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九成以上。广水街道、十里街道、蔡河镇等地都存在挖山的情况,多个采石矿区和排土场废弃在主路旁的大山里。

在广水街道南山村境内,被当地人称为六猪咀的山场有一个名为广水市昌盛采石厂的矿区。入口处的“生态修复工程公示牌”显示,矿区面积412.5亩,有效期限为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工程计划包括2021年6月至10月在各区域实施削坡、绿化和清理等,并实现“矿山全覆盖治理”。

然而,半月谈记者眼前的却是一座没有实质性修复举措的典型“半边山”式矿山,高大山体的东北坡从山脊被挖到山脚,多级开采创面不规则地裸露在外,陡峭危耸,矿区坡道上到处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碎石。

位于广水市六猪咀的昌盛采石厂 伍志尊 摄

在346国道广水市应广大道段玉皇顶一带,半月谈记者发现路南侧有一座砂石堆场,仍有车辆将砂石运出。这片区域的后面就是十里街道仙人洞村村委会和另一座矿山。

只见一整座山已被挖平,机械设备闲置在多个角落。附近多位村民说,过去,这里爆破、开挖、运输等作业带来的震动、粉尘、噪音和路损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现在矿山停工多年了,却也不见修复。

广水玉皇顶矿区航拍

346国道以北,在一片名为中华山的区域边缘,半月谈记者探访了十里街道王家棚村付家沟的一处大型排土场,以及马都司村龙兴沟的一处废弃矿山。据了解,付家沟排土场系广水市2011年至2012年修建G346国道应广段时设置使用。10多年过去,现场虽可见曾进行过边坡加固、废土清运,但仍有约百亩面积是缺乏植被的黄土。

多个难题制约矿山有效治理

广水市部分矿山和排土场生态修复滞后和不到位的背后,是当地矿山监管治理方面存在的多方面难题。

一是采矿权设置考虑不周、开采方式粗放,加大了后期生态修复难度。据了解,昌盛采石厂2016年投产时,采矿权本来覆盖六猪咀山脊两侧;2018年,一侧的部分村民不同意实施开采,当地遂将相关区域调出,半山开采的现状由此形成。同时,企业方未严格按照阶梯型开采要求,遗留下大面积落差较大的垂直开采面,致使复垦难度大,也加重了山体滑坡等地灾隐患。

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六猪咀的昌盛采石厂 伍志尊 摄

去年11月,按照湖北省第二轮环保督察组的建议,广水市自然资源部门请专家踏勘,提出了重设采矿权实施“小开挖”的方案,以期消除安全隐患,并实现生态修复。但周围影响评估、新老采矿权人生态修复责任衔接等工作,还有待推进。

二是相关采矿企业长期不履行修复义务。针对位于玉皇顶的广水市大山口石料厂,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该矿区2019年停产后,广水市自然资源部门多次向企业发出矿山恢复治理督办通知书,但企业负责人身居外地,一直不按约定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三是当地职能部门在合力监管、处理采矿和群众利益关系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公开资料显示,有矿山从开采到待修复的全过程屡被群众投诉、被上级部门要求整改,当地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时常处于被动状态。

湖北省广水市卫星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以六猪咀为例,2018年,湖北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督查行动”发现昌盛采石厂超占林地,广水市林业局遂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有群众反映“粉尘污染严重”,经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广水市环保局遂对企业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019年,关于“灰尘污染严重”的投诉再现,随州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市领导要求,赴现场核查,对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2022年1月,面对省生态环境厅鄂北专员办的现场监察,广水市环保局表示,将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新编制的方案,“时限内完成矿山全域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然而,过了近两年,这里的修复难题又被省级环保督察关注到,广水市相关部门才又行动起来。

严格监管和执法是关键

近年来,国内多地都出台了关于矿山修复治理的办法条例。针对当地矿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粗放管理、监管不足等问题,随州市根据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制定了《随州市矿山生态修复条例》。该条例今年4月公布,将于7月1日施行。

条例规定,矿山生态修复应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加强工作领导,建立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采矿权人承担修复责任,并按规定设立生态修复基金账户,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基金计提使用情况。履行修复义务的情况将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未履行责任、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依法起诉。对在相关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处分和追责。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宋少先说,矿山修复欠账能否还上,关键在于各地是否严格执行法规。相对干旱少雨和重金属污染的地方,湖北采石矿山修复并不算最难,建议综合用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

多位受访村民表示,家门口的山山水水是一代代乡亲的生产资料、情感寄托,更是未来致富的希望。

湖北省广水市卫星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针对矿山修复落实不足的问题,广水市政府最近在给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将建立健全矿山设置、出让、开放利用、生态修复闭环管理机制,坚决扭转“重开发、轻修复”的局面。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论证修复方案和复垦方案,确保资金充足,妥善处理矿山开采与周边群众利益关系等。

半月谈记者:吴植 田中全 伍志尊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9期内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