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导了本轮油价暴跌?

谁主导了本轮油价暴跌?
2020年04月06日 12:06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作者 | 赵辰

来源 | 赵辰看周期

由于美国、沙特和俄罗斯三大产油国分别释放出推动减产的信息,国际油价在4月2日暴涨超过20%。不过换算下来,油价只合1.1元人民币/升,比矿泉水还便宜。

 1 

俄罗斯主导了本轮油价暴跌

应该说过去几年原油市场脆弱的供需主要就是靠OPEC产油国减产来平衡,其中沙特减产力度最大,达到了100万桶/天,占整个OPEC的50%以上。面对本轮疫情引发的需求下滑,沙特呼吁各产油国加大减产幅度来化解短期危局,并且还主动承担了最大的减产责任。

但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居然拒绝跟进,此举也直接将石油市场推向了囚徒困境的死局,倒逼沙特只能恢复产量、积极应战,进而引发了后续油价暴跌。如果复盘本轮油价暴跌,可以说俄罗斯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问题在于作为在经济上高度依赖油价的俄罗斯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近乎于两败俱伤的自杀式攻击?其背后的逻辑何在?

就我们的分析,俄罗斯此举虽看似不理性,其实背后是有着精确的计算和冷静的决策。其真正的矛头并非指向沙特,而是北美的页岩油。即市场认为不减产是“无理手”,对俄罗斯来说却是“本手”,只是在维护自身的合理诉求而已,具体原因如下。

1. 俄罗斯为何不减产?

与16年初原油市场因供给过剩而暴跌不同,当前市场主要矛盾是疫情引发的全球需求断崖式下滑,其幅度之大显然是单靠俄罗斯和沙特联合减产所无法逆转的。如果后续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使再减产对油价的支撑作用也有限。

更为关键是上次减产,OPEC付出巨大产量代价的结果却是美国页岩油借机大幅增产。过去几年美国累计增产幅度高达400万桶/天,以至于其现在已经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也抵消了OPEC减产的效果,近几年油价依然疲弱。

可以说在目前供给格局下,任何没有页岩油参与的减产,其实际效果都非常有限。继续单方面减产,最后只会被页岩油渔翁得利,既不能提振油价,还会丧失现有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此时与其牺牲自身利益去和沙特一起挽救一个根本无法挽救的危局,还不如跳出短期得失,从更大的战略高度来思考一个石油市场更为根本的问题,即在供给过剩时到底谁应该减产?!

2. 本轮到底谁应该减产?

原油作为强周期行业,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产能过剩带来的景气低迷。与其他同质化的大宗品一样,此时唯一的合理方式就是通过价格战倒逼高成本产能退出,最终实现供需再平衡。从这个角度看,在几大主要产油国中处于成本曲线右端的页岩油显然最应该承担减产责任。其实在16年油价跌破30美元/桶时,页岩油企业也确实出现了大规模破产,减产规模超过了100万桶/天。但其后沙特却很神奇的下了缓手,以承担最大减产责任为代价推动了OPEC+俄罗斯达成冻产协议,让本已奄奄一息的页岩油又再次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

坐拥全球最低成本油田和最大产能,沙特理论上能打赢任何价格战,而且历史上也确实打赢了每一场价格战。在俄罗斯看来,凭借着成本端的硬实力,沙特完全没必要向页岩油让渡市场份额,即使要达成冻产协议维持油价,也应该将页岩油包含在内,而不是一味纵容其搭冻产便车借机扩大产能,抢占本属于OPEC的市场份额。只不过上一轮冻产代价几乎全部由沙特和其他OPEC国家承担,所以俄罗斯也没有动机明确反对。但本轮单靠沙特减产明显无法解决问题,俄罗斯也必须要承担相当的减产责任,每年要减少上百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其主动挑起矛盾倒逼沙特入局,目的还是要拉上沙特一起用价格战的方式逼迫在上一轮暴跌中就应被扼杀的页岩油产能退出,以付出短痛的代价来实现供给格局改善,为油价长期上行打下基础。

 2 

页岩油是否可堪一战?

过去几年页岩油成本虽大幅降低,但完全成本仍有40-50美金/桶、现金成本也高于30美金/桶。而沙特和俄罗斯披露的现金成本(lifting cost)都只有几美元,即使有宣传美化的成分,但远低于页岩油还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相比利润表,页岩油企业更大的软肋在于自由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的厚度。与传统油田一旦建成,后续资本开支有限不同,页岩油需要不断资本投入才能维持现有产能。而且从历史看其自由现金流也长期为负,每年需要外部融资高达上百亿美元,本质上是通过烧钱的方式和传统油田竞争。只不过美国长期量化宽松给了页岩油低成本股权和债券融资的外部条件,所以俄油即使对此不以为然,在没有沙特配合的情况下也很难戳破这个产业泡沫。可是疫情却给了俄罗斯一个绝好的反击机会,可以通过惹怒沙特来引爆产油国间的全面价格战,进而实现倒逼页岩油产能退出的目的。而这对依赖高负债经营的美国页岩油产业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打击。

1. 页岩油正迎来债务危机

16年初油价虽也跌破过30美元/桶,但当时资本市场还只将其视为极端情况,仍有大量资本涌入该行业抄底,使得一批本已破产的企业又死灰复燃。但这几年的惨淡现实让资本市场彻底认清了当前油价水平下页岩油企业根本没有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已不愿意再投资于该行业。因此即使经历了过去10余年的美股大牛市,页岩油板块整体市值还是低于08年,估值更是普遍也只有几倍PE和零点几倍PB,完全丧失了股权融资能力,只能依赖债券融资。

而未来几年页岩油企业又将迎来还债高峰,累计到期债务高达400亿美金,此时俄油陡然发难无疑一下子勒紧了页岩油企业的债务锁链。近期即使美联储大幅降息,页岩油企业债券价格仍然暴跌,这也意味着未来融资成本会大幅提升,现金流和竞争力都将继续恶化。随着沙特低成本产能重返市场,页岩油预计要让出200万桶/天的份额才能平衡供需。这也意味着其要大幅减产,甚至不排除会迎来一轮大规模的破产潮,近期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裁员,其中还不乏油气巨头。可以说传统油田对页岩油全面清算的大幕已经拉开了,美国页岩油产业正在面临严重的生存考验。

2. 美国收储能否解决产能过剩?

页岩油企业的困境也逼迫美国政府采用非市场化方式参与竞争,宣布大规模收储。但就我们分析,收储只能延缓危机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本轮油价暴跌主要是源于结构性问题而非单纯的周期问题。换言之疫情带来的需求下滑只是催化剂,更根本的原因还是供给格局不合理,即高成本的页岩油产量占比超出了合理水平,而这又是以侵占全球最低成本生产商沙特份额实现的。一旦沙特改变策略开始恢复产能,页岩油单靠自身实力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其次仅从短期供需看,美国战储空间大体只能多消化约一个月的沙特原油增产量,换言之如果疫情在4月底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原油市场后续仍将面临供给过剩。

其实从历史看,任何商品都无法靠收储来改变原有周期的运行趋势。因此除非美国采取更进一步的非市场化方式干预油价,否则市场真正的供需平衡还是要依靠页岩油产能退出。但页岩油产量调整需要时间,因此在没看到大规模高成本产能退出之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油价都难有起色。

3. 低油价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

低油价在直接打击了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同时,也间接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首先疫情已经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速很不乐观,此时油价暴跌又强化了通缩预期,削弱了联储降息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其次页岩油类债券占美国企业债比重很高,低油价导致其违约风险大幅提升和债券价格暴跌,引发了大量高杠杆对冲基金不得不被动降杠杆,这又进一步放大了整个债券市场的波动率,并带来更大的抛压。以至于上周美债出现了山呼海啸般的卖盘,倒逼联储不断紧急降息救市。但由于美国降息本就空间有限,此举也将30年期美债利率压至近乎为零,这又带来如付鹏总所言的债券配置方面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美国快速进入零利率时代短期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很有限,未来还很难退出,综合而言是一个收益有限但是成本极高的政策选择。

当然对于市场暴跌,无论是疫情还是油价最多只是个导火索,根本原因还在于此前联储持续量化宽松推动的股债双牛持续时间太长且波动率过低,导致资本市场积累了过高的杠杆,一旦波动率加大就会形成负向踩踏。另外过去10年在量化宽松刺激下,美国很多企业为了迎合华尔街需求,不断通过分红回购来提振股价,甚至畸形到举债分红的程度。

以美国最大工业企业波音为例,13-18年波音董事会大手笔的拿出407亿美元回购、161亿美元分红,而同期净利润却只有387亿美元,以至于净资产都被降至负值。这种靠加杠杆提升ROE的方式短期虽推动了股价上涨,但也导致资产负债表变得非常脆弱,容错度很低。作为美国制造业皇冠上明珠的波音近期居然走到了濒临破产,需要政府救助的地步,不禁让人唏嘘。

其实回顾过去这10年,基础科学停滞不前、奢靡和感官主义盛行、贫富差距扩大、区域冲突不断,所有这些矛盾都只是不断用放水来掩盖。因此疫情可能只是一个警醒,人类真的到了要正视并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了。

 直播预告 

【云上绿公司 · 马蔚华互动】

作为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系列视频直播活动将在4月7日19:00将邀请马蔚华先生进行直播分享,主题是:染病的地球和医治的良方——由新冠肺炎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烈。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我们该如何重新思考人类的原点站位?如何重新考虑自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如何重新规划未来的发展之路?此次直播中,马蔚华先生将与大家分享他对医治染病地球的看法,并跟广大网友互动,答疑解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