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中国式全球化与企业机会

王志纲:中国式全球化与企业机会
2024年09月25日 17:01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本文根据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9月在“2024出海高峰论坛”发表的主题演讲整理。当下,“出海” 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王志纲以历史为镜,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全球化历程,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式全球化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路径。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来源:智纲智库

我今天讲演的题目是“中国式全球化与企业商机”。

“智纲智库”每年3月份都有一个年度大会,今年我演讲中的一句话,被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企业家拎出来,叫“不出海,就出局”,这句话风靡一时,尤其在企业家群体中引发热议。

其实这句话并不足以概括当下出海形式的全貌,但足以说明“中国式全球化”是一个超级话题,但这又是一个陌生混沌、浑然不知、方向不明的难题。

我们必须走出去,要去创造市场,开拓蓝海、寻找商机,但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困扰着很多企业。在这里,我结合个人的思考谈三个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01

谁家的全球化?

中国有一句古话,“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谈任何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有历史观,没有历史的映照,是走不远的,找不到底层逻辑,也找不到未来。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3次全球化——两牙、荷英和美国,也有的人说3次半,包括日韩。但我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日韩不叫全球化,而是叫国际化,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是这一轮世界变革的主导力量,日韩虽然在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但说到底还是在美国所主导的体系之下进行的,不足以称之为全球化的代表国家。

那么,之前三次全球化,对今日之中国,又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次“两牙”的全球化,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了寻觅这个问题,我去过很多次伊比利亚半岛,印象最深刻的是葡萄牙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葡萄牙诗人的一句诗,中国的翻译也十分精彩,叫“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说大陆到这个地方就到了终点,海洋从这个地方开启,这句话揭示了当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向海洋的雄心壮志。

“两牙”的全球化是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的,而哥伦布的先声,则是马可波罗。12、13世纪,马可·波罗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当时中国正值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待了20多年回到威尼斯后,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

这本书对于西方人开启向东探的眼光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没想到,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方和西方的商道。无奈之下,西方人开始探讨打通新航路,和东方继续连接的可能性。

哥伦布登陆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哥伦布应运而生。恰好在此时,正值盛年的伊莎贝拉女王横空出世,并以极大的魄力投资当时还是落魄水手的哥伦布,最终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风投,也成就了西班牙的霸业之基。直到今天,如果问西班牙人最伟大的人是谁,很多人无疑会说是伊莎贝拉一世。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有时真的说不清楚。

葡萄牙、西班牙得风气之先,凭借大航海时代的地理优势和幸运女神的眷顾,两“牙”平起平坐,纵横海上,瓜分世界。

两牙的全球化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第一,世界连成了一体。第二,西班牙成了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黄金白银全部往西班牙走。第三,美洲的很多作物传向了全世界,中国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玉米、土豆、番薯、辣椒传到了中国大陆。

明朝时,中国土地养6000万人已到极限,解放初的时候,中国人被称为4亿同胞。所以,全球化带来了蝴蝶效应,改变历史,改变世界。

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全球化过程中靠殖民掠夺和抢劫,没有经营,没有建设,这是两牙之所以衰败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西班牙和葡萄牙野蛮,更不是道德上的谴责,而是时代因素导致的,在两牙的世界观中,依旧是大陆思维占据主导意识,海洋只是通道,全球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广袤的领土和富庶的资源,最便利的手段就是掠夺与攫取。这一观点直到荷英的崛起才有所改变。

两牙在大海上乘风破浪时,英国还陷在百年战争的泥沼中,直到欧洲大陆最后一块领土丢失,英国彻底成为了岛国,回过头看,才发现世界已经大变样了。但所谓福祸相倚,正是因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失利,反而让英国率先意识到了海洋的价值。

英国的崛起之路值得大家思考。第一,他们继承了荷兰所创造的商品经济几乎所有的手段和模式,比如股份制、期货交易、银行、信托,也就是今天资本主义时代和市场经济国际秩序当中所用的几乎所有的经济手段都是荷兰人创造的。

英国全球化跟“两牙”有巨大不同,它是重商主义的全球化,尤其是工业革命的爆发,让英国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商业贸易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胜过抢劫和掠夺。因此英国式的全球化首先关注的是重要节点的控制,比如如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直布罗陀海峡等。

另外与两牙相比,英国才用了更加温和的殖民手段,因为英国需要向全世界倾销自己的商品,所以必须保证殖民地处于稳定状态,具有一定购买力。

有了重商主义的全球化,财权思路占据了它的指导思想,英国人很快成了日不落帝国,最后英国人把现代商品制度的很多方式、方法带向了全世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也由此萌生。英国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国家想要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除了丰富的实践,还需要理论的支撑,思想的解放,只有这些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竞逐。

讲完英国以后,再谈一个有趣现象:在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激烈冲突,出现两种非常对立的社会选择,一个是法国大革命,一个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是非常残酷的血与火的斗争,英国则是通过大宪章,走得相对温和。深层次的原因不是别的,是经济。

英国最核心解决的问题,就是用股份制寻找到最大公约数,让新型的资产阶级与贵族形成了利益上的捆绑,完成了阶层赎买,通过利益最大化,尽可能消弭对抗。这个视角很值得我们思考,发展中的问题,如果不谋求用更大的发展来解决,很容易陷入到极端对抗之中。

英国全球化完成以后,接下来是美国。美国与英国的霸权交接,同样很有意思,一方面两者同宗同源,另一方面美国采用的是金融手段,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完成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对英镑的替代。尽管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但通过石油与美元的挂钩,美国的金融霸权一直维持到了现在,基本上把四大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政治霸权、文化霸权,统一到手里。

当然,正如之前英国衰落的历史教训那样,任何一个海权时代的全球霸主,必须同时担纲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它的世界性必然会消耗越来越多的资源,而这又与霸主国本身的国家性形成了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存在,而且会随着霸权的存续体现得愈发严重,这正是特朗普诞生的深刻历史原因。

02

我看中国式全球化

通过五百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回顾,我们能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现代化是全球化的母体,两者一体双生,并辔而行,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催生了中国式全球化,而中国是全球化又会反哺中国式现代化,最终才能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全球化的萌芽,可以延伸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之初。很多80、90后可能觉得中国的发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这40多年的巨变,我们作为参与者,可以说感受至深。

中国的全球化,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加入WTO,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直到今天,我基本完整的参与整个过程,今天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谈一谈书本上没有,而是我亲历的一些事,这样才能理清中国式现代化及全球化背后的底层逻辑。

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到打开国门

第一个故事,1978年,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建交,但我国的领导人选择以开放的态度拥抱世界,亲自出访美国。

那时中美是蜜月期,有一天晚上凌晨3点,卡特在白宫接到一个北京的电话,一接说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打过来的,卡特问他什么事,他说中国的领导人提出,能不能向美国派出留学生?问能不能派5000人?梦中刚醒的卡特说:可以派10万人。

这反映了两点,一点美国极端自信,对中国愿意来学习很欢迎。另外一点是,那时候我们的领导层就意识到中国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人才现代化。后来遇到新华社一个老同志,他告诉我曾经有人问,如果这些人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我国领导人说,只要中国快速发展,他们肯定会回来。如果中国不发展,他们回来也没用。这就是伟大政治格局。

今天40多年过去,当时重大的决策意义非凡,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弱小的中国在美国眼里根本不在话下。

第二个故事,1998年,时任总理去美国访问,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一根国产的高尔夫球杆,各方面品质跟美国、日本的相比差十万八千里。看着这根球杆,克林顿在美国两院告诉议员们,你们放心大胆让中国加入WTO,他们跟我们差距十万八千里。这是克林顿时代的高度自信。

第三个故事,2001年,小布什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准备收拾中国了,没想到突然出现911事件,出来一个本·拉登。这时候,中国获得非常好的喘息机会,最后跟小布什进行配合,让小布什很快渡过难关。当美国渡过难关之后还想收拾中国,没想到遇到2008年的次债危机,中国又一次帮了美国大忙。

还记得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是8月7日,天气奇热无比,小布什在现场穿着西装,热得受不了,但必须扛着。一看就是有“交易”的:中国帮你渡过难关,你也要帮我们维持面子。中国的全球化又一次转危为机,走向了更加纵深的阶段。

这三个故事说明什么?背后就是一连串的故事。几句话总结:中国从80年代开始推广“血汗工资制”,“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福建、广东、长三角,形成整个中国沿海三个“发动机”,就是靠“血汗工资制”实现原始积累。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中国加入WTO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迅速变成了全球的工业强国。中国企业全球化迎来了新的阶段,以浙江人为代表,他们是这一阶段全球化的主力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签字仪式

2019年6月份,我去欧洲考察,一个当地的商会会长邀请我参加了一个全球华人高尔夫大赛,在法国的奥林匹克球场,两三百人,一问80%是浙江人,浙江人中80%是温州人,全是做制造业的。

这位会长的故事,是当时浙江人出海的缩影。当年他都是偷渡到的欧洲,二十年下来,从端盘子、开餐馆到做制造业,起初做得很辛苦。转机出现在WTO签署以后,欧美的浙江小老板全成了中国产品的“敌后武装”,先卖中国货,最后开厂。这位会长站稳脚跟后,干脆把整个村子沾亲带故的同乡全部接应了过来,在当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产业集群。

第三阶段:全球化走向纵深

这一阶段也是全球化走向纵深的阶段。随着美国的打压和疫情接踵而至,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美国不断施加的高额关税和技术封锁,逼得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珠三角的制造业被迫走出去。

另外一方面,疫情惊醒了欧洲,中国一旦停摆,尤其是上海,整个欧洲的供应链几乎瘫痪。

原先全球化“风平浪静、艳阳高照、追求效率、极致分工”的田园牧歌时代已经远去,对冲单一国别依赖,去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显露,未来很有可能从“高效供应链”、“柔性供应链”向“安全供应链”、“韧性供应链”转型,即使增加成本,牺牲效率,也要保证安全可控。

但就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反而走出一条新路,在高新科技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新出海三大件风靡全球。

以结束不久的巴黎奥运会为例,本届奥运会毋庸置疑是中国的一个“秀场”,金牌数量与美国等量齐驱的同时,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产业链、制造业能力亦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开幕式的1100架无人机表演,塞纳河畔80多块巨型电视屏幕,再到市区监控设施、机器狗、电子警察,5G通信、奥运会物品、电视转播、阿里云、北斗卫星、高科技的安防设备等无不见中国企业的身影。

当下世界正值多事之秋,奥运会开幕前,总统马克龙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法国我去过很多次,今年六月份都还再去,其实法国能否办好奥运会我持怀疑态度,这届奥运会又是在塞纳河畔这么一个露天场所举办,给恐怖分子无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两句话流传很广“在巴黎没有被掏过口袋的不叫到巴黎”,“在巴黎如果没有闻到尿骚味也不叫到巴黎”,从侧面也反映巴黎社会治安、治理之松散。

就是这么一个一味追求“浪漫”、拖拉的国家,它能行吗?没想到还真办下来了。为此,马克龙松了一口气,办了法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当然这背后得感谢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安保系统。

安保系统只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缩影,以华为、阿里、大疆、格力,甚至温州、义乌这两大全球超级协作平台上的庞大中小企业,都在本届奥运会上赚得“盆满钵满”。

通过这次奥运会可以看到,无论是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还是场景的丰富度,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做到降维打击,但凡是这些领域,就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商机之所在。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个严峻的现实,未来迎接中国产品的,一定是一轮轮更加严苛的反补贴、反垄断、反倾销制裁。下一步整个中国要走向全球化,光靠产品倾销显然不可能,要找到新的路径。

中国全球化的五条路径

我认为,中国起码有五条全球化的路径:

  • 产品出海

一类是依托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成熟生产工艺与技术能力、政策红利等,将制成品、成熟服务卖到全球,另一类是以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等为代表的有核心技术竞争力企业出海。

产品出海一直是我们的强项,但正如前文所言,现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 投资出海

2023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万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共建直接投资超过2000亿元,增长接近30%,如果说之前的投资出海是以民企为主,现在大型央国企的海外投资之路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 商业模式出海

这条路的探索非常有价值,将中国成熟商业模式向海外复制并扩张,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中国的场景是全世界最丰富的,新玩法、新业态同样领先全球。

举个小例子,中国的冷饮企业正在集中走向东南亚,并且获得了远超国内的快速增长。开拓市场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利用中国打法,先给商店送冰柜。上万个冰柜送上去,很快就把市场给攻克了。而以tiktok、TIMU、速卖通、希音为代表的成功,更说明了中国的商业模不仅是在新兴国家大行其道,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有很强的冲击力。

  • 文化出海

伴随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愈发广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带有中国文化元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出海”已经初具规模。尤其以游戏、网文、网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新三样快速增长。

《黑神话·悟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我在巴黎街头、纽约街头、伦敦街头,看到很多老外拼命学中文,唱中文歌,成了时尚,而“黑神话·悟空”出去以后,使得很多老外去看83版的西游记。

我相信以中国的文化底蕴之厚重,这样的东西太多了,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中国的文化力会以更加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方式走向全球。

  • 产业出海

产业出海也可以叫做产业链出海/制造业出海,受关税、运费、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墨西哥、中亚、中欧以及非洲等地。

根据我的观察,除了极少部分例外,大量的中国企业准备的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被迫出海,无论是在海外投资建厂还是开拓市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踩了很多坑。

03

中国式全球化的三大对策

在此之前,中国的全球化是自发的,是杂乱无序的,现在必须有战略性的高度认同,有秩序、有规律。

第一:要有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

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很难立刻看到收益。不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试错过程,很难成功。很多看起来美好的商业机会,深入进去才发现陷阱重重,如果碰到挫折就打退堂鼓,或者看不到眼前利益就选择放弃,不可能真正迈向全球。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位企业家也在现场,他是从事钢铁行业的。伴随这40年工业化,中国的制造业之强大已经领先全球。这家钢铁企业原来学欧洲、学日本,经过30年的改造,尤其是在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化赋能两个方面投入重金,结果让欧洲、日本的同行看了傻眼,没想到中国钢铁做得这么好。

现在中国的钢铁企业面临下行周期,他下一步准备到葡萄牙建厂,我问他为什么要去葡萄牙?第一,葡萄牙的综合成本比中国还低;第二,葡萄牙的钢铁价格比中国还要高;第三,如果葡萄牙建厂,除了用本地工人以外,中国还有大批的工人可以过去。开一个模具,实现整个中国工业钢铁产业的全球化,这是难想象到的。

我们理解钢铁行业是一个模式传统、严重内卷的行业——今天中国钢铁行业基本全行业亏损,但这家企业利润非常好,原因就在于通过精益运营把效率做到了极致,而且最后通过产业链和生态的建设在整个中国独树一帜,中国这样的隐形冠军是非常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他才考虑出海,而且也为之制定了长期的计划。

第二:坚定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中国实施了144小时免签的政策,让外国人能不受限制进入中国,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当欧洲人到了中国,用自己的短视频,向全世界传播的时候,一个全新的中国展现到了西方人眼前:绝对安全、产品绝对丰富、交通绝对便利。也让西方媒体多年来对中国的抹黑不攻自破。

因此我认为,下一步中国要走向全球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去、请进来:产品走出去、服贸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把人请进来。

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我们要更加旗帜鲜明的提出中国态度,地球依然是平的,而不是割裂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钢铁洪流,还有更加开放、包容的文明。 

第三: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

这一点我们要借鉴日本,日本通过综合商社的模式,形成了航空母舰式的集群出海。

未来中国不仅仅是龙头企业要出海,大量中小型企业都将面临出海这一选择,怎样适应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怎样快速融入属地文化,适应当地的法律、文化、政治生态、交易规则等,都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这也是诸如建发这样的供应链龙头企业应当思考的重要时代命题。

最后的收尾,我想援引一个小故事。

20年前我到非洲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从中国到非洲工作的都是华为的人,后来他们告诉我,华为有句话——“一贫如洗、胸怀天下”, 伴随华为成长的路上,无数一贫如洗但又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变了命运,成就了自我。华为在海外开疆拓土,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离不开对这批优秀年轻人的激励。

在20年前,华为的海外补贴就是100美金一天。正是靠这种激励成就了一个个“华为好汉”。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为了命运敢于横跨五洲四海,从而打造了一支华为铁军,也造就了华为的国际化。

我和很多企业家交流,都提到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很担忧,但我认为这背后其实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历史辩证法,一帆风顺时大家往往没有动力去开疆拓土,不断的复制就足以赚到钱,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反而能激发出伟大的创新。

今天中国式全球化的画卷已经展开,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乃至文明走出去,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无数人、无数企业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正在到来,在座诸位可谓正是躬逢其盛,希望大家都能不负时代,无愧平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