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贾少谦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展开一次对话,围绕海信国际化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和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喜欢用“一点点”来讲述海信集团的出海故事:渠道是一点点拱出来的,品牌是一点点刷出来的,海外市场是一点点打下来的……
半个月前,在一场公开活动上,他公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1~11月份,海信集团总营收稳步提升,其中海外收入已突破900亿元,同比提升15%以上。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已经有3个月实现单月收入超10亿美元。
这样的成绩,并不令外界意外。事实上,海信在全球化上的不俗表现,已经使之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样本。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对海信的全球化颇感兴趣,曾数次到访海信。他称,通常一家企业的境外收入占30%以上,国际化指数就已经很高了。海信居然有5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境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海信出海,是从被拒之门外开始的。
2004年,正值海信成立35周年,前董事长周厚健提出,未来海信的大头肯定在海外。他说,中国市场再大也没有世界市场大,我们应该要好好攻克世界市场。“大头在海外”的口号就是在那时候提出来的。2006年,“大头在海外”上升为海信的国际化战略。
推动这一战略落地,却极艰难。贾少谦回忆,当时海信在欧洲打市场,租不起办公室、养不起人,只能在远郊租一套房子,客厅作为办公室,把卧室当成男、女员工宿舍。
欧、美主流渠道也不允许海信产品进入,在他们眼中,中国品牌是低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
让贾少谦印象深刻的是,全球的两大电子信息展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和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2004年前后,海信连拿到展位的资格都没有,“没有钱,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海信工作人员就在附近酒店租了一间会议室,把海信电视机搬进去,然后在展会上拦截客户,将他们带到酒店,向他们展示海信产品。
“他们看完后觉得很诧异,原来中国的产品质量并不差。”这让海信有了信心。后来,海信做了一场测试,把海信产品与日、韩、欧、美产品摆在一起,揭掉品牌标识,标上不同价格,让渠道商选择。海信产品因性价比高,受到了青睐。
“一开始,我们尝试将30台、50台海信产品放进渠道,只在一个角落里。渠道发现能卖出产品、能赚钱后,开始慢慢大量采购海信产品。”贾少谦说,从二十几寸的电视,逐渐往四十几寸、五十几寸、六十几寸延展,从边缘小角落慢慢往中心“拱”,海信像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啃下来,通过产品和技术能力,将品牌“刷”出来。
宋志平对海信的跨国并购与经营十分关注。在跨国并购中,有一个著名的“七七定律”,即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失败概率在七成以上,其中又有七成是因为并购后无法融合。
“并购被认为是经营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最难的一件事,而海信的海外并购几乎是做一家,成一家。”他总结,海信的智慧在于:第一,保留了国外的品牌;第二,沿用本土“一把手”;第三,文化融合做得好。
有意思的是,宋志平、贾少谦不约而同提及了一个词——人心,“收企业实际上是收人心,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心都是一样的。”
海信的跨国并购为什么能“做一家,成一家”?海信的文化融合基因来自于哪里?海信在海外并购中是如何收人心的?海信的国际化探索能给中国企业出海带来哪些参考?
2024年11月26日,《中国企业家》邀请贾少谦、宋志平围绕“海信国际化”进行了一场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有删减):
01.
并购不是干掉对方
《中国企业家》:宋总,在您看来,如何评价海信的国际化?
宋志平:海信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目前约50%的营业收入来自境外。通常,境外收入占30%以上,国际化指数就已经很高了。海信居然有5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境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关键是,这么多年来,海信走的是海外并购的道路。并购被认为是经营中最高的艺术,也是最难的一件事,可喜的是,海信的海外并购几乎是做一家,成一家。
众所周知,并购往往是在对方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这个时候容易抄底,但海信所做的并购无一例外都翻了盘,这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
海外并购失败的有很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融合。海信的海外并购有几点不同:
一、保留了原品牌。我认为这是很聪明的,因为出海如果完全靠自有品牌,要费大量时间,投入巨大。事实上,并购不只是买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还是品牌。
二、海信沿用本土的“一把手”,而向外派出“二把手”。
三、文化融合做得好,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得很好。当然,这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有关,但也并不是每家企业的并购都能做好,即使国内并购,有时候也会在文化融合上出现问题。
《中国企业家》:海信的国际化起点是什么时候?分为哪些阶段?
贾少谦:2004年以前,海信进行的是出口贸易,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卖到海外去。卖产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贴牌,赚加工费。我们给很多企业做过贴牌电视机,当然贴牌的都是中低端电视机,那时候还没有强大的能力进入高端市场;第二阶段,把自己的品牌输出到海外,这个过程很艰难。
2015年,我们加速了海外并购的步伐。当年,夏普出现经营困难,我们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一个工厂。收购后,我们获得了夏普在北美地区5年的品牌授权,用夏普和海信的品牌一起打美国市场,把这个最难的市场啃了下来。后来,我们又收购了欧洲的gorenje(古洛尼)、日本东芝电视、日本三电等企业,逐步地建立起海外品牌、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机构,形成研产销服一体化模式。
收购了这些企业后,我们保留了原品牌和原管理团队,通过调整体制、提高效率,逐渐让企业起死回生,实现盈利,再扩大生产,引入新产业和新产品线。最后当地人发现,海信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要真正进入本土发展。
另一个重点是做品牌。“大头在海外”成为公司战略开始,我们就尝试将自己的品牌做起来。
2004年,海信自主品牌营收只占10%。为什么?打海信品牌,人家不认。一开始,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主流渠道,如Costco、百思买等,都不让我们进去。在他们眼中,中国品牌低端、低价格、低质量。我们只能尝试着从边缘的小角落一点一点往中心拱。
后来,我们一边在产品、技术上大量投入,一边打出自己的品牌。2010年以后,我们陆续赞助了很多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是,2016年开始赞助足球,这项赛事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影响力——足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当一个品牌与足球形成关联的时候,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品牌,渠道喜欢,当地政府喜欢,社区喜欢,员工也喜欢。从2016年,我们开始赞助了一系列世界级体育赛事,包括2025年要举办的世俱杯。以前进不去的渠道,现在主动向我们发出邀约。
2024年,海信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已经接近90%。
《中国企业家》:听贾总讲述的海信国际化经历,很有画面感。现在外界看到海信国际化,似乎是鲜花铺满道路,但看不到鲜花背后的艰难。宋总,您有什么感想?
宋志平:刚才贾总说的几点,我认为很深刻。
第一,海信收购海外企业后,向海外企业引入一些机制。很有意思的是,过去我们总认为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的机制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并购西方企业、日本企业后,发现它们的机制并不一定比我们的好。
第二,品牌需要长期投入。作为一家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我认为没有必要把当期利润做得很高,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去投入研发,投入市场、投广告,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更有利。
既不投广告,也不投研发,只投当期的利润,这是在挤当年的水,这样未来会越挤越少。企业有长期主义思维,才会投入。
第三点,海信收购国外企业,沿用了它们的品牌,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海信收购的,往往都是过去比较著名的企业,因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其实它们最重要的是品牌价值,拥有很多忠诚的客户,海信将这一点用起来了。
今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企业收购一些世界名牌,并打出它们的品牌,可以减少进入海外市场的壁垒。
从长期战略出发,既做海信的品牌,也做收购而来的世界知名品牌,形成多品牌战略,可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这是我认为海信保留被并购对象品牌的原因。
贾少谦: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有很多好品牌都被外国企业收掉了,当时外国企业收购中国企业,目的是排除竞争。但我们并购,没有想过要干掉对方,出手的时候就想一定要用好它的品牌,因为品牌是最有价值的。
02.
收企业就是收人心
《中国企业家》:收购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报表的合并,事实上,交易完成才是收购真正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海信一定做过很多尝试,也踩过坑。贾总,能不能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贾少谦: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海信在全国各地收购了一些电视机厂、空调厂、冰箱厂,如贵阳华日电视机厂、辽宁金凤电视机厂、山东红双喜牌电视机、南京伯乐冰箱、湖州的浙江先科空调等。这些都比较成功。
海信真正的市场化收购,是从2005年和2006年收购科龙开始的,那是海信收购史上最艰难的一次收购。我们从2005年9月份开始入驻,到真正完成收购,用了15个月。为什么那么难?
那时候,海信自身规模不大,仅200多亿元。而科龙在深圳和香港两地上市,在广东乃至南方影响力都特别大,旗下的容声冰箱在中国市场连续11年占据第一的位置。我们的老董事长后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时要知道收购这么难,就不收它了。”
最终海信成功收购了科龙。收是收了,但科龙内部盘根错节,极其复杂。当时,科龙年收入仅80多亿元,负债高达70亿元。报表出来后,所有人都傻眼了。我们整合又花了3到4年的时间,才让企业盈利,走向健康发展。现在科龙年收入达850余亿元,是当时的10倍;利润,从当时亏损几十亿元,到现在每年30多亿元。
那次收购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收购一家企业非常艰难,而整合比收购还难。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认为完了,要失败了。我们做了一个最差预判:假定收购失败,海信会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被拖垮?算了算账后,我们发现不至于。既然不会拖垮海信,那就接着往下干。当然,那次对于干部队伍也是一次历练,使队伍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后来,海信在收购的时候就更加成熟了,预判也更加全面、细致,才有了后面这些成功的收购整合。收购中有一个“七七定律”,70%的收购会失败,而失败的原因中,70%出在文化融合上。
收购欧洲的企业,我们派去的人和当时的管理层,几乎天天在大车间里轮流给员工开会。企业经营情况如何?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能加薪?一条一条地向他们讲清楚,获得他们理解。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人心都一样,谁都希望企业好、品牌好,都希望在企业工作有获得感、价值感。
我们要从法律、习俗、文化、道德价值观、机制、获得感、成就感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让员工真正感受到,海信不是来攫取财富的,而是来救企业的,目的是发展、壮大它,让品牌更响亮,让员工更有获得感、价值感和尊严。
宋志平:如何进行文化融合,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过去,我经营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的时候,也整合过很多企业,我也认为,收企业实际上是收人心。
早期,并购的成功率仅25%。即使在今天,从全世界的并购来看,成功率仍然只有50%。相对于收购,整合更难。整合包括业务整合、机构整合、管理整合、市场整合,最重要的是文化整合。正如贾总所提到的“七七定律”,算下来并购中有一半是因为文化整合而失败的。
我们观察海信会发现,海信的跨国并购能做得如此成功,是因为它有并购基因。海信当年在国内并购各地家电工厂,后来又并购了科龙,在并购科龙时吃尽了苦头,但同时也形成了它的并购基因,这个基因的核心是文化融合。海信后来走到世界各地,这种基因就深深藏在它的血液里。
并购者往往被认为是拯救者,同时又是侵略者、征服者。如何化解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如何让他们确认中国企业并不是简单地来攫取利润,而是要把企业做好,为员工和社会创造福祉?如果他们能确认这一点,就会接纳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走出去”,更要真正地“走进去”。如何“走进去”?我们需要高举道德的旗帜。从海信的经验中,我们会发现,海外并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态度。当我们进入一个国家,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国家?是不是尊重他们?
中国建材曾经在埃及建了一家工厂,当时埃及要做6条大型水泥生产线,由中国建材承建。我们用了1.2万名员工,其中当地人1万名,中资人员仅2000名,与当地8家公司合作。我们与他们融合得很好,埃及时有动荡,但他们都特别保护中资公司。
2002年,我们去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公司,经常做公益,后来中国建材在当地的公司成为了民间大使。当地骚乱的时候,当地人都来保护我们的公司。
所以,人心都是一样的。如果你想做好,首先自己的态度要好。
《中国企业家》:两位提到文化整合,要抵达对方的心。心是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远的地方。抵达对方的心,需要几步?
贾少谦:坦率讲,没有绝招,日久见人心。我们去欧洲,有时候需要裁员。在欧洲,裁员是天大的事情,不得了的事情。怎么办?
类似的事情在海外并购中大量存在,只有讲清道理,言而有信,通过经营管理让他们看到好结果,用结果来证明战略的正确,再反哺当地发展。
宋志平:从全世界来看,并购一家困难企业后,压缩机构、裁员是常规操作。
但裁员要讲究艺术性,因为裁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性事件,必须处理好。一方面向员工讲清楚;另一方面在经济、待遇上给予一定补偿,让他们接受。
我在北新建材也裁过员,那时候要求裁550人,我非常为难,这与我的价值观有强烈冲突。但其实我算过账,工厂当时有2200人,事实上800人就足够了。
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我看着长长的下岗名单,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当时我没有直接让他们下岗,而是让他们转岗,发放基本工资,让他们学习,等工厂扩大规模,再将他们招回来。后来,工厂确实扩大了规模,我又将这些转岗工人招回来了。
03.
并购如治病
《中国企业家》:第一批国际化并购的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贾少谦:并没有真正的并购专业出来的学生,全是在实践中打出来的、碰壁碰出来的。
在消费品行业,攻克客户非常艰难。每一次面对客户,都是一场仗,这场仗你必须打胜,而且不能用打仗的方式,必须用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结果,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战胜,是合作。
《中国企业家》:在建立国际化团队方面,宋总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宋志平:中国建材在全球水泥EPC行业市场占有率达70%,为什么能够占到70%,其实就是训练了一支海外团队,他们几十年来打起背包就出发。
在海外很辛苦,在沙特这些中东地区建水泥厂,环境极其恶劣。中午最热的时候气温达到55摄氏度,工人要上铁架子,脚下必须垫着小棉垫,否则会被烫伤,焊接工要湿毛巾蒙上头才能工作。建成一支顽强拼搏的海外团队非常重要,没有这样的团队,国际化很难。
《中国企业家》:海外并购中,怎样判断标的物的价值?
贾少谦:从商业角度来讲,有三点是最重要的。第一,产业协同性,它与海信在产业方向、技术底座上要能够起到协同作用。第二是品牌价值。收购实际上并不是收产能,中国企业出国建厂并不难,但无形的品牌价值非常重要。第三是渠道技术。能不能既让它原来的渠道起死回生,又有助于海信其他产品和产业。
《中国企业家》:收购企业后,怎样让它快速实现盈利?东芝映像和gorenje在被海信收购15个月、18个月后就扭亏为盈,怎么做到的?
贾少谦:坦率讲,也没有太多高招。同一个行业,你观察一段时间,再看看报表,大致就能判断出企业的病根。企业一蹶不振是病状,就像医生治病,看病状,分析病因,再开药或动手术。
当然,动刀、给药的过程非常难,药剂量大了,可能会出问题,剂量小了没有效果,病人配不配合不一定,自身医术高不高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中国企业家》:并购如治病。宋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收购了资产,如何让它释放出价值?
宋志平: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国内也收购了上千家企业。我们收购的原则,一是服从战略,不为大而大,也不为多而多;二是能赚钱;三是要有协同效应;四是风险可控可承担。
在收购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
第一,有价值。要考虑这笔收购要花多少钱,最后能赚多少钱。我常常用“母鸡下蛋”的比喻来解释这个问题。如果鸡下蛋,我们可以多给两个月的鸡蛋钱;如果鸡不下蛋,白送我们也不能要。归根结底,收购的企业要有盈利模式。
第二件事是协同。其实我认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有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能不能用上中国要素。
我们曾在德国收购一些新项目,考虑的中国要素是中国市场。收购了它,就拥有了它的技术,再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就能够在中国市场捷足先登。如果我们在海外生产,就要考虑能不能用上国内生产的零部件,这样能够节约成本。
当年,我们是这样思考的,但坦率来讲,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的收购比当年更难。所以今天,我们要深入研究我们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如何取得优势。
04.
企业有生命周期
宋志平:刚才讲到东芝,我曾多次去过东芝,由此我还想到一个问题——企业的生命周期。
其实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基业长青很难,有些百年老店活到一定阶段,就衰落了。但如果有一个处在生命周期中上升阶段的新兴企业将它收购,这就相当于一场嫁接,能够将百年老店的资源盘活。
生命周期很重要,企业状态与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老牌企业老化了、转不动了,心态崩塌。而新兴的企业将它们收购后,可以注入年轻的、新鲜的血液。年轻企业心态、心气也不同。
贾少谦:宋总所讲的,我非常赞同,海信收购的东芝电视是百年企业,收购的瑞典品牌ASKO有100多年历史,收购的日本三电株式会社也有80多年历史了。而海信自己,今年(2024年)才55岁。
那些老品牌都是我们曾经仰望、羡慕的对象,它们基础好,技术、人才、产品、渠道、市场都很好,只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机制不灵活,或一些特殊原因,出现了老龄化状态。而我们像一个青年,看它们,全是宝藏,迫切希望挖掘出来。我们将活力注入其中。
其实机制本身就是最好的活力。我们收购日本企业后,在企业内推行虚拟股权,年底给员工分红。日本按资排辈、平均主义严重,所以一些员工拿到分红后,排着队去总经理办公室鞠躬。
《中国企业家》:您提到,海信曾学日本企业、韩国企业、美国企业、中国企业,随着海信做的海外并购越来越多,您是否会发现,会逐渐进入一个无人区,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全新的,可学习的地方越来越少?
贾少谦:海信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目前海信仍处在通过学习来进步的阶段。
这与行业有关,我们属于电子信息行业,这一行业的鼻祖不是中国企业。行业高地最早在美国,后来到欧洲,然后是日本、韩国,这个过程经历了上百年历史。我们是小学生,一步步向他们学习才到今天的。
今天,别人虽然舍弃了传统家电,但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他们是战略性放弃,而不是因为干不下去了,因为这是低端制造业,是回报率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的电子信息行业也必须快速转型升级。
所以,海信除消费电子外,还形成了产业集群,包括半导体产业集群、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智慧能源产业集群等。只有这些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海信才能算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在家电领域,在一个别人已经放弃的产业领域,我们即使做到了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也谈不上伟大。即使我们现在在这个产业做得很好,但不代表这个产业未来有新的希望,甚至再过20年、30年,我们也可能会战略性放弃。我们要为20年、30年以后做准备。
不管什么时候,企业都不会一马平川地发展。当你感觉到一马平川的时候,恰恰是做小、做窄了的时候。越把眼睛往外放,就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瞬息万变,做好和做差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你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成为卓越、伟大的企业,也可能三五个月后滑落至二流甚至三流企业。
宋志平:今天,家电制造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通制造业,未来可能成为一个低端制造业。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家电持续性创新方面,要继续巩固,以产生更大利润;另一方面,在颠覆性创新方面,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企业要永远面向正前方,不能停息脚步。过去,企业的优势往往是静态优势。什么是静态优势?柯达靠黑白胶卷赚了50年的钱,靠彩色胶卷又赚了50年的钱。但今天没有这么幸运的行业了。今天企业的优势是瞬时优势,我称之为动态优势。像海信、宁德时代,尽管在自己行业中拥有优势,却丝毫不敢懈怠,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
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靠不停地创新。企业失败,或是因为不创新,或是因为在创新的时候做出了错误判断。所以对于企业家们而言,创新是艰难选择——要不要创新?怎么创新?怎样正确创新?在什么时机创新?先走半步是英雄,先走三步是烈士,三步和半步之间怎么掌握?在这过程中,有时候还需要企业领导人的灵感、直觉。
更多企业学习:飞书 / 海信 / 松下 / 科大讯飞 / 蒙牛 / 广联达 / 杭州 / 苏宁 / 依文 / 酷特 / 麦当劳 / 用友 / 美的 / 深圳 / 侨福 / 新浪 / 新奥 / 阿里巴巴钉钉 / 德勤 / 亚信 / 诚品书店 / 携程 / 朗诗 / 宝马 / CPE源峰 / 可口可乐 / ABB / 茅台 ... ...
CEC理事互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