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ESG面临多元挑战,“退潮”原因和前景如何?

欧美ESG面临多元挑战,“退潮”原因和前景如何?
2024年06月13日 16:51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图片来源:pexels

近年来,伴随国际地缘政治变革和新一轮能源供应危机的到来,ESG运动从过去二十年的蓬勃繁荣走向了反面,对其质疑和批评频频见诸报端。

数据显示,美国已有超过30个州提出了反对ESG的法案,正在执行以及尚未批准的限制ESG法案总数超过100项。2024年3月6日,美国境内由共和党执政的10个州联合向巡回上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气候披露新规超出委员会法律权限,并涉嫌违反宪法规定。

叠加今年美国大选年掀起的选票竞争,右派的共和党不遗余力地造势反对ESG,很多时候ESG成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选票的政治工具,打击目的大于其本身实际意义。

撕裂的政治舆论场背后,也是金主们新一轮的调整。全球ESG基金在近两年大规模缩水,据彭博社报道,2023年有20多只ESG基金被关闭。摩根大通、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均于今年退出气候投资联盟“Climate Action 100+”,黑石(blackrock)也将其会员资格转移至国际实体,美国四大银行宣布退出国际绿色金融倡议“赤道原则”。

与美国夹杂着政治运动的反ESG舆论不同,欧洲对ESG的批评主要源于其存在大量的“漂绿”行为。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一些老牌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工公司迎来了利好。因此,不少欧洲基金名为绿色可持续主题的基金,却在暗地里大量买入这些行业公司的股票。

据晨星公司数据显示,当下有1200只总计持有价值70亿欧元的传统能源公司的股票带有ISR标签,其中45%的基金持有石油天然气股票。这些基金打着可持续旗号误导投资者,欧盟不得不出台《净零工业法案》、《绿色声明指令》等法案条例来扎紧监管的笼子。

大量法规的落地是希望提高散户投资者对能源转型、绿色环保、气候行动等问题的认知,并尽可能地消除“漂绿”风险,但由于ESG基金的绩效绝大部分并没有处于基准线之上,或者说ESG同基金绩效表现并没有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导致大量资金从ESG基金中撤出。据统计,在整个2023年的前三季度,欧洲可持续基金中有四分之一的资金出现了外流。

但针对以上ESG运动的退潮,ESG支持者表示,美国反ESG运动夹杂着政治议题,大选年往往是美国社会最为撕裂的时间窗口,反ESG的州大多是以石油、烟草等传统产业主导,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因此,结合这一时间窗口进行诉求表达和造势也容易理解,待到美国大选落幕,无论是民主党或共和党哪方获胜,掌权的政府又会继续从理性角度对ESG相关法规重新考量。

欧洲的ESG投资出现了退坡,也主要由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危机导致。虽然俄乌冲突短期内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但全球新能源革命的进程是不可逆的,ESG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逆的。过往,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肇始之地,欧洲各国政府和企业必然会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国内ESG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这与欧美ESG运动的退潮形成鲜明对比。在国内经济呈现换挡提质的大背景下,“3060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具有鲜明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新战略助推了ESG在中国产业界的快速落地。

从A股在2018年被国际资本指数纳入,所有A股上市公司开始接受ESG评级为肇始,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开始重视ESG披露,并开始单独发布ESG报告。从2022年开始,由政府监管层面主导的国内ESG体系建设提上日程。

2022年3月,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抓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央国企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打响头炮。

同年5月和2023年7月,国资委分别发布了两份文件《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关于转发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央国企完善ESG工作机制,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今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出台《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系统性形成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对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进行规范。《指引》吸纳了ISSB准则披露框架,在议题方面则囊括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中国特色议题,兼具国际性与本地化。

今年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该《基本准则》标志着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拉开序幕,也是我国建立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披露准则的重要起点。

从ESG标准、评级、报告、投资品和监管等各个要素来看,ESG发展的大趋势没有丝毫变化。短期的地缘危机和政治环境变化不会对ESG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冲击,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方式不会因此造成改变。

今年是ESG概念被正式提出的20周年,20年来ESG在争议与质疑中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随着监管和技术的进步,加强对漂绿的监管监督使企业披露回归真实,优化ESG评级方法体系,以尽量减少评级“噪音”,完善ESG信息披露规则和监督以提升披露质量。相信未来ESG在市场层面的质疑与争议会越来越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