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拿96%份额,日本锂电池一手“王炸”,最后赢家为何是中国?

最高拿96%份额,日本锂电池一手“王炸”,最后赢家为何是中国?
2022年01月19日 10:09 华商韬略

文|华商韬略 吴苏

在如今风头最劲的锂电池领域,日本抓了一手“王炸”,几个回合之后,赢家却是中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要知道,1991年,锂电池由日本巨头索尼在世界范围内抢先实现商业化,加速将照相机、摄像机、随身听等产品销往全球。

2000年后,手机和笔记本渐渐成为锂电池两个最大的应用,此时的日本仍然在开发和生产方面一马当先。

彪悍到什么地步?根据日本富士凯美莱总研2006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在锂离子电池的四种主要构件中拥有全球最高份额,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隔膜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7%,负极材料更是垄断了96%的份额,可谓“王炸”扎堆。

凭借垄断地位,日企在中国市场疯狂收割。

据媒体报道,2000年前后,JFE化学、东海碳素、吴羽化学等日企从中国黑龙江、山东等地买进天然石墨作为原材料,加工后的锂电池负极材料转到中国,一来一去,每吨价格飙涨到50万元至70万元,是原材料的十倍以上。

然而,到了2010年代后半期,提前发力的中国企业顺势而起,加入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影响力越来越大。

《日经中文网》直言,到2017年,锂电池四种构件的市场份额榜首均由中国企业夺走,“日企无法轻易夺回榜首位置”。

换言之,花了十多年时间,原本属于日本的“王炸”全部被中国拿下,连份额最高的负极材料也不例外。

这样的“战绩”,主要仰仗中企进击,首先杀出来的,是生产西装的杉杉集团。

1999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杉杉创始人郑永刚预感到ZARA等国外服装巨头将打到“家门口”,于是推动转型。

经过寻觅和验证,团队砸下一个亿,将鞍山热能研究院“中间相碳微球”这个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锂电负极项目打包买走。

两年后,上海杉杉成立,中间相碳微球年产能达到200吨。别看产量不大,却将这一材料的价格压到30万元/吨以下,原本靠垄断地位“压榨”中国人的日企开始承压,有的被迫关停生产线。

杉杉集团用性价比撞开了日本负极材料的垄断“城墙”,而作为后来者,贝特瑞经营的头两年并不顺利,直到2002年,中国宝安集团出资600万元控股了公司,加上关键人物岳敏的到来,负极材料才成为业务聚焦点。

岳敏团队瞄准中间相碳微球之后的又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即改性天然石墨。2003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实现量产,并进军海外市场,到2006年,其斩获负极材料市占率全国第一,也成为全球第四大负极材料厂商。

杉杉集团、贝特瑞打破日本垄断,乃至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但限于当时市场空间不大,营收并不突出,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宝安一直将贝特瑞的收入列入“其他行业收入”。

关键节点上,2011年3月,日本发生一场里氏9级地震。这是日本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布局有核电站和钢铁、石化产业的东海岸。

一处零部件工厂遭灾就会导致整个产业链“瘫痪”,这场天灾进一步凸显了日企高度依赖本国产业链的弊端,为中企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同一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销售量首次超过日本。

除了天灾客观上带来的机遇,和日本锂电池当初因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和笔记本等产品“制霸”全球一样,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从2015年开始,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迎来跃升。数据显示,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4.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164.25亿元,狂翻六倍之多。

现在,贝特瑞成为“北交所一哥”,最新市值达670亿元,引领资本加持负极材料。同时,贝特瑞、杉杉、紫宸等负极企业仍然在扩建产能,下一代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也已经“开跑”。

饶有意味的是,2016年,身为锂电池商用鼻祖,索尼将电池业务以约11亿元价格“甩卖”,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日本车企巨头也都被新能源汽车热潮弄得灰头土脸。

没办法,日本媒体只好一再怀念本国锂电池一统全球市场的“大好时光”,感慨“榜首宝座全部被中国夺走”。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日本一手“王炸”打得稀烂相当残酷,只剩过去的荣光聊可安慰,不是吗?

参考资料:

1.《“北交所一哥”是怎样炼成的?》,立方知造局

2.《中国锂电,用二十年坐上牌桌》,远川研究所

3.《负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景气度持续上行,一体化布局成为趋势》,未来智库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