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ura 70 Ultra核心创新标志着华为手机正在重回巅峰

华为Pura 70 Ultra核心创新标志着华为手机正在重回巅峰
2024年05月11日 08:08 IT观察

华为Pura 70系列依然是没有发布会,直接上市开卖,这在全球手机厂家中独一无二。同时,华为对于已经面市12年之久的P系列进行了产品升级,从P到Pura,华为强化了这一系列的手机在技术更加纯粹,外观设计也更时尚的品牌理念。

对于华为而言,Pura 70的上市,或许不仅仅只是一次品牌更新,也不仅仅只是一款产品更新,这或许是华为从被极限打压的绝境中走出的一次绝地反击,重新开始面对全球市场的一个标志。如果说Mate 60的上市,表示华为手机重新构建起了自己的产业链体系和半导体生态,那么,Pura 70的上市,将意味着,华为重新要在全球市场夺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5月3日,华为在马来西亚开启Pura 70预售;另有消息显示,5月7日,华为在迪拜举办“创新发布会”,或许将正式向全球发售Pura 70。

创新的外观及优秀的工业制造

在华为P系列的历史上,无论是当年全球最薄的P1,还是后来历代产品,外观设计和色彩、影像表现都代表着行业当年的最高水准。余承东说,“华为P系列就是手机影像的发展史”,就手机影像的发展而言,这一点并不为过。

在手机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工业制造方向的表现,华为Pura 70系列依然遵循着P系列的传统——创新基因,每代不同,且每代都有引领行业的设计元素和流行趋势。只是这次Pura 70 Ultra的设计,则更为大胆,与流行的设计风格完全不同,以全新的后背设计和材质应用,奠定了Pura系列能成为时尚单品的基础基因。

Pura 70 Ultra的正面屏幕为四边等宽微曲的柔性屏,整体视觉完整性不错,但这一点并不是重点。Pura 70 Ultra最大的看点在于背部,这次华为采用了“风向标”的设计元素,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影像Dock,配合星芒纹设计和高定制刺绣压纹工艺,让Pura 70 Ultra不同于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手机产品,非规则化的形态让Pura 70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

同时在“风向标”的下方,或许为了解决多出的一个闪光灯,把下面设计出了一个金属质感非规则的阶梯,同时用“XMAGE”影像品牌名称作为装饰,让整体后背上的影像模组更加不规则,但这种不规则又充满了秩序和细节,一眼看上去,显得精细和独特。

刀客购买的这款Pura 70 Ultra星芒白版本,后背哑光暗纹的素皮相比一般手机的素皮要高级得多,刺绣压纹工艺确实让这个后背的质感提升了不少。灰白色的主体配合亮面白色的影像模组的玻璃,以及亮面的金属中框,让整体后背的视觉层次丰富了不少,但又统一在完整的视觉体验之中。

除了后背素皮的质感多少有些真皮的感受外,影像模组与后背的结合缝隙以及中框与后背、前面板的结合缝隙都呈现出完美的一致性且严丝合缝。音量键和电源键的阻尼适中,缝隙均匀。整体手机的制造工业属于行业一流水准。

作为华为手机重新崛起的标志性产品,在外观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时尚化的外观特征方面,Pura 70 Ultra以及Pura 70系列,是目前手机市场最具时尚特征的产品。

超越行业的技术创新

在技术方面,Pura 70 Ultra在麒麟处理器、卫星通信和影像技术方面都有着超越行业的技术创新,其中北斗卫星图片消息功能,更是全球首创。

  1. 麒麟9010处理器效能提升超越预期

Pura 70 Ultra最引人关注的仍然是麒麟9010处理器,虽然这款处理器官方只字未提,许多参数也仍然只是猜测状态,但从目前测试软件看,相对于Mate 60系列使用的麒麟9000S系列相比,效能方面了有接近一代的提升。

在性能表现方面,麒麟9010单性能和多核性能与骁龙8+ Gen1相当,与前一代麒麟9000S相比,性能的提升还是令人欣喜的。

在IPC效能方面,目前麒麟9010的表现,比骁龙8 Gen 2要优秀一些,离骁龙8 Gen 3的差距也并不大。这也间接说明了,麒麟9010中核和大核的泰山架构足够优秀,目前已接近或达到了行业主流移动芯片的水准。在实际使用中,即使在大压力下的游戏场景Pura 70 Ultra都可以稳定维持高帧率输出。在类似解压缩等特定场景下,麒麟9010比骁龙8 Gen 3和天玑9300的表现要更好一些。相对于麒麟9000S系列,9010的IPC表现提升了25%以上。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麒麟9010在频率从9000S的2.62GHz下降为2.3GHz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超越前代的优秀性能。

从目前麒麟9010的使用体验上看,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中,其性能表现与市面的旗舰移动芯片相差不大。虽然从芯片命名的角度猜测,华为从9000S系列升级到9010,应该只是小版本更新,同时也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但从实际表现上看,麒麟芯片虽然仍然受制于制程工艺的限制,没有充分发挥泰山架构的优秀性能,但其进步仍然超过了业界的预期。

2.卫星通信技术独步全球

无论是手机与北斗卫星的通信技术还是与手机与天通卫星的通信技术,华为都是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的开创者。即使是在目前华为与相关合作方面开放了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其他手机厂家的手机卫星通信技术仍然要依靠华为的技术支持,同时其他厂家的在这方面的技术仍然只处于华为两年前的技术水准。

在Pura 70系列上,华为再次开发了基于北斗卫星图片消息功能,这又是一项全球首创的技术。事实上,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功能并不支持图片信息传输,据相关信息显示,此项技术是华为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带宽,将图片信息以特殊编码的方式进行压缩传输,并在接收端再进行解码显示,极大地拓展了在特殊关键环境中传输重要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当然在Pura 70 Ultra上,不仅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功能,传输的消息内容可以自由编辑;同时也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功能,可以拨打和接听卫星电话,同时也可以自由编辑和发送天通卫星消息。

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为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中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传递功能,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手机应用的范围,也为手机未来的天地一体的通信融合开辟了道路。

3.影像技术引领行业

这次华为在Pura 70 Ultra的影像技术方面,主要的突破在于采用了伸缩摄像头技术、闪拍和35倍的超级微距技术,这三项技术的突破,让华为的XMAGE影像体系更加超前。

目前采用一英寸CMOS的手机都存在着受限于CMOS面积和镜头焦距配合带来的影像模组更加突出的现状,导致目前其他厂家的此类产品都存在着影像模组突出更高的现实,不仅影响到了手机厚度,也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华为在Pura 70 Ultra上开创性地开发了超聚光伸缩摄像头技术,让一英寸模组的摄像头对在不开启的状态下缩进机身一部分,而在开启的瞬间伸出到应该到达的精准焦点位置。这一技术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摄像头带来的机身厚度问题,大胆猜想,如果这一结构经过实机验证了其可靠性,未来或将目前手机通行的三个摄像对通过伸缩结构整合到一个摄像模组中,让光学变焦成为现实。

同时这一结构设计带来对影像最明显的影响就在于,可以把一英寸CMOS配合的镜头的光圈做到足够大,目前Pura 70 Ultra主摄的光圈为F1.6,这是目前一英寸传感器配置镜头的最大光圈,同时配合华为的RYYB传感器技术,华为Pura 70 Ultra的主摄进光圈比市面上所有一英寸CMOS模组的进光量都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这次Pura 70系列最让用户惊喜的就是闪拍功能,自Pura 70上市以来,各种利用闪拍功能测试的“民间小视频”充溢着社交媒体。从技术方面看,华为的闪拍功能,是结合了XMAGE的XD Motion运动引擎,通过两次不同参数的曝光和算法合成,可以捕捉到300km/h的超高速运动物体。从原理上讲,华为Pura 70系列在用户按下快门的瞬间,会同时采样两张照片,一张类似于高速快门拍摄的照片(这可能要借助于高感技术),同时也会采集一张类似于正常快门拍摄的照片,再将两张照片通过算法合成,最终给用户输出一张主体清晰的照片。

手机的长焦微距功能是华为在Mate 50系列产品中率先开发的技术,通过P60系列和Mate 60系列的演进,到了Pura 70 Ultra上,不仅将对焦距离缩小到了5厘米,而且也提供了35倍的超级微距功能,这一技术的突破,让Pura 70 Ultra不仅成为了显微镜,甚至可以通过Pura 70 Ultra长焦微距功能探寻微观世界的奇景,让手机摄影更具乐趣。

此次华为在Pura 70系列影像方面的改进并不限于以上所涉及到的技术,在视频稳定性方面、色彩还原以及畸变校正方面,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特别在视频拍摄方面,Pura 70 Ultra的画面稳定性并不输于iPhone 15系列的产品。

重回巅峰的序章

在外观设计及新材料应用、通信技术及影像技术的突破,都让Pura 70 Ultra有着超越行业水准的表现。Pura 70系列一经上市,不仅受到了用户的追捧,而且引起了欧美行业的广泛关注,在相关机构的研究后发现,Pura 70系列的综合表现已经超过了iPhone 15系列。

事实上,在四年多绝境生存中,华为手机业务已重构了包括半导体设计制造在内的基于全国产化的产业链体系,从Mate 60到Pura 70的大批量生产销售结果,已足以说明,华为手机的整体生态体系已经完成了重构。

从目前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华为2024年第一季度已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全球市场的激活设备的总量达到了2.81亿多台,而鸿蒙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达到了16%,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从目前华为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增长率来看,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时,华为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同时随着全球市场的重启,华为手机正在走向重回巅峰的路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