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眼皮子底下,它的死敌能越打越强,以军轻敌的代价来了

以色列的眼皮子底下,它的死敌能越打越强,以军轻敌的代价来了
2023年10月11日 16:59 张学峰看空天

巴以激战正酣,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之一的杰哈德发布最新宣传视频,也首次披露了其下属武装力量“圣城旅”的无人机部队运作情况。

杰哈德圣城旅的无人机指挥中心

这是外界首次得知圣城旅已经建立了一支制式化的无人机部队,而更令包括以色列摩萨德在内的西方各国情报部门惊叹的是,这支无人机部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是以各类民用四旋翼无人机为主的“简装部队”。相反,这支无人机部队不仅拥有独立的指挥控制中心,所使用的无人机也都是可以弹射起飞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

可以说,杰哈德圣城旅的无人机技术水平远远比外界想象的要高。而这一信息的曝光,也让不可避免的许多人开始担忧起了巴以冲突的发展趋势。

杰哈德圣城旅装备的小型无人机

因为尽管以色列国防军仍然在武器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紧急动员的30万预备役也让其拥有了相对充沛的兵力资源。但由于以军预备役与义务兵部队的训练水平常年处在较低水平线上,而职业兵部队数量稀少且也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反无人机训练。

因此,一旦杰哈德圣城旅在此次巴以冲突中使用无人机对以色列国防军发起大规模的不对称作战。那么以色列军队很可能会在占据明显兵力、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导致其难以实施以色列领导层所计划的“进入并攻占加沙地区”的战略目标。进而让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以色列虽然是一个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全民皆兵国家,拥有着庞大的预备役军事力量与明显优于哈马斯、杰哈德等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军事装备技术优势。且在过去的70多年时间里,以色列国防军还有着打赢5次中东战争的荣誉历史。

黎以冲突中的以色列国防军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国防军能够适应今天这种特殊的战场环境。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民用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组建起一支依托民用四旋翼无人机的无人机侦察部队与简易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诚然,这些民用无人机的作战效率并不算高,即便是拿来丢炸弹也只能投掷手雷、榴弹等低威力爆炸物。与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各类先进无人机对比就是鸟枪与大炮的差距。

然而问题在于,以色列国防军并没有进行过任何针对这类袭击的常态化训练。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纵使“鸟枪”的威力不大,但当它们以成百上千的规模出现在战场上时,缺乏训练的以军仍然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遭到哈马斯无人机攻击的以军士兵

更何况,从杰哈德圣城旅公开的视频细节来看。圣城旅的无人机部队虽然称不上是“鸟枪换大炮”,至少也算是“鸟枪”换“机枪”了。对于以军的威胁也将进一步提高。

那么问题来了,杰哈德圣城旅是如何在以色列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这样一套谈不上先进但也绝不算落后的无人机部队的呢?

首先,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的拉胯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实施全方位的封锁后,摩萨德曾声称自己对加沙地区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监视,足以确保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不会威胁到定居点内的以色列民众。

但最近几年的冲突事件证明了,摩萨德所说的24小时全天候监视并不存在。他们并不清楚加沙地区的具体情况,以至于杰哈德也好、哈马斯也好都能够在摩萨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展军事力量,筹备进攻行动。

其次,伊朗的技术支持也至关重要。因为巴勒斯坦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做到手搓芯片造无人机。所以想要在以色列的全面封锁下发展无人机部队,必然需要外界的支持。而在所有有技术条件的国家中,伊朗是唯一一个向其提供大量相关技术的国家。

杰哈德圣城旅装备的 ZOUARI巡飞弹

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哈马斯武装力量对以色列发起突袭后,西方国家集团却普遍对伊朗发出谴责的理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以色列的轻敌情绪。事实上,民用旋翼无人机也好、小型固定翼无人机也罢,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参战各方就曾大量使用这类武器。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类似的战例更是数不胜数。

但这些都没有引起以色列的注意,他们始终认为接触线上的隔离墙与哨塔可以抵御巴勒斯坦人的步枪与火箭弹,而忽视了这些人的科技与战术并不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永远停滞在一个较低的层面,毫无长进。

哈马斯无人机攻击以军梅卡瓦坦克

这让杰哈德圣城旅有足够的底气将本就不多的资源大量投入到无人机部队中,用来建设不对称作战力量。而从现阶段双方披露的交战视频中,以军已经有至少一辆梅卡瓦主战坦克与数名士兵遭到了无人机空袭的情况来看。无人机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一部分巴以之间存在的技战术鸿沟。

如果以色列不及时作出应对的话,这场冲突到底会以何种方式结束,并不是现在就能下论断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