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冒出18张信用卡欲告银行 霸道行长竟称:跟银行打官司你能赢吗?

名下冒出18张信用卡欲告银行 霸道行长竟称:跟银行打官司你能赢吗?
2018年12月03日 19:59 直面传媒

日前,国内某高校在读博士赵先生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中国银湖南长沙金满地支行在其名下办了25个信用卡账户、18张信用卡。

得知这一情况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多次与发卡银行、监管部门沟通,至今,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涉事的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的负责人在一次沟通协商中霸气地说:“以你个人的身份和我们银行打官司,能有多少胜算呢?”

事件要回到2017年的夏天。据央广新闻的报道:去年夏天,赵先生从湖南长沙某高校硕士毕业,目前在国内某高校读博士。硕士毕业前几个月,他突然接到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的催收电话——赵先生:说我欠了他们的钱、欠了他们的卡的钱。

赵先生当时以为是骗子就挂掉了,后来经同学提醒我就去营业厅去查了一下,然后发现自己名下有18张信用卡,并且有七张已经逾期。

在校学生的身份,加上长期的消费习惯,赵先生印象中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办成过信用卡,更不用说在同一家银行办理这么多张了。

经过进一步查询,赵先生确认,这些信用卡基本上都不是自己办理的——我就把我(名下)所有卡号还有征信都打印了出来,然后发现所有的卡都不是我办的,包括征信记录上留的信息也不是我的,当然名字是我的,身份证号是我的,现住地址、电话都不是我自己的。

随后,赵先生找到发卡的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投诉。一些问题得到初步的处理。

今年9月份,赵先生准备买房。买房前,赵先生打征信记录时发现,他名下还有一张卡没有消。并且其征信记录还是有其它账户逾期,没有任何的改动。

赵先生显然很“火大”,他说:去年,就是我在2017年2月份的时候要求过他们帮我销卡、恢复征信,这件事就算了,但是我的征信没有任何的改变。

赵先生提供的一份出具于今年10月19号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其名下的25个信用卡账户,其中一个开户日期发生在2011年5月,其余24个账户的开户日期,集中在2013年11月11号到12月11号这一个月之内,7个账户发生过逾期,至今还有一张逾期没有结清。

信用报告还显示:已作销户处理的24个账户,销户日期基本上集中在2017年3月和4月,也就是赵先生向该行反映了这一问题之后。

投诉一年半之后,销户、恢复征信记录这一最基本的合法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让赵先生非常愤怒。

经过向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投诉后,征信问题得到了迅速处理。但因为这事儿影响到自己的信用记录,进而推后了赵先生的买房计划。因而,赵先生认为,银行方面不仅应当对当初办理此事的经手员工进行处理,而且应该赔偿自己的损失。但银行方面并没有积极作为。

随后,赵先生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络上,一位自称是金满地支行行长姜枫的人电话联系赵先生,请求删帖。

报道显示:当赵先生提及自己的损失时,这位行长的人建议他咨询律师后再提出赔偿方案,再好好考虑赵先生以个人身份与中国银行打官司,有几分胜算。

自称行长姜枫:您觉得以您个人的这个力量跟中国银行来打这个官司,您胜算的几率有多少?

很生气的赵先生告诉这位行长,已把他的话录了下来,并质疑店大欺客,但之后,中国银行金满地支行就拒绝再与其沟通相关事宜。

一个小小支行的行长,自己做错了,不但不道歉还如此霸道,这让小直想到财经评论员汪俊杰的三个质疑:银行业究竟为何如此霸道?霸道的底气从何而来?未来还要霸道多久?

每个人几乎都会去银行办业务,很多人都有过各种不愉悦的经历。不可否认,现在的银行,无论态度还是服务确实逐年在提高,但距离“服务”二字还有很远。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垄断二字。

汪俊杰说:只要垄断不打破,消费者就永远不会得到公平对待。与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业相比,别无选择的消费者始终是弱势群体,两者鲜明的对比,让银行业自然有了霸道的底气。

版权信息

来源:《直面传媒》综合央广新闻、中国经济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