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超500只基金跌超15% 徐翔妻子再发声应着重甄别徐翔资产

节后超500只基金跌超15% 徐翔妻子再发声应着重甄别徐翔资产
2021年03月01日 20:12 一地基毛666

【收评:指数午后震荡上行 两市超百股涨逾10%】

财联社3月1日讯,指数午后震荡上行,市场缩量修复,个股普涨,两市涨幅超10%个股逾100家,仅500只个股飘绿,赚钱效应大幅回升,短线情绪活跃。板块上,抱团板块及核心个股集体反弹,宁德时代、中国中免等大涨,市场主线聚焦化工、造纸、稀土、钢铁等顺周期板块,环保、芯片、农业、智能制造等板块轮动拉升,市场风格依旧以超跌反弹为主,龙头仁东控股、济民制药双双晋级4连板。整体看,市场开始止跌企稳,后续关注量能变化。盘面上,题材普涨,稀土、有机硅、造纸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1.21%,报收3551点;深成指涨2.41%,报收14857点;创业板指涨2.77%,报收2994点。沪股通净流入9.18亿,深股通净流入28.69亿。

【港股普遍收涨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近4%】

财联社3月1日讯,港股市场普遍收涨,恒生指数收涨1.63%,科技股集体反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85%。中芯国际涨近7%,华虹半导体涨近11%,腾讯控股涨逾5%,京东集团涨4%,美团涨近8%,金山软件涨逾8%。新能源车走强,比亚迪股份涨逾8%。

【徐翔妻子:徐翔非法所得认定事关重大 青岛中院应甄别细节】

3月1日消息,徐翔妻子应莹在微博发文,回复关于对徐翔父母和其代理律师接受媒体报道。应莹表示,徐翔非法所得认定问题事关重大,青岛中院应该着重甄别徐翔本人违法所得细节。

以下为微博全文:

(凤凰网财经)

【节后A股市场波动加大 春节以来超500只基金跌幅超15%】

春节过后,市场并未如节前所预期的一样继续红红火火,反而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创业板指数。数据显示,从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创业板指数跌幅达14.64%。

另外,还有不少热门板块也出现了明显调整,比如在上述同区间,酿酒板块的指数跌幅达19.11%,新能源车指数跌幅12.29%,食品饮料指数跌幅11.28%。

受此影响,市场上的基金出现普跌的情况,截至2月26日,WIND数据显示,已有超500只基金,在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跌幅超过15%,有的甚至跌幅超过20%。

随着这轮行情调整,据记者获悉,近日,支付宝理财智库联合多家公司基金经理也做出研判,再次提示投资者需理性投资。

支付宝理财智库认为,短期市场波动加大,但也不必过分悲观。“整体来看,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时,投资者可以适当降低收益预期,均衡配置固收加产品,做好风险控制。当前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企业盈利加速改善的背景下,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要放平心态,多些理性。投资中价格总是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被外围市场的恐慌情绪带动的下跌总会过去,价格终将回归价值。”(每日经济新闻)

【2月股基金红黑榜:工银瑞信两只上红榜财通智选消费一个月跌12%】

“欢天喜地迎春节,凄凄惨惨过十五”,春节之后,万众期待的牛年红包行情戛然而止。2月的最后一周,多达1096只基金跌幅超过10%,年前追高买入的基民悉数被套。

相比仅仅从复权净值增长率的角度来评测基金,界面新闻认为,将年化波动率、基金的选时能力、选股能力等多个因素综合考量,才能对一只基金做出公允评价。

界面新闻综合收益率、波动率、择时与选股等维度对所有混合型基金进行了评估,并对上榜基金进一步筛选,剔除资产规模合计低于五千万,以及成立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基金,并排除非投资收益原因造成的净值上涨,整理形成了2月份红黑榜。

得分最高的十只基金中杨鑫鑫管理的工银瑞信创新动力在2月份净值增长达6.95%,综合排名第二。四季报显示,该基金增持了地产、银行等传统行业,也这是此次业绩能够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得分最低的十只基金中排在黑榜首位的是财通智选消费。作为一只今年1月27日才成立的新基金,2月份净值回撤就达到12.13%,这让人震惊于该基金的建仓速度。目前,该基金单位净值为0.87元,已经跌破1元发行价。(界面新闻)

【规模下滑超七成 2月基金新品发行遇“春寒”】

不同于此前持续的“高温”现象,近期的公募新发情况遇到“春寒”。公开数据显示,从认购起始日来看,截至2月28日,该月仅有39只新基金发行,环比下降71.17%,发行规模也环比下滑超七成。在上述背景下,部分新发产品遭遇“冷热不均”的情况,一边是“日光基”频出,百亿级爆款基金不断,另一边则是3只新发基金募集失败。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市面上现存过多的同质化基金产品,加之投资者热衷追求明星基金产品,所以导致部分产品未能受到投资者的集中青睐。另外,发行规模的环比下滑或与前期市场过热不无关系,若后续市场上涨,基金发行市场或将再次火爆。(北京商报)

【最高出资30亿 “券业一哥”抢占公募赛道】

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10个月“倒计时”,券商纷纷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努力成为公募赛道的正规军。

2021年底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后的“大限”,逾千亿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已完成公募化改造。在权益投资大时代,券商资管积极投身公募赛道。

“券业一哥”中信证券(25.620, -1.63, -5.98%)(27.25 -1.73%,诊股)(06030)近日官宣,拟出资不超过30亿元设立资管子公司。作为资管规模全行业排名首位的券商,中信证券再度谋求公募牌照,进而为保持行业领先、抢滩公募基金业务领域再下一城。

近年来,中资、外资资管机构加速入局公募基金业务,皆为斩获一张同台竞技的“入场券”,持续加剧金融混业竞争白热化。大资管时代,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扩容空间依然广阔,券商有望迎来更多展业契机。如何补齐短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投研及风控,成为各家机构思索的共同课题。(国际金融报)

【老产品额度紧张 部分机构定制偏债混合打新基金】

春节过后,资金撤出部分估值偏高的“核心资产”,A股市场震荡加剧。部分个人投资者开始转向关注“固收+”产品,机构投资者方面,一些带有打新策略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受到青睐。

也有业内人士反馈,由于担心底仓波动,影响打新收益的确定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认购新成立的打新基金仍存顾虑。

在业内人士看来,存量打新基金纷纷限制大额申购是机构客户转向新成立的打新基金的原因。当前A股市场震荡较大,部分机构担心底仓波动,对认购打新基金持观望态度。

“经过测算,打新基金的最佳规模是7亿-8亿,规模太大容易摊薄打新收益,大部分打新基金到了一定规模就会限制大额申购,这也是部分机构寻求新成立打新基金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过,他也强调,目前打新基金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大,一些机构担心底仓资产出现波动,不愿意参与新成立打新基金初期建仓过程。通常情况下,从建仓到可以打新大致需要20天左右,有的机构更愿意等待老的打新基金空出额度。(中国基金报)

【前两月37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 年度考核或为主因】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2021年以来已有37位基金经理离职。在基金经理变更异常频繁的去年同期有42位基金经理离职,2019年35位,2018年同期是26位。

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涉及18家基金公司,其中,银华、博时、嘉实、华泰柏瑞等公司均有2人离职。从公告披露的离任原因看,“个人原因”为主。华南一位公募人事部人士告诉记者,“个人原因”通常包括“公奔公”、“公奔私”、“业绩不佳未通过考核”以及公司治理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受到年度考核、年终奖等因素影响,春节前后一般为公募行业离职高峰期。“基金业绩按照自然年度排名,基金公司每年1月都会对基金经理进行年度考核。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打分,确定结果要到月底。”上述人士表示,也有基金经理因业绩不佳主动离开。另外年终奖也是基金经理考虑的方面。一般情况下,各家公司根据业绩、规模增量等因素确定考核基准线,过线才可以拿到年终奖。(中国基金报)

【基金经理仓位现分歧 均衡化配置成共识】

近期A股遭遇“倒春寒”,牛年以来连续杀跌。面对市场大幅调整,基金经理分歧愈加明显,部分思路倾向于降低仓位应对波动,但也有基金经理表示维持既有仓位,仅动态调整板块内个股。

对于后市,公募人士普遍认为,A股市场仍然处于中长期上升通道中,但今年将呈现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业绩驱动为主导的两大特点,组合操作倾向于更均衡配置,着眼于挖掘业绩与估值相匹配的优质个股。(中国基金报)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经理多策略应对】

“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国内公募基金的持仓结构比较类似、雷同,导致有边际的投资者离开,会有一个‘多杀多’的情况出现,所以今年的波动比较大,甚至连顺周期板块波动也很大。”在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看来,今年市场波动比较大,是建立在2019年、2020年两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所以波动加大合乎逻辑。波动加大,意味着收益率的预期也需要降低。

展望后市,建信基金认为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仍存。2021年仍会积极把握市场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当前的市场特点,基金经理操作策略普遍转为防守。有的基金减仓以对,有的则调仓换股,持仓结构更为均衡。此外,不少基金经理增持周期板块。(中国基金报)

【“上调印花税”冲击有限 公募配置港股热情不减】

2月24日,香港拟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消息传出后,引发港股市场大跌,200亿南下资金抽离。多家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中长期来看,此举对市场的实质影响不大,估值优势、长期滞涨、盈利改善仍是港股备受资金追捧的原因。

德邦基金海外与组合投资部业务董事王佳卉认为,印花税的上调带来投资者交易成本的提高,短期内也会对市场情绪带来影响,但不会是改变市场长期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港股市场1998、2000、2001年三次降低印花税,也并没有改变原有市场调整的趋势。

另一边,公募配置港股持续升温,截至2月26日,以“掘金”港股为主的新基金至少有12只,发行数量占去年全年近五成。王佳卉认为,年初以来,恒指已经有10%的涨幅,部分标的已实现50%到翻倍的上涨,市场的赚钱效应会开始显现,伴随年内新经济股票上市,市场活跃度会持续,而更多标的加入港股通,也会吸引南下资金入场。一月份以来,港股小盘股市场换手率快速提升,体现了市场开始出现资金驱动题材股炒作的趋势,因此短期市场调整,消化不合理估值,也是市场趋势未来可以更平稳的基础。近期市场的调整,会对前期市场缺乏基本面的炒作标的进行估值修正,年内业绩有支撑的消费和科技板块估值有所回调后,考虑估值切换仍会有投资价值。(中国基金报)

【蚂蚁等平台发力基金首发 公募销售格局或生变】

公募基金受到空前关注,投资者群体迅速扩展,基金销售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一直主攻老基金持续营销的互联网平台发力新基金首发,头部平台开始向基金公司“定制”产品。

基金销售市场,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占据主力地位,也是新基金发售的主力。互联网平台囿于线上场景限制,在基金首发方面业务较少。现在,这一状况正悄然发生变化。

蚂蚁基金在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加速跑马圈地。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近期该公司一位知名基金经理推出的股票基金就是跟蚂蚁平台合作的新产品,不过该基金并不仅限于在蚂蚁发售,最终认购金额中,蚂蚁占据一半。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销售格局伴随年轻一代投资者的加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发生剧烈转变,错位竞争将成为传统代销渠道、互联网代销平台以及公司直销渠道长期共存的模式。(中国基金报)

【基金净值呈现“过山车” 新基民的“行为艺术”面临考验】

2020年是名副其实的公募基金“黄金年”,出现89只翻倍基金,主动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69.68%。这也吸引了不少从不理财的“小白”投资者纷纷涌入基民大军。

但没想到的是,近期基金净值呈现“过山车”。在市场调整、基金净值骤降之际,不少新基民“10秒选基”“日理万基”的“行为艺术”暴露出比较大的风险。业内人士提示,基金频频出圈,但也存在部分风险隐患。投资者在认购新基金时,应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不要受情绪影响,神话基金经理不可取,警惕投资行为投机化。(中证网)

【“抢食”公募业务 券商资管攻防战】

除了推进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直接拿下公募基金业务牌照更是不少券商的重要诉求。对大型券商而言,尽管有的已经通过旗下基金公司涉足了公募基金业务,但这似乎不能满足其胃口。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属于私募业务,且投资者门槛较高。按照现行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可以为单一投资者设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也可以为多个投资者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资金投向划分来看,券商资管计划则包括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

不过,券商如果想要扩大资管业务客户群体并丰富产品线,则需获得公募基金业务牌照。一般而言,要涉足公募基金业务,除了通过发起设立基金公司实现外,券商还可通过自身或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业务资格。(中国基金网)

【市场回调新产品募集现分化 基金销售降温爆款景象不再】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公募基金销售部门就开始工作了。一位华南地区公募电商人士表示,他从初五就开始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进行直播。公募对于基金销售的积极性丝毫未减。

春节之后爆款基金仍然继续出现。例如,2月22日,洪流拟任基金经理的嘉实竞争力优选基金,根据认购申请确认比例测算,一日认购规模约为359.71亿元。然而,同期不少公募基金产品募集并不理想,分化也开始出现。仔细观察春节之后开始发行的基金产品,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也不乏头部公司。一些正在发行产品的公募基金公司表示,部分产品离募集上限还有距离。

对于基金销售有所降温的现象,某公募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发行本身上分析,发行不好或者销售速度比较慢的原因,首先可能是由于托管行销售能力上的差异。如果是刚开始合作的银行,那么可能销售积极性也不会太高。与此同时,当前很多基金产品有封闭期的设计,基民的资金认购基金之后需要冻结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三年时间。封闭时间越长,流动性牺牲越大,因此持有期越长的基金产品,相应的募集规模也会更低。(城市金融报)

【私募基金迈入17万亿元时代】

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迈入17万亿元时代。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达17.0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09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容,得益于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仅一个月的时间,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便增加了近6000亿元。在A股持续演绎结构性行情的背景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得以凸显。虽然近期资本市场波动明显加大,但新基金或许迎来了短期建仓的好时机。(上海证券报)

【“固收+”基金前两月热卖近1400亿 猛增387%】

“固收+”基金今年迎来火热开局,前两个月成立的56只新产品合计募集资金近1400亿元,同比猛增387%。

业内人士认为,“固收+”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跟承接理财资金、去年收益体验较好、兼顾收益和波动的特性有关。今年面对波动可能加剧的市场,在“固收+”基金的投资上,基金经理更为谨慎,买进估值合理、现金流好的公司股票,同时配置高等级信用债,等待债市机会。(中国基金报)

【基金“跌”上热搜 基民五味杂陈】

近期抱团股剧烈调整,使得权益类基金包括一些明星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不少投资者节前赚取的收益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长期投资,做好数年得不到回报的心理准备,或者选择赎回,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再重新进行配置。

近一周来,基金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背后的原因均与净值大跌有关。

而基民则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基金如何投资,是否应该加仓或减仓等话题讨论不断更新。不少基金持有人的情绪波动较大。一部分人忍受不住净值的大跌,想要赎回基金;另一部分人则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抄底。

期待已久的开年行情未等到,“好发不好做”的权益基金给盲目买进和未及时止盈的投资者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国际金融报)

【节后66只公募基金发“限购令” 混合型基金占比近38%】

继知名公募基金限购“加码”后,2月26日,兴全沪深300指数、富国鑫旺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诺安沪深300指数增强等7只基金突然宣布,从近日起调整或暂停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已有66只公募基金发布暂停或限制申购业务,以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为主。

在当前A股出现风格转换现象、基民认购情绪仍然火爆的背景下,这类基金为何会选择“闭门谢客”?2月26日,多位公募、私募等二级市场投资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对当前基金暂停办理申购业务,大额基金的投资逻辑予以解析。

上述7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的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公告中普遍提到,基金公司“限额”原因是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保证基金稳定运作。事实上,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基金产品完全暂停申购业务的举动,在公募市场上时有发生。《证券日报》记者对春节假期之后的基金公告梳理发现,至少已有66只权益类基金发布暂停或限制申购业务的公告。

混合型基金发布“限购令”数量最多,达25只,占春节后发布“限购令”基金的37.8%。其中包括不少知名公募基金,如张坤掌舵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这些“限购”基金产品所涉及的基金公司也较为集中,其中易方达基金、国联安基金旗下基金发布限购公告的次数相对较多。(证券日报)

【“茅系股”行情回来了!创业板指结束七连跌?化工股掀涨停潮】

在经历七连跌之后,创业板指开始上涨。3月1日上午,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两市超3200只个股上涨,上证指数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1.6%,创业板指上涨1.87%。数据显示,两市半日成交额超5400亿元,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31.28亿元。

申万一级行业中,休闲服务板块领涨两市,电气设备、化工、电子板块涨幅居前。

化工板块半日上涨2.25%,板块内掀起涨停潮。美达股份、海利得、丹化科技、新乡化纤、史丹利、金瑞矿业、山东海化等十多只股票涨停。

结构性行情的特征将会更为突出,机构抱团板块将会面临较大估值分化,而低估值顺周期板块的性价比优势将会得到显现,市场面临风格再均衡的过程。行业配置上,继续看好有色、化工、航运、银行等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会。(中国证券报)

【万亿茅台集团业绩曝光!18.2%利润增速高于往年 “坤坤”们不再“焦绿”?】

日前,万亿巨头茅台集团的业绩提前曝光了,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7%和18.2%。以此推算,2020年茅台集团的收入达到1140.5亿元,利润总额达744.8亿元。

上周,受股价暴跌的影响,重仓白酒的基金们,也都跌得“焦绿”。以前,基金都是高高兴兴的涨上热搜,如今却是凄凄惨惨的跌上热搜。之前受到追捧的“坤坤”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更是“跌妈不认”。

千亿级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上周累计下跌14.09%,难怪网友从“坤坤永相随”转为质问“会不会炒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4只白酒股,分别为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上述4只股票合计持仓占比接近38%,张坤此前被网民成为“世界三大知名酒庄之一”,与罗曼尼康帝、拉菲齐名。

(券商中国)

【扑向两类标的 明星机构节后调研忙】

告别春节长假,多家明星机构即外出调研。例如,短短6个交易日,明星公募睿远基金已完成了5次调研,百亿级私募高毅资产调研次数也超过6次。梳理发现,明星机构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是2月以来股价大涨的热门公司,二是市值较小的公司。(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