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邵卓
【邵卓说】国内芯片龙头业绩公布 半导体板块怎么看?
今天国内两大芯片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相继发布中报。中芯国际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创单季新高,实现净利润6.29亿美元,同比下降11.2%;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21亿美元,同比增加74.9%,归母净利润0.84亿美元,同比增长90.4%。根据两家公司财报披露,其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12英寸和8英寸芯片晶圆下游售价持续上涨以及疫情对生产影响好于预期。
此次国内芯片晶圆巨头厂商营收的增长也进一步印证了之前的判断,国内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实际上,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下游需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一方面,“东数西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智能汽车对于高性能集成芯片的需求都数量多、增速快,短期内依然将呈现供小于需的格局;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逐渐稳定,消费电子、PC和智能手机的需求衰退,进一步导致上游消费芯片需求量下降,对相关产业条线和制造商造成压力,如美国芯片龙头英伟达二季报预计业绩大幅下滑,消费芯片需求收缩就是影响因素之一。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处于上升周期,硅片市场的高景气度将持续至2024年,同时,国外芯片公司业绩疲软,国内芯片产业链与制造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叠加宏观政策支持,这一轮的周期调整也是国内企业推进国产替代以及布局海外市场的较好时机。长期来看,可重点关注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报业绩兑现度高的上下游产业企业,主题方面,可以关注芯片国产替代概念、汽车芯片及大数据云计算概念,产业链上下游处于成长周期、具有竞争优势的个股。
富国基金孙彬
【富国基金孙彬】叮~这里有一封来信请亲启!
投资者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首先要由衷地感谢各位持有人的支持,富国上证50基本面精选今天顺利结束募集!过去的半年多,市场是纷繁复杂的,大家的每一份托付都是对我极大的信任与鼓舞,我也将不忘初心,用心照料好大家的托付。
今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冲击下,市场急剧的时候,对于不少投资者的心态确实产生不小的考验。自8月以来,A股资金博弈仍较剧烈,结构性行情延续,7月PMI低于市场预期和荣枯线,显示国内经济正在放缓,对于下半年的市场,我认为仍具有机会,短期来看,“稳增长”作为恢复经济和就业的相对较优解。随着市场轮动逐渐平复,在稳增长链条上有机会通过自下而震荡上、精选个股获取一定的收益。
作为一只聚焦于市场的偏价值均衡风格的宽基指数,上证50涉及行业越来越均衡,除了食品饮料和金融地产外,还包括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等与资源品及先进制造相关的行业,其长期投资配置价值也可以期待。
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也共同体会过市场的变幻莫测,验证过波动是不争的事实,也想通过这正是投资机会存在的基础。机会嘛,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都等待着我们去不断挖掘,各行业都基于当下的市场环境拥有一定机会,我也持续“多花时间”去理解更多的行业和更多的个股,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来挖掘指数的超额收益,争取为大家超额获取上证50指数长期投资价值。
募集结束我们也要开启新的征程啦,宇宙这么大,“月”会一直守护着“蓝星”,而身为上证50基本面精选的拟任基金经理,我也会一直守护着持有人的每一份托付,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未来让我们继续逐光同行!
再次向各位持有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汇添富基金赖中立
汇添富基金经理赖中立:光伏行业长期前景光明
光伏产业指数(931151)连续两日调整,大家却无需过分担忧。近日,202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圆满举办。会议围绕光伏产业的发展态势、产品创新、融资方案以及“光伏+储能”的未来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探讨,这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从长期逻辑来看,光储行业未来在可提供能级和单位能量成本方面都具备优势,行业的景气度是加速向上的。短期的波动无法改变行业长期前景光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预计光伏行业将有很大的机会,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
信达澳亚基金李淑彦
周期投资中,如何做到进攻和防守兼备?
做周期投资,面对波动很正常,但如何在周期中把握规律,兼具进攻和防守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之前也和大家提到过,周期相关的大行业多大十几个,下分到二级或三级细分行业更是多达几十个,像制造、化工、军工、金融等这些行业都是偏周期性的行业,他们普遍的特点是盈利波动比较大,相应的股价波动也会比较大,所以对于周期性行业的投资,不止要看景气度,估值也很重要,基于估值的景气轮动才能获得更好的性价比。
市场上游很多人在做周期股,这个做好了既可以进攻也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我的投资方法论主要是基于估值的景气度轮动,一方面自下而上的寻找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控制整个组合的风险和回撤。
首先,我们会自上而下对宏观经济进行判断,包括国内国际的政策、宏观经济的方向,这些判断会作为我们研究行业时的输入变量,因为看的行业大部分偏周期、制造业,既需要研究行业本身的供给结构、需求情况,也需要对于宏观经济有大概的判断。
其次,我们选股是自下而上的。中国的周期股跟海外的周期股不太一样,美国的钢铁、煤炭股就是纯周期股,中国的煤炭、钢铁相对弱一点,尤其是化工、有色、机械,并不是简单的和宏观经济相关,可能和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相关。产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拉动非常大,甚至还和其他产业的变化相关。因为整个中国的工业制造谱系非常全面,又会有非常多新的制造领域冒出,给整个周期行业带来非常多自下而上的机会。
8月16日,我拟任基金经理的信澳匠心严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将正式与大家见面,期待与您一同并肩作战,在周期投资的路上,不断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努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博时基金曾鹏
半导体国产化的逻辑还会继续演绎吗?
我们观察到,目前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品的广度、深度持续拓展,一些环节的国产化设备渗透率在过去数年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形势也日益复杂,对国产替代的诉求也在不断加强。我国晶圆厂近年的资本开支稳步上行,扩产如火如荼,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将受益。
信达澳亚基金是星涛
消费板块下半年会迎来拐点吗?
最近我看有一些投资者比较关心消费这个话题,想了解消费行业下半年能不能迎来一个复苏的拐点,今天我也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和大家复盘一下过去几年消费行业的变化,应该说从过去的2016年一直到2021年的一季度,整个消费行业表现都非常好,2016年到2017年是消费价值回归的原因,本身是由基本面的改善驱动造成的,而2018年到2020年是核心资产的牛市,消费上涨,加上机构资金和外资资金的入场迎来估值的提升,更多的是市场风格的主导,而不是标的本身的业绩主导。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去年以来,消费行业的基本面和情绪面基本都在围绕疫情进行波动,消费行业遭遇股价和估值的双杀,价格从高位向下一路调整,但从今年来看,春节之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都出现了疫情,也对上半年的消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随着逐渐进入四季度。随着疫情和政策的放松,从市内、跨省包括跨国界的多个层面的消费形势都有望好转,并随着趋势兑现后,消费的基本面也有望改善,加上目前无论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大众消费品都在一个估值比较低的位置,高端消费品则是在一个估值偏合理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消费的性价比开始显现,我认为比较有希望在股票投资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并且从1到2年的维度来看,可以耐心持有。
信达澳亚基金曾国富
新基建催化绿电行业增速可期
关注我的投资者们应该也注意到,在今年的产品二季报中,我写到目前我的组合配置中,除了有新能源车以外,也布局了光伏以及风电等产业链,其实对于绿电行业来讲。我们一直都非常看好,从研究的数据来看,在2021年。我国的绿电的发电量在全社会的占比大约只有11%,但未来有望提高到50%以上的水平,则是具备5倍增长空间的高成长性行业,特别是今年,我们看到,包括风电、光伏、海上风电等,都进入到了一个平价阶段,不需要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比较理想的盈利回报。
从当下国内的经济大环境来看,绿电行业也是新基建的代表行业之一,在稳增长的催化下,国家对风电和光伏这几块的投资有望持续的加大力度。这样既可以优化用电成本,毕竟绿电的发电价格目前来看还是明显低于火电的价格,也能帮助形成一定的GDP效应,对于新基建有一定的个催化作用。
此外,从估值情况来看,整体行业的板块估值在10倍到15倍之间,这个估值也是一个比较具有性价比的估值区间,随着行业发展增速的提高,估值也会有望上升。从而推动相关公司的价格上涨,因此,对于绿电板块,我仍然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关注,争取为产品组合取得不错的收益效果。
信达澳亚基金李博
汽车产业进入成熟期,新能源车将是新增长点
每到月初,各车企的上月销售数据都会公布,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的单月销量超16万辆,批发销量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整体还是呈现淡季不淡的现象。
从整个汽车产业去看,已经进入成熟的低增速阶段,未来局部结构性增长将是新的机会,而当下这个新机会就是新能源汽车。目前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把汽车作为稳住经济的重要手段,汽车体量和带动的产业链都很大。
最近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包括购置税的减免,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了城市、省份级别的补贴加强,从稳经济的角度来说,整个汽车其实都是要稳的,目前的传统车仍然占大头,油车也要有政策规划来稳住经济下行局面。短期来讲如果减免油车的购置税,就会使得合资的车比自主的车受益更大,可以说是国家对整个行业、产业链的托底,但持续时间会比较短。电动车则是对补贴政策越来越脱敏,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的补贴只有一万多,补贴的减少对消费者的决策并不构成根本性的改变,而我们倾向于认为国家会在购置税方面给新能源车更好的条件,国家也确实不断推出对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
从消费者体验来看,新能源车企产品力的提升已经很快,2020年电动车呈现内卷的格局,新品牌不断涌现,驾驶体验、外观设计等雷同,消费者也感受不到差异化竞争,国内产品的品牌没有形成。到了今年差异化形成,出现超过了同级别的优秀品牌,新能源车未来产品力的上行增速远远超过燃油车,这才是行业发展最核心的内在驱动力。
信达澳亚基金杨珂
医药仍有结构性行情,重点关注三大主线
医药板块需求相对刚性,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轻,在4月份以来的反弹中力度较弱。但6月以来医药板块开始反弹,这里验证了医药行业的成长性逻辑。我们认为医药仍有结构性行情,重点关注三大主线。
第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相关产业链、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
第二,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主要包括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械等板块。
第三,未来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
接下来,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以上主线相关的优秀企业,分析决定公司未来成长的客观要素,寻找价值和价格的差异。我们依然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甄选个股,希望为投资人获得稳健的中长期回报。
信达澳亚基金邹运
“旺季”将至,白酒行业需求持续改善
最近这段时间,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板块的表现趋于回暖。作为A股中备受关注的行业,白酒也即将迎来四季度传统销售旺季。不少投资者朋友非常关注白酒板块后续的演绎,今天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说到销售旺季,与之对应的是二季度的销售淡季。尤其是今年二季度,销售淡季叠加诸多负面因素的扰动,相关个股业绩受损,板块的估值已经有所下调。而进入三季度,在疫情防控措施边际改善、促消费政策陆续生效的影响下,行业基本面已趋于向好,市场也即将迎来中秋、国庆“双节”的销售旺季。今年中秋节的时间相对较早,不少企业已经入备货阶段,并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终端动销,同时渠道端对8月需求也相对乐观,8月同比增速有望提升,其中高端酒及区域地产龙头等终端动销预计将表现良好。尽管当前渠道库存压力仍较大,但需求端亦有较强韧性支撑。
目前白酒动销在持续恢复,绝大多数酒企对下半年经济及企业运营较为乐观。展望后市,预计头部品牌的业绩确定性较强,在前期估值回落的背景下,龙头个股较佳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凸显,值得我们持续去关注。
汇添富基金许一尊
半导体自主可控进入新阶段
近期A股半导体板块大幅反弹,与当前比较激烈的国际冲突关系较大。相信大家也关注到了最近的芯片行业大事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对芯片行业的看法。
近期美国参议院通过了520亿美元芯片法案,旨在美国本土内发展半导体制造业,加大了本土发展半导体的扶持力度。美国一方面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另一方面,美国加强自身在半导体方面的自主可控。在整个半导体板块内,可以清晰的看到主线非常明确,就是与芯片自主可控相关标的涨幅尤其大,如半导体装备、材料零部件、还有EDA软件,这些环节是半导体最底层的核心环节。因此,半导体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投资逻辑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展望后续,自主可控仍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主旋律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发展独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非常迫切,国内对整个半导体底层制造进行了大力扶持,一方面加大本土晶圆代工厂、IDM工厂、存储厂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对半导体制造所需要用到的装备、材料、EDA软件,给予了大力的国产化扶持。
其次,随着整个国内半导体国产替代进入到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阶段,我们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中长期持续快速成长的逻辑是不断强化的。同时中国的成本优势、庞大市场优势、工程师红利,使得中国半导体产业具备一定的全球竞争力。
因此,我们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保持相对乐观的看法。具体到芯片产业链各环节,我们看好的有几个方面:一是下游产业创新强、高景气赛道的芯片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军工、数据中心等,二是半导体底层制造核心环节,抓住国产替代加速期,如设备、材料、零部件等,三是中长期持续受益国产替代、具备持续品类扩张能力的平台型芯片龙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