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神爱前:中报季,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平安神爱前:中报季,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2022年08月15日 23:14 一地基毛666

广发基金夏浩洋

最新观点:

广发基金夏浩洋:全球遭遇“极端天气”,未来光伏需求或大增?

最近全球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电力需求暴增,对未来光伏的需求形成强力刺激。前段时间,光伏已经反弹了不少了,今天接着涨,估计这次利好政策的出台,对光伏行业的持续影响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了《2022 年通胀削减法案》。由于法案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就专注来看看与新能源相关的部分,法案提到在未来十年提供3690亿美元的支持用于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就是涉及光伏和新能源车领域。

《法案》在光伏方面修改了ITC 税收抵免期限以及比例,加大低收入社区风电光伏税收优惠规模,同时在制造端增加税收抵免,这些举措都将有望进一步提振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本次法案在未来的推进或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美国光伏的终端价格,刺激需求释放,对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抵税政策反映出美国发展本地制造业的决心,但是目前美国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产能,光伏制造成本依然较高,拥有海外一体化产能布局的中国企业或将抢先受益。而且未来或有不少国内光伏龙头企业赴美建厂,我们也将持续跟踪光伏出海的动向。

平安基金神爱前

最新观点:

【收盘解读】结构性行情可期

今天市场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0.02%、0.33%和1.03%。细分行业中,电力设备新能源、有色、煤炭板块领涨,而银行、医药和非银等板块跌幅靠前。

7月社融环比急速降温,从结构上来看,是6月报复性反弹后的一次全面回落,而且脉冲时间仅1个月确实是低于预期的;除贷款外,进口持续下行、企业加杠杆意愿持续下行以及专项债断崖,均对社融造成巨大压力;内需疲弱越来越显性化,而政府支出弥补总需求的动力又大幅减弱,总体看经济复苏很弱。在弱需求下,货币不能收紧,利率预计继续维持低位运行。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压力出现回落,加息强化预期有所缓解。短期重点关注中美关系的博弈,虽然目前中美关系仍在正常框架中。近期市场增量资金有限,波动加大,没有明确的主线。

看好两大方向,一方面是在光伏、风电、汽车、军工等成长板块精选个股;另一方面是消费、医药领域优质的公司估值回调到中长期价值区间可以逢低布局。中报季,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建信基金邵卓

最新观点:

【邵卓说】芯片价格“雪崩” 半导体板块后期怎么看?

根据央视报道,部分芯片价格今年以来价格“雪崩”式下滑,某款意法半导体芯片,在2021年市场报价达3500元,2022年价格暴跌至600元,而另一款芯片售价则从200元跌至20元,跌幅都超过了80%。

正如我之前所说,目前半导体芯片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的行情,2020年疫情以来,消费电子需求暴增,各个厂商为了扩大产能都在增加产能、扩大生产线;但今年以来,消费电子需求下滑,手机、PC等产品的销量一直在降,前期上游供应商已经成型的供应链条却还在运作。需求一涨一落,供给平稳上升,过了平衡点,自然会导致上游芯片供过于求,反映在价格上就是芯片价格一降再降。

业绩增量或来自“东数西算”和智能汽车

虽然消费电子市场正经历收缩,然而“东数西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智能汽车对于高性能集成芯片的需求都数量多、增速快,短期内这部分市场将依然将呈现供给不足的状态。我们还是维持之前的观点不变,全球半导体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并且这个空间可以支撑至少2024年前的增长。

宏观微观角度分析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机会

宏观层面来看,战略方面有“东数西算”所支持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政策方面有对智能汽车、工业半导体、电子芯片等相关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此外,今日起,美国对EDA软件的出口管制正式生效,芯片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国需要用到先进制程芯片的公司,如AI芯片公司、挖矿芯片公司等,未来有可能在芯片设计上进程受阻,因此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微观层面来看,国外芯片公司业绩疲软,国内芯片产业链与制造技术加速迭代升级,这一轮的周期调整是国内企业推进国产替代以及布局海外市场的较好机会。

长期来看,可重点关注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报业绩兑现度高的上下游产业企业,主题方面,可以关注芯片国产替代概念、汽车芯片及大数据云计算概念,产业链上下游处于成长周期、具有竞争优势的个股。

万家基金苏谋东

最新观点:

需求总体仍处于筑底阶段

我们观察到,7月信贷规模明显缩量,拖累社融增速意外回落。今年的信贷社融节奏呈现明显“锯齿状”特征,反应政策和需求的拉锯状态,需求总体仍处于筑底阶段。

与此同时,7月M2攀升至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和社融增速的裂口继续扩大,大量财政资金淤积金融体系,叠加居民储蓄意愿处于高位,银行体系流动性极度充裕。

7月下旬高温天气阶段性出现缓和,但8月以来,华中华东大范围高温天气再度回归并且温度持续发酵。本轮异常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自6月中旬以来),这对于建筑开工和施工活动会形成负面拖累。不过,从工业企业端来看,在经历了6月下旬-7月的主动大幅减产去库之后,当前的库存状态已经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企业面临的供需矛盾较7月应该会明显缓和。

此外,近期国内疫情病例数持续反弹,未来关注疫情的防控情况,以及关注MLF操作、7月经济数据等。

万家基金周潜玮

最新观点:

8月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仍将宽松

上周债市在资金面收紧预期的扰动下走出熊平行情,市场反应趋于钝化。

数据方面,7月CPI同比上涨2.7%略低于市场预期;PPI环比和同比均回落,主要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带动;7月社融信贷同比大幅减少且低于市场预期。

政策方面,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体基调不变,新增“兼顾平衡”以及“不超发货币”,同时对结构性通胀压力关注度上升;此外,央行还阐释了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变化和流动性宽松的原因。

海外方面,美国7月CPI同比回落至8.5%,2021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预期,其中能源和商品分项同比回落、食品和服务分项同比抬升,数据发布后市场加息预期小幅降温,但后续通胀压力是否缓释仍需观察。

我们认为,8月的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仍将宽松无虞,债券收益率整体易下难上,多头在配置压力驱动下料将再度压平曲线以寻求收益。因此,我们维持对利率债市场中性偏乐观的态度,并继续关注国内疫情发展、MLF续作数量、7月经济数据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平安基金成钧

最新观点:

关注终端需求上修,继续看多新能源汽车板块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板块今日再度领涨A股。作为成长性板块,本质上大家关注的还是终端需求的刚性如何。据8月15日中汽协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再超预期。当月销量59.3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下降0.6%,淡季不淡。市场占有率达到24.5%,略高于上月。2022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9.4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1%。后续月份销量新高可期。

在今年5月产业链最悲观的时间点,卖方、乘联会等方面均下调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期,从年初的550万左右下修至510-525万辆。

而在6、7月销量数据出来以后,市场全面转向,比如东吴证券近期将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调高到680万辆,同比增95%。

此外,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加快,例如一体化压铸,锰铁锂、钠电池、PET铜箔等等,有望带来增量机会。

新能源汽车指数在经历七月的回调盘整后,估值又重新回到底部,未来高增长较为确定,全面看多新能源汽车板块成长。

富国基金曹文俊

最新观点:

【富国基金曹文俊】市场求变心态的背后,究竟预示着什么?

大家好!我是曹文俊。上周出差调研,又有一周没有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借此机会,再分享下我对于目前市场的一些思考。

7月份以来市场非常风格极致,属于”一边倒”的状态,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以及“茅指数”,“宁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以中证1000,国证2000等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却表现出一定的涨幅。

这种分化十分明显,偏白马标的的个股总体偏弱,而整体涨幅较好的是那些有新兴主题变化,主题思维比较强的标的。市场整体体现出一个求变的心态。

对于宏观上,7月份以来我自己也有一些反思。首先是对于整体市场流动性宽松格局,判断上有一些的偏差。7月上旬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了流动性小幅度会回笼,这表明央行担忧过于宽松的流动性产生金融体系资金空转的不良反应的态度,信号意义强于实际回笼力度。

但结果看,一方面有TD风波的因素,使得收拢的步伐有变化,回收力度温和。

另外在需求层面,由于TD风波之后,整体房地产市场、实体企业,对于资金需求方面表现非常疲弱(以代表短端利率水平的DR007为例,7月份相比5、6月份更宽松了),因此拐点其实并未出现。

第二个偏差,在于监管层面,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所呈现出问题的态度。我自己原本判断,目前停工比例比较高,TD风波是比较微妙的社会情绪信号,所以政策可能会比较果断出手,来快速解决问题。

但从目前实际的执行情况看,有动作,但力度和速度和我本人预期的有差距。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民企开发商的风险可能会继续扩散,而到目前来看,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因此无论是从公司债,还是港股、A股对于相关公司定价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整体市场对于风险的蔓延还是忧心忡忡。投资者对于未来土地市场的改善和投资端的改善,依然比较迷茫。

这是整体偏价值板块在7月份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领域大部分还是和宏观景气度关联较高,在需求端有效恢复前,大家对于宏观的景气度仍然不太放心。

海外这边,美国的长端利率在5、6月份见顶后,高位下来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现在中美的长端利率又回到持平的位置。海外对于后续美联储加息步伐减慢,甚至在明年上半年调头降息是有期待的。

但我们认为,对于通胀数据还是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上个月公布的环比指标的确出现了改善,但结构上看,还是靠能源价格快速下行带来的作用。未来更加重要的是要关注小时工资和核心PCE月环比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才能代表扣除能源和食品因素后通胀的中枢有无系统性收敛。

回归组合层面,目前对于偏主题的领域,个人还是持开放的心态,但需要在有主业安全边际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去参与。整体来看,光伏和医药领域的估值性价比比较高,业绩增长从未来2~3年的维度看,复合收益率或相对可观。

对于宏观关联度较高的领域,仓位暴露上可能还是会考虑一定的控制,因为过于左侧投资,可能也会让组合阶段性面临逆风的境地,出现和市场节奏脱节的情况。

总体来说,当前市场的操作难度偏大,但我还是会不断反思,勤于学习,努力做好业绩,力争在未来长期的角度,给每一位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感谢大家的信任!

汇添富基金赖中立

最新观点:

汇添富基金经理赖中立:国内外光伏需求进一步提升

光伏板块今日掀起涨停潮,多只概念股涨停,光伏产业指数(931151)盘中涨幅超4%。近期,光伏巨头动作频频,斥巨资扩产,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今年入夏以来,席卷整个欧洲的酷暑和热浪对其能源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欧洲的电力生产也因天然气供应危机而面临严重威胁,能源危机加剧,光伏产品火爆。受风光基地和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拉动,国内2022年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并重,大概率装机超过1亿千瓦。综合来看,国内外光伏需求都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光伏进一步降本增效,需求短期还远远看不到瓶颈。建议投资者通过相应的基金长期布局,把握光伏行业景气向上的红利。

博时基金曾鹏

最新观点:

半导体板块目前的估值是什么水平?

正如我们在基金二季报中所强调的一样,5月以来市场反弹主要集中在基本面率先好转的汽车、新能源等少数行业,半导体行业仍处于估值较低区间。

截至上周五(8月5日),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的PE(TTM)为44.97倍,仍处于在近三年的低位。对于高景气的半导体设备等细分赛道来说,当前的估值水平仍有继续提升的可能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