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100万亏掉48万!中银证券这只产品重创投资人钱包

今日必读:100万亏掉48万!中银证券这只产品重创投资人钱包
2023年09月26日 20:16 一地基毛666

市场行情

沪指缩量调整跌0.43%,新型工业化板块掀涨停潮

1、沪指今日缩量震荡调整,创业板指再度跌破2000点关口。新型工业化板块掀涨停潮,华辰装备、德恩精工、威尔高20cm涨停,精伦电子、华东数控、天永智能、冀凯股份、远东传动等十余股集体封板。

2、AI概念股反弹,海天瑞声20cm涨停,大华股份、焦点科技、网达软件等封板,万兴科技涨超14%。

3、下跌方面,华为产业链下挫,星闪方向领跌,高斯贝尔、丰华股份跌停,创耀科技、利和兴跌超10%。

4、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300股飘绿,今日成交6656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0.43%,深成指跌0.6%,创业板指跌0.77%。

5、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出45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63亿元。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1.48%,恒生科技指数跌1.69%

中国奥园跌近11%,中国恒大跌超8%,贝壳跌近9%,理想汽车跌近5%,比亚迪股份跌超3%,京东集团跌近3%。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基金密集恢复大额申购 公募逆势布局中长期行情

在市场处于相对低点之时,基金产品密集放开大额限制,重新“开门迎客”。9月25日,包括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南方兴锦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乐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多只基金公告将恢复大额申购。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恢复大额申购一般是因为对后市信心较强、基金策略能够承载更大规模等。同时,从近期的市场观察来看,积极性因素正在累积并产生效果,目前是逆势布局的较好时点。

(证券日报)

这类基金猛增 公募最新规模公布

9月25日晚间,中国基金协会披露公募基金8月最新规模。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公募基金最新总份额达到26.96万亿份,相比7月末环比增长0.74%,创出历史新高。公募基金8月总规模达到28.71万亿元,环比下降0.33%,尽管相比7月28.80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有所回落,依旧连续两个月站稳28万亿上方。

股基及债基是8月少有的两类实现规模正增长的基金类型,尽管8月A股市场遭遇一波急跌,但在抄底资金涌入下,股票ETF规模大幅攀升,带动股票基金份额单月大涨5.31%,不过,受净值下跌影响,股基总规模仅微涨0.70%;在央行降息利好刺激下,债券市场做多热情高涨,债券基金规模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总规模在8月末重回5万亿之上。

(中国基金报)

重构生态圈 ETF降费潮起

公募降费效应正从主动权益类基金向被动权益类基金扩散。近期,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相继宣布降低旗下科创50ETF的费率。在业内人士看来,ETF费率的降低将进一步发挥ETF低成本的优势,提高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ETF市场渐成“红海市场”,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除了提供低费率产品,还要加强对产品的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布局,并提供专业的服务,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上海证券报)

中小基金公司争相入局 ETF赛道越来越“卷”

近年来,ETF市场高速发展。在这过程中,不仅头部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不断拓展产品线,而且中小基金公司也陆续加入竞争行列。今年以来,鹏扬、西藏东财、兴银等中小基金公司均成立了ETF产品。海富通、永赢、平安等公司近日申报了新的ETF产品。据统计,目前约有20家中小基金公司布局ETF业务。

面对马太效应显著的行业竞争格局,中小基金公司如何在ETF赛道闯出一片天地?业内人士建议,中小基金公司要扬长避短,打造差异化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交易和管理水平,降低产品跟踪误差,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

(上海证券报)

扛旗!这类产品成“香饽饽”!

9月25日,又一指数基金——鹏华中证1000增强ETF上市交易。数据显示,9月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比已接近九成,成为基金新发主阵地。

(中国证券报)

消费电子板块持续活跃 公募机构掘金产业链机遇

近期,智能手机新品竞相发布,搭载的创新技术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资本市场上,消费电子板块持续活跃。以此为契机,公募机构开足马力深入一线,积极调研消费电子板块上市公司,调研足迹遍布消费电子产业链众多细分板块。

对于消费电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出货量环比回升,消费电子行业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有望迎来需求拐点。此外,受AI技术创新赋能,消费电子板块将迎来创新周期拐点,随着创新产品发布,供给端换机复苏,将加速消费端修复。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金融科技人才“秋招”调查:银行招聘“降温” 量化私募与投顾机构“求贤若渴”

一所大学负责毕业生就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今年银行与金融科技相关的IT研发岗位招聘人数有所下降,但券商、量化私募、投顾机构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的招聘人数则有所增长。“尤其是与业务中台、量化中台、大数据中台、AI中台搭建相关的金融科技IT研发岗位,这些金融机构仍然求贤若渴。”他告诉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增频现昔日“牛股”,公募积极参与却遭遇“破发”,有基金账面亏损已超900万

9月26日,部分基金公司公告获配容百科技定增份额,加之此前钧达股份等新能源赛道标的,不少昔日“牛股”出现在今年的定增实施名单当中。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也在积极参与A股定增,年内已有128家企业获得基金关注,获配基金数量达1571只。

然而,行情的演绎却让这些标的频频出现跌破定增价格的情形,其中不乏昔日的十倍牛股。有的基金在公告获配结果时,就已经出现账面价值低于总成本的情况,部分标的账面亏损已经超过9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动态

年内首家外资私募基金落子中国

近日,今年首家外商独资证券类私募基金正式落地,日本资管巨头之一——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井住友德思私募”)于近日完成备案,正式布局国内私募基金市场。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已正式完成,目前该私募员工人数为11人,拥有基金从业资格人数7人。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成立于2022年7月27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目前管理规模为0-5亿元。

(周到)

产品动态

100万亏掉48万!中银证券这只产品重创投资人钱包

中银证券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5日,中银证券精选行业股票A年内单位净值下跌27.1%,跑输业绩比较基准逾23个百分点。运作2.7年,该基金累计浮亏48.54%,同类排名靠后。这意味着即便不算申赎费用,持有人如果在成立之初投入100万资金购买该产品并持有至今账面亏损将高达48万元以上。

经面包财经梳理发现,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张少华、林博程,其中张少华自该基金成立以来任职至今,是中银证券现任资产管理板块副总经理兼基金管理部总经理。张少华目前在管3只基金,或因持仓雷同,在管产品年内回撤均超过25%、设立以来累计回撤均超40%。

(面包财经)

成立2个多月,中银基金一产品面临清盘风险,公司年内已清盘9只

9月26日,中银基金发布了关于旗下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中银新能源产业”)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运作清盘的提示公告。根据公告内容,截至2023年9月25日,中银新能源产业已经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元。

中银基金成立于2004年8月12日,距今成立19年时间。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中银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为4477.57亿元,在公募市场排名第22位。作为头部公募公司,中银基金也是2023年以来公募产品清盘比较多的公募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5日,中银基金年内共计有9只基金清盘终止运作。

(德林社)

美联储引发的“血案”!最大长期美债ETF接近腰斩

根据彭博收集的数据,价值390亿美元的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债ETF已从2020年的历史最高点下跌了48%,目前处于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IHS Markit公司的数据显示,对该基金的空头交易增加,空头头寸占其流通股份的比例达到约一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对此,研究机构Strategas Securities的ETF和技术策略师Todd Sohn表示:这一切都与利率预期有关——通胀导致(利率)大幅走高,再加上强于预期的经济意味着利率继续走高。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这对任何久期资产都有损害。

(华尔街见闻)

追高套牢,风控存疑:中航基金“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今年亏了42%

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年内净值下跌42.38%,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40个百分点,同类排名垫底,投资者面临大幅亏损。相较2021年2月的单位净值高点,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目前净值累计下跌已超过60%。

研究发现,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持续重仓储能、光伏等方向的公司。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多只重仓股股价腰斩,大幅拖累了基金的净值表现。此外,中航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整体表现较差,投研风控能力或有待提高。

(面包财经)

人事变动

24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9.26)有10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6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而从管理的10只基金产品中离职。

(巨灵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