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 全球化“大休克”,中国须审慎布局

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 全球化“大休克”,中国须审慎布局
2020年07月06日 17:01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文/王文)新冠疫情正导致全球化“大休克”。国际贸易、跨境投资、人口流动、航空货运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骤降趋势。领衔世界数百年的西方政治、经济、社会、金融体系与价值理念受到重创。随着全球抗疫从“遭遇战”到“持久战”过渡,以“东升西降”为主要特征的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新布局,中国须更加审慎。

全球化“休克”,西方颓势加速

全球流动性按下“暂停键”,犹如人体因受外界猛击而致使血液循环锐减的医学“休克”现象。令人关注的是,由于此轮全球化“大休克”引发的物流、人流与资金流等要素骤降,导致过度依赖金融业、旅游业、服务业、娱乐业的欧美国家社会矛盾激化,长期标榜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念与道德优势日益崩塌,西方世界出现五百年未有之颓势,且在加速。

首先,疫情导致跨境人流的大面积阻断,全球化“失魂”。正如“地球村”概念提出者麦克卢汉所说,“人的延伸”是全球化核心。人的流动受阻,全球化“失魂”日益严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跨境旅游人数将同比下降60%至80%。6月中旬,迫于经济压力,欧美国家开放边境,重启体育联赛,推出拯救旅游业的各项政策,这势必导致疫情反弹。然而,越受感染,越害怕失业,越需要重启经济,中低收入者越可能被感染,越有可能扩大失业,恶性循环暴露了西方治理体系的失效和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失业人群、超预期的病死人数更撕掉了西方长期标榜人权、博爱价值理念的伪善面具。

其次,疫情导致物流、信息流的全面降速,全球化“缺氧”。欧美国家停航数周,航空业市值暴跌,90%航空业人员面临裁员或降薪。以航海运输煤铁矿等工业原料为主要指标的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自年初1646点一度跌至负355点,原油期货交割价出现史上首次负值,这些都意味着西方主导的世界货物航运之惨状。可以想象,产业链、工业群落将进一步按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化规律进行重组,物流与信息流日益呈现落伍之势的欧美国家将面临下一轮的产业危机。

第三,疫情导致金融恐慌与全球资金池动荡,全球化“失血”。疫情引起的恐慌情绪一度达到数十年来最高,美股四度熔断导致大批资金寻求避险。美国政府饮鸩止渴,靠无限量宽的“洪水漫灌”政策与财政赤字扩张等方式,在经济尚未恢复前,以“挑雪填井”的逻辑托住股市,导致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大幅走低,资本市场与汇市剧烈动荡,意味着资金在部分领域“失血”。无限量印钞令美元的国际公信力狂降,财政扩张,债务积累,美国可能正在迎来国家破产的“明斯基时刻”,而整个西方领衔的国际金融体系正迎来百年变局。

权威变模糊,“趋中国化”凸显

人口迁徙、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变革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了全球化不可能死亡,变化的只是全球化的重心、速度、方向。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重心的全球化已走到了尽头。过去十年年均贡献1/3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国早已成为全球化的新发动机。

世界贸易组织预估,疫情将使2020年全球贸易缩水13%至32%。前4个月,美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月下降。中国对外贸易额在2月触底后呈反弹之势,5月份已大体接近疫情前的正常值。可见,国际贸易缩水主要源于美国,而中国则是全球贸易稳定的压舱石。全球跨境投资也严重萎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预估,2020年全球跨境投资将缩水40%,但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过8%。可见,后疫情时代,贸易与投资的“趋中国化”势头将越来越明显。

当然,“趋中国化”势头并不等于中国将取代美国的领衔地位,也不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格局会变得一马平川。疫情将瓦解原有的治理体系,权力结构进一步碎片化、分层化、区域化。由一个或多个国家集团主导全球化的时代已终结(即G0、G2或G20),而是有N种力量在不同层面影响或主导着全球不同的事态(即GN)。

换句话说,这些力量不只是传统大国,更有区域强国、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意见领袖、智库、媒体等,组成了交叉重叠的国际权力网络,模糊化了全球权威归属,突破了主权归属权益,削弱了传统政治结构。全球化呈现比过去更复杂的境况,中国需要审慎思考、重新布局。

变局超预期,中国面临考验

后疫情时代,“趋中国化”之势将使中国深度嵌入全球错综复杂的大博弈中。中国对外博弈的对象不只是国家,还有许多非国家主体。虽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肯定将强于过去,但矛盾交织的世界运行方式将考验中国掌控与预判的能力。

对中国外交而言,仍然需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传统理念。中国仍长期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对外合作仍应以服务国内发展为主,对外抓主要矛盾,不轻易树敌,不随便承诺,不轻易揽活,不斤斤计较,保持谦逊,适当分享红利,以“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开放,以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利益。

对中国企业而言,则需要立足全球、着眼长远、主动转型。疫情正在倒逼中国企业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促使中国企业借智能化变革、电子商务平台等重新规划产品与服务目标,重新布局产业链在各个区域、领域的定位。当务之急是,疫情导致全球化暂时受阻,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内需潜力的巨大价值,进而寻求企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

对中国民众而言,防疫进程体现了中国人以大局为重、上下齐心、自律互敬的社会成熟度,也重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观、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但全球化“休克”,中国不得不面对糟糕的内外部环境。民众需要放平预期,在各自领域持有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平衡工作与生活、消费与储蓄、家庭与社会、短期与长远等日常矛盾关系。

总之,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的程度远超预期。变局不等于定局,变局可能还有大变数。切不可盲目乐观,而要戒躁戒骄,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