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或将跻身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中国光伏改道中东新热土,瞄准这片万亿蓝海市场

沙特或将跻身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中国光伏改道中东新热土,瞄准这片万亿蓝海市场
2024年06月27日 18:07 胡润百富

眼下,全球能源格局已然发生转变,过去单纯依赖开采和销售石油的盈利模式正逐渐丧失原有的吸引力,如何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从单一的能源依赖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正成为能源“富豪”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石油王国”的沙特率先行动,于2016年4月发布了“2030愿景”,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0GW,其中光伏装机增加至40GW,如果该目标实现,沙特将跻身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场!

图 |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鸟瞰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不出海,就出局”已然成为业内共识。在6月13-15日,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在上海圆满结束,在会上,天合、晶科、晶澳、隆基等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均提到了出海计划。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又贸易“大棒”挥向东南亚,中国光伏出海的方向,必须做出改变,欧州、美国纷纷对中国光伏树起贸易壁垒,并扶持本国企业对抗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中国处于贸易蜜月期的中东,正成为缓解中国光伏产能的重要出口。

中东万亿光伏市场

中东石油储量约为全球的49%,倚靠“黑色黄金”,中东各国快速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对油气资源的过分依赖,也造成了当地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可再生能源。2012~2021年,中东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增长率仅为7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2%。

2022年,年轻的沙特王储小萨勒曼豪掷5000亿美元(3.6万亿元)推动“未来城市”计划,这座可容纳500万人的“科幻之城”将全部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100%零排放。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沙特能源部还计划拿出1万亿沙特里亚尔(约1.8万亿元)以生产清洁能源,并希望从“石油国家”转型为“能源生产国”。这意味着沙特提供了万亿规模的掘金空间。紧随其后,阿联酋、阿曼、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也分别提出截至2030年到2050年不等的能源转型规划。有常驻中东的能源业人士感慨,在能源转型计划的驱动下,明显感到沙特、阿联酋开始争夺外资。

图| 未来城第一个子项目——光线(Line)概念图 图片来源:新浪网

自20世纪在中东的沃土下发现石油这一宝藏以来,尽管石油被誉为“液体黄金”,但终究会有耗尽的一天。以沙特阿拉伯为例,历经80多年的石油开采,油井的产量已逐渐进入衰退期,随着新能源科技的迅猛发展,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连续13年下滑,现只占据了31.2%的比例,未来还将继续下降。然而,石油价格的波动性常常令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陷入危机。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加速向清洁能源领域挺进,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城市”计划,这座可容纳500万人的“科幻之城”将全部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100%零排放,从“石油国家”转型为“能源生产国”。在这个万亿规模的掘金空间也为中国的企业出海创造了一片蓝海,长期来看,中东光伏市场的发展势头远优于国内。

中国企业竞逐中东市场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拥有巨大机遇。中东国家一直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者,这为企业在当地开展项目、进行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22年12月,中国和沙特两国元首签署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后,两国在能源等领域的往来持续“升温”。全球石油巨头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重仓”布局中国市场。2023年3月,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布斥资122亿美元联手两家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辽宁盘锦建设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当月,沙特阿美又宣布收购中国荣盛石化公司10%的股份,金额为36亿美元。

图片来源:凤凰网

TCL中环、天合光能已经于去年决定赴沙特建厂。2023年5月,TCL中环与沙特Vision Industries(愿景工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光伏工厂。协鑫科技已经在布局海外硅料厂,并和沙特方面就开设首个海外硅料厂进行了深入谈判。协鑫计划未来一半的硅料产能将来自海外。此外,中国能建招揽下了沙特阿尔舒巴赫2.6GW伏电站项目的承建权,这是全球在建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占地53平方公里,比北京西城区的面积还要大,加上81万多根桩基,500多万片光伏面板,如此庞大的规模,卫星云图上都能看到。该项目采用全球当前最先进的N型双面光伏组件、平单轴自动跟踪式支架,同时也带动了中国设备、中国技术“出海”。例如光伏支架龙头中信博就负责为其提供1.5 GW天际Ⅱ跟踪系统。

此外,隆基、晶科等都已在中东地区签下了数个供应大单,振江股份等零部件供应商也谋划在当地成立全资子公司,逆变器龙头正泰电器、阳光电源在中东市场也有所斩获。来到2024年,中国光伏进军中东地区的势头不减。凭借巨大的产能,领先的技术和效率,中国光伏在中东大有可为,这是一次大规模供给与大规模需求之间的双向奔赴。

转向中东等新兴市场,正逢其时

全球光伏产业的基本格局是中国一家独大。据美媒报道,美国光伏产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甚至连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绝大多数也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比如多晶硅,这是用来制造太阳能板的材料。过去10年里中国在全球硅片生产领域的占比提高到九成以上,而美国占比则下降到仅5%。其他原料和设备的产量,中国也占绝对优势。

产能在国内,市场在海外,一直是困扰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问题。2011年之前,我国光伏产品57%销往欧洲,15%出口美国,国内市场只占6%,甚至整个亚洲都不太活跃。但2011年开启的欧美“双反”调查,给彼时的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尚德、赛维、英利等行业大企业纷纷破产。

多年来,欧美国家的政策变化如同梦魇一般,始终萦绕着中国光伏产业。2014年起,头部企业选择借道东南亚,在当地建厂,再卖给欧美,这是光伏出海的第一阶段。2023年以来,一波波的考察团从中国出发前往中东寻找投资机会,在清洁能源、电力方面投资需求旺盛的中东世界,成为中国光伏的新突破口!凭借巨大的产能,领先的技术和效率,中国光伏在中东大有可为,这是一次大规模供给与大规模需求之间的双向奔赴,面对这样一个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中国光伏企业抓住机遇,未来可期。

中东有巨大的发展需求,中国有庞大的产能,双方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沙特并非简单的购买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而是要全盘引进吸收,组建先进的光伏产业链,手握大量钞票,加上巨大的发展空间,中东有成为中国光伏出海重地的潜力。

资料来源:新能荟、钛媒体APP、新能源日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