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将与阿里巴巴合作,中美两大科技巨头或将深度捆绑

苹果AI将与阿里巴巴合作,中美两大科技巨头或将深度捆绑
2025年02月17日 18:03 胡润百富

AI大模型已经从百模大战逐渐走向应用战场,随着和苹果的深度牵手,阿里巴巴也将刷新AI心智,这个昔日的电商巨头正在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科技企业。

苹果“牵手”阿里巴巴

近日,一则“阿里巴巴成为苹果中国AI合作方”的消息,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合作不仅关乎两大巨头的发展,更可能重塑全球智能手机AI应用的格局。

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应阿里与苹果合作传闻,他表示,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事实上,有媒体指出,自2023年起苹果就开始在国内寻找AI合作伙伴,近段时间还测试了DeepSeek模型,去年底,苹果还在跟百度、腾讯、字节等厂商洽谈。如今看来,苹果最终还是选择了阿里巴巴AI。

图片来源:忆欧网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阿里巴巴港股、美股近日都迎来大涨。2月13日,阿里巴巴港股盘中一度涨超9%,创下自2022年11月1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苹果2月13日晚股价也上涨了1.97%。在胡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中,苹果以231,000 亿人民币估值,位列第二名;阿里巴巴则以15,200 亿人民币估值位列第59名。

为何是阿里巴巴?

作为最早布局大模型的科技公司之一,2023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了首个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并持续开源。1月29日,阿里巴巴超大规模的MoE模型Qwen2.5-Max正式上线,在多个权威基准测试中,该模型展现出与DeepSeek V3、GPT-4等比肩,甚至领先的性能。

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近日,李飞飞等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基于阿里巴巴开源模型为底座,打造出了性能比肩OpenAI的O1和DeepSeek的R1等模型的s1-32B模型,成本不到50美元。

大模型能力之外,阿里巴巴在落地部署、算力等AI基建方面也极具优势。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了解,苹果最终放弃了Deepseek的模型,主要是因为Deepseek团队在支持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方面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经验,肉眼可见的是,正处于爆发期的Deepseek本身算力有些捉襟见肘,时常弹出“服务器繁忙”的提示。

此外,Qwen2.5Max在数学、编程领域的全球榜单中击败Claude-3.5-Sonnet等国际选手,且在苹果最看重的“工程化能力”上展现优势——模型性能与部署成本的平衡,恰是苹果这类消费电子巨头商业化落地的命门。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海外与OpenAI的合作不是排他性的。因此苹果与阿里合作的同时,很可能也仍然保留了与其他公司探索局部AI合作的可能。

苹果+AI,未来可期

市场对于苹果手机在中国大陆上线AI功能已有预期。2月9日,苹果向开发者发送邮件,宣布将于北京时间3月25日10:00-12:00在上海举行“利用Apple智能的力量”开发者活动,活动主题将围绕苹果智能和机器学习两个方面。

另据iOS果粉,iOS18.4或将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同时中文版的Apple Intelligence也将于该版本中正式亮相。

目前,苹果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正不断被国产手机品牌蚕食。据Canalys数据,24Q4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740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苹果出货量达到1310万台,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一。但由于国产旗舰设备竞争加剧,苹果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25%。

图片来源:财经天下WEEKLY

证券时报援引外媒报道,苹果此举正是为了应对在中国销售下滑,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功能。那么,当用户接入阿里版“Apple Intelligence”后,可能会获得哪些体验提升?

从海外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用户反馈来看,在OpenAI支持下的Apple Intelligence,主要是将ChatGPT深度整合。特别是当Siri遇到超出其处理能力的复杂问题时,就会将任务移交给ChatGPT处理。此外,Apple Intelligence还引入了视觉智能功能,例如通过iPhone 16的相机控制,结合OpenAI的图像分析能力,用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拍摄对象。

但整体来看,海外用户对苹果AI的功能评价还处于两极分化。不少用户吐槽,苹果AI功能总体表现还比较鸡肋,“有和没有的差别不大”。而iPhone接入阿里大模型后,除了iPhone既有的AI功能,是否会与国内App厂商联动,碰撞出新体验,也有待观察。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全天候科技、财经天下WEEKLY等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