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amDojo强化学习框架”崭新技术成果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新突破。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了该项技术,舞蹈动作更加流畅,高难度行走更加稳定。宇树科技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销量全球领先,具备高效工程化、自研组件、可定制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并已于2024年9月完成C轮融资。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的关键阶段。作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规模或可超万亿。如何在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保持领先地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人形机器人技术又一重大突破
宇树科技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2月19日,上海AI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发布了“BeamDojo强化学习框架”,这一崭新技术成果使得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新突破。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应用了该项技术,可以跳出动作灵活流畅的舞蹈,还可以在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地形中稳定行走,并且不受外力干扰。


其背后的公司——宇树Unitree Robotics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类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腿和人形机器人、六轴机械手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曾在2025年蛇年央视春晚一经亮相便艳惊四座的扭秧歌机器人,便是出自该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级机器狗、行业级机器狗、机械臂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等。
此前,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曾在京东公开发售,从售价9.9万元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G1,到售价65万元的工业级人形机器人H1,均迅速售罄下架。
宇树科技的产品体系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组件。高工机器人(GGII)数据显示,2023年以销售台数计算,宇树科技的全球市占率为69.75%;以销售金额计算,宇树科技的全球市占率为40.65%。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型号齐全,销量全球领先,产品覆盖消费娱乐、教育科研、巡检、消防等应用领域。此外,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H1和G1两个模型,可用于家庭、商业或研究目的,主要用户画像为研究导向型客户,例如大学和AI初创公司。除完整机器人外,宇树科技还制造专有机器人组件,如关节电机、摄像头和LiDAR传感器等,以支持第三方机器人开发人员。
据悉,宇树科技的商业竞争力和核心优势主要包括四点,即高效工程化、自研组件、可定制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
融资方面,早在2024年9月,宇树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美团龙珠等多个知名投资方。目前公司股东共计39个,主要包括王兴兴、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红杉中国、中信证券和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
王兴兴作为宇树科技创始人,曾入选《2020 胡润 Under30s 创业领袖》,他表示,AI驱动下的机器人技术每天都在快速进步,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发展。他预测,到2025年年底之前,AI人形机器人将达到一个新的量级。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
或将进入量产新阶段
放眼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最早始于1972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创建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WABOT-1。21世纪,本田推出ASIMO,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行走和平衡上取得进步。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Atlas,展示了强大的运动和人工智能能力。2022年9月,特斯拉在AIDay上首次发布TeslaBot人形机器人Optimus,从此开始引领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浪潮。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到量产落地的关键阶段。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30亿元,此后将继续加速发展,有望在2030年突破3500亿。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球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数量共计近150家,其中,中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数量超过80家。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乐聚人形机器人陆续宣布了量产消息,这预示着我国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价格较高,但仍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相关研报中表示,未来若机器人降本后实现量产,其对轻量化、耐冲击性能强的高性能塑料及复合材料需求增加,高性能塑料及复合材料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万亿赛道蓄势待发
拥抱变化和无限可能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中提到,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预估人形机器人潜在的市场总规模可达60万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
这个未来价值数万亿的超级赛道,充满着无限可能,诸多行业以及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中,中国科技力量能否逐浪而行,在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保持领先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