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博览 硕果累累 | 一展看尽工美繁花绽放

工美博览 硕果累累 | 一展看尽工美繁花绽放
2024年05月24日 21:44 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博览会现场人流如织

自2019年至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从古都南京移师榕城福州,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以新城市为新起点,在展览规模、展商数量、展品数量等均创历届新高。从2019年首秀的36000平方米,到如今的6万平方米,博览会的展出面积持续增长,50多个特色展团和全国2000多家展商参与,汇聚众多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瑰宝,展品总数超过12万件,涵盖11个大类上千个小类,其中大师工匠的精品就2.5万件以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发展步伐持续向前,“朋友圈”不断扩大,吸引力越来越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引领力也不断增强,汇聚起双向奔赴的新动能,奏响新质传承的华章。

首日参观人数达到1.1万人,4天累计吸引5.5万人次入馆观展,开幕式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30万人次,4天累计线上观展400万人次,创造订单金额近两亿元......本届博览会不仅是一场百工竞艺的饕餮盛宴,更是一份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五大展馆 

全景展示行业发展成果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陈为新作品《福禄寿喜》

为观众送去吉祥祝福

璀璨古法金吸引年轻观众驻足

造型各异的石雕,栩栩如生的木根雕,做工精细的古典家具,典雅端庄的漆器,珠光宝气的首饰,精美细腻的刺绣,莹润光洁的瓷器,古雅文气的紫砂壶,千锤百炼的金工,质朴大方的剪纸,纤毫毕现的微雕、核雕,庄严神圣的唐卡……福建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打造史无前例的展团“航母”;浙江展览面积7000多平米;江西、北京等地区展出面积与去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平均增幅约15%—20%;辽宁、陕西、西藏等地展团也搭建起展示面积再创新高的特色展示区,争相呈现各具风格的独特技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喜特装展区以龙凤玉佩演绎“中式浪漫”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得到广大工艺美术企业、产业集群、工美院校、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展品美妙绝伦,有釉色满韵的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和紫砂作品,有巧夺天工的石雕、玉雕、砚雕、木雕、贝雕、核雕、竹雕、微雕等雕刻作品,有玉绣金针的刺绣、织绣、织锦、织毯等织绣作品,也有百花争艳的文房四宝、香器漆器、文玩金器、珠宝首饰等金属漆器作品,还有文化深厚的红木家具和红木工艺品,几乎覆盖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所有品类。

北京展团的景泰蓝,江西展团的景德镇陶瓷,江苏展团的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古典家具等,西藏展团的唐卡、造像、骨雕等,河南的钧窑、唐三彩、青铜器等,潮州的手拉壶、金漆木雕、石湾陶瓷等,陕西榆林的枣木雕、泥塑、石雕、掐丝珐琅、子洲面花、剪纸,湖南的刺绣、陶瓷,海南的木雕,天津的花丝镶嵌,重庆的荣昌陶,新疆的和田玉,湖北的绿松石……在地方特色展区,一件件来自天南地北,富有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在展区内部装潢的点染与氛围渲染下,气氛感拉满,使人仿佛瞬间跨越了千山万水,身临其境,沉浸式感受一地工艺美术的风华与韵致。

浙江展团瓯绣、发绣、细纹刻纸现场技艺展演

持续创新 推动行业永续繁荣

工艺美术是中华文明灿烂多彩的传承载体,是闪耀千年的璀璨明珠。在本届博览会,观众既可以看到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还能领略到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和谐统一。为推动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非遗传统工艺”专题馆。近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将工作室搬到了展厅中,剪纸、拉坯、雕瓷、缂丝、面塑、泥塑、点蓝……为广大观众打造一场“百工竞艺的非遗盛宴”,引领更多的人们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热爱非遗。

“朱炳仁·铜”宋韵清供尽显熔铜艺术芳华

“朱炳仁铜”以宋韵清供为主题,为熔铜技艺赋予更多艺术表现形式。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军岷表示,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传统非遗技艺只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根深叶茂、历久弥新。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工艺能够持续“减龄”、不断“焕新”的关键因素是“以人为本”。

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范菊华展示紫砂制作技艺

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范菊华告诉记者,此次参展和众多非遗传承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收获满满。许多观众在现场观看到我的紫砂壶制作后,对该项非遗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作为一名紫砂手艺人深感责任重大,以后一定要带好徒弟,将紫砂这门手艺代代相传,为非遗传承作出贡献。

在东道汝窑展区,观众不仅可以了解汝窑全部的工艺流程,还能够亲身感受汝瓷的艺术魅力。“您可以上手摸一摸汝窑温润如玉的质感,听一听瓷器发出的天籁之音。”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徐结根表示,多年来,我们始终践行“让汝窑活起来”的发展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推广活动,不断实现“让艺术走进生活”的愿景。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新元现场推介广绣

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新元的展位上光影璀璨,彩绣斑斓,绣娘一边飞针走线进行技艺演示,一边引领观众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王新元大师不断地向观众重复着这样的话:“我们广绣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是相较于其他姊妹绣种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博览会给予了广绣一个展示的机会,感谢您关注我们的技艺,也希望广绣缤纷华贵的色彩,能装点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现场演示铜雕技艺

观众现场体验“惠安影雕”制作技艺

承古启今 文创产业百家争鸣

第三届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现场

此次展览,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闽江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等多所工美院校展出的师生作品,以国际化的审美、时尚化的外形、年轻态的意趣,让人们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与充沛的活力,也看到中国工美发展的未来——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技艺,持续“减龄”,不断“焕新”,守正创新。博览会集中了工艺美术大师、专家、院校、科研机构、特色企业等优势资源,凝聚行业力量,推动传承创新,打造全国性的高端工艺美术展示权威平台。来自全国多所工美专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们设计新颖作品,呈现工艺美术与时代文化相承、与时代精神相通的创新成果。

新中式家居建筑风益智拼插台灯

富贵恒通——兽首杯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品《共生》

陶瓷、缂丝、布艺、漆艺……在文创展区现场,入围的作品涉及众多领域,内容丰富多元。“相比往届,本届大赛主要有多元化、创新性、产业化等特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蒋雍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大赛得到全国各地工艺美术创作者和广大院校师生积极响应和参与,涵盖技艺门类超过30个,生活日用品、IP衍生品、创意礼品、时尚手工艺品、潮玩和非遗文创品等多个品类均有涉猎。本次大赛更加注重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同时,大赛加强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在传统工艺品中的应用,更注重文创产品与市场和产业的对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工美、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现场演示“时域”数字化技术

供需衔接 “以艺会友”下次还来

艺术商业两相依,共谱盛世新华章。博览会除了满足普通观众的观赏需求外,还为企业用户和消费群体提供便利。展览期间大量优质客商前来参观洽谈,既有行业商会、专业院校、艺术品收藏家、博物馆、创意产业园区、著名旅游景区纪念品采购部门等B端客户,也有各类工美从业人员、文创设计者、艺术品爱好者等C端客户。

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参展作品“福味十足”

通过连接大师、院校、企业和市场,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推动交流互鉴,促进交易消费,让工艺美术振兴发展之路更加宽广通畅。众多展商对此次博览会称赞有佳,认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作品、交流技艺、拓展市场的绝佳机会,并表示,“不仅会年年参展,展出面积也将逐年增加”。

来自青海的唐卡艺人曲智则表示,每届博览会他都参加,作品也受到观众喜爱,不仅现场被抢购,展会结束后还有观众选定题材找他预约创作。

铸胎掐丝珐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林表示,博览会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更能助力品牌宣传,持续带来合作。

博览会上订单不断的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敬阳也表示,参加本届博览会让他结交了一帮新客户、新朋友,下一届他将更加积极踊跃地参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创新瓷艺引领生活新时尚

扫码支付现场“买买买”

参展观众们也对博览会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看到众多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感受到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技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