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千亿省属国资整合路径渐明,四家上市平台定位清晰

江苏千亿省属国资整合路径渐明,四家上市平台定位清晰
2024年05月21日 15:36 深水财经社

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承载着打造世界级企业的时代重任,苏豪等不起。”苏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在今年工作会议上表示。

2023年7月,江苏省属国企掀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整合,诞生了千亿级的苏豪控股集团。

但新苏豪做大很容易,做强却是困难重重,如何把这么多资产重新梳理整合,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这才是这一轮资产整合的根本目的。

近日,江苏千亿国资资产整合又有“大动作”。作为苏豪集团旗下非上市公司,舜天机械、舜天五矿、舜天资产三家公司已完成合并重组。

苏豪集团如何真正让“物理组合”发生“化学反应”?接下来的就要看——集团旗下4家上市公司资产整合如何上演?

一、新苏豪资产整合大戏如何上演?

2023年7月,海外集团、苏汇资产、惠隆资产及舜天国际4家省属国企并入同一平台,诞生千亿外贸类省属国资——苏豪集团。

由此,江苏省属国企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整合大幕拉开。

国企改革、整合重组异常复杂,省属国企长期以来都存在业务雷同、同业竞争、经营效率、人员臃肿的问题,不改革则长期会被市场淘汰,改革则必然要触动原有的利益分配。

这既归咎于历史包袱,也终究要直面这个棘手问题。

近日,新苏豪交出重组后的首份“成绩单”,2023年营收稳中有升,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综合经营质效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位列江苏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今年一季度,新苏豪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整合重组后,苏豪集团在原有的两家上市公司苏豪弘业(600128.SH)、弘业期货(001236.SZ)的基础上,新增汇鸿集团(600981.SH)和江苏舜天(600287.SH)两家上市公司。

截至5月20日收盘,弘业期货、汇鸿集团、江苏舜天、苏豪弘业,总市值分别为95.34亿元、51.58亿元、19.97亿元、18.70亿元,合计达到185.59亿元。

不过,除了弘业期货之外,其他3家主业或多或少都有比较类似的业务,如何避免旗下4家上市公司内部新产生的同业竞争问题,成为新苏豪头等大事。

要知道,仅仅为了解决苏豪集团与苏豪弘业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就用了长达5年时间,这次苏豪集团承诺3年内解决旗下上市公司新同业竞争问题,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谓同业竞争,是指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所控制的其他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相同或近似,双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

实际上,苏豪集团与苏豪弘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已存在好多年。2017年,苏豪集团做出避免同业竞争相关承诺;2022年6月10日,因未有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苏豪集团被上交所通报批评;直到2022年底,同业竞争问题才彻底解决。

2022年,苏豪集团结合旗下三家贸易子公司(苏豪弘业、苏豪股份、苏豪纺织)主业优势,通过股权转让和业务整合等市场化方式,将下属苏豪纺织、苏豪股份玩具业务及尿素等化肥业务集中到苏豪弘业;苏豪弘业根据审计评估结果,将经营纺织服装为主的子公司弘业永为,股权和相关服装业务团队转入苏豪纺织。

那么,如今要解决就是两位“新人”江苏舜天、汇鸿集团,与苏豪弘业以及苏豪集团之间产生的新同业竞争问题。

“下属三家贸易相关上市公司将形成业务专业化分工。”2023年12月底,苏豪集团明确表示,江苏舜天以服装相关业务为主;汇鸿集团以大宗商品相关业务为主;苏豪弘业以新业态新模式相关业务及其他业务为主。

与此同时,苏豪集团承诺,将在重组整合整体完成后的三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今年4月16日,南京副市长邓智毅到访苏豪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表示,将以纺织服装业务为基本盘、大宗商品业务为重要抓手、跨境电商为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践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任务。

周勇的这一表态,更加明确了苏豪集团旗下三家贸易相关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苏豪弘业专注新业态新模式

“从过往资产整合经验来看,后续重组整合有机会实现1+1>2的融合效应。”苏豪弘业相关负责人对深水财经社表示。

自2018年起,集团大力支持公司转型升级,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同时,不断培育新增长点,同步达到消除同业竞争的目的。

目前,苏豪弘业玩具、宠物用品出口业务强化自主研发,拓展大客户资源,开发新兴市场,毛利率稳增;劳保手套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文化工程、金融投资、跨境电商新业态等多点位发力。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01%达到67.20亿元,贸易业务收入(出口、进口及国内贸易)占总营收90%以上。

当前,跨境电商已成为稳外贸、促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25.4%。

在众人的固有印象中,国企都比较“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似乎与跨境电商这一“新潮”的贸易方式“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苏豪弘业借助深耕外贸40多年的资源,实现了跨境电商的“华丽转身”。

作为苏豪弘业旗下子公司,苏豪云商正式成立于2021年12月8日,早在2016年就开始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是省属企业第一家实体跨境电商公司。

2023年,苏豪云商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通过“弘途跨综”线上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在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双赢”,规模持续扩大,当年扭亏为盈。

那么,此次苏豪集团资产整合,汇鸿集团和江苏舜天有哪些新业态、新模式相关业务?规模又有多大?

先看汇鸿集团。2023年,公司绿色循环供应链、食品生鲜供应链、其它业务(跨境电商、海外仓、汇鸿畜产、汇鸿医药、汇鸿会展),分别实现营收127.62亿元、35.02亿元、68.79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6.58%、7.30%、14.33%,累计营收高达231.43亿元。

再看江苏舜天。2023年,公司新型特色市场业务累计营收为14.59亿元。包括医药化工、食品、木制品、黑色金属及制品、酒水、援外物资,分别实现营收1.84亿元、5.36亿元、3.91亿元、2.02亿元、1.46亿元。

江苏舜天和汇鸿集团的新业态新模式相关业务,营收合计超过240亿元,是苏豪弘业同期总营业的3.66倍,苏豪弘业如何完成“蛇吞象”?

在苏豪弘业关于控股股东解决同业竞争公告中,苏豪集团表示,已论证研究综合运用资产重组、业务调整、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三、江苏舜天“以服装相关业务为主”

“苏豪集团提出以纺织服装业务为基本盘的定位,我们是集团这一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舜天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苏豪集团资源支持下,公司服装优势业务将得到进一步发。

江苏舜天服装业务底蕴较深。公司前身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江苏省服装分公司,目前11家子公司有5家从事服装贸易。2023年,旗下舜天力佳服饰、舜天泰科服饰、舜天信兴工贸均上榜中国服装协会“2022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及江苏服装协会“2022年江苏省服装行业五十强”。

江苏舜天服装贸易业务主要分出口和内贸,衔接从面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2023年,公司营收34.04亿元。其中,服装贸易和生产各实现营收16.59亿元和1.08亿元,营收占比51.94%。

服装贸易不仅营收超过“半壁江山”,而且也一直是江苏舜天最最赚钱的生意,没有之一。2023年,公司服装贸易的毛利率,同比增长3.44个百分点达到21.90%。

来源:江苏舜天2023年年报(单位:万元)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此次资产整合,江苏舜天可能迅速“增肥”。

我们来看看,苏豪集团、汇鸿集团和苏豪弘业旗下有哪些纺织服装相关资产?规模又有多大?

上文提到,苏豪弘业的服装相关资产在2022年已全部转入苏豪集团,所以与江苏舜天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而目前苏豪集团旗下服装相关资产主要有苏纺集团,这块资产与江苏舜天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后续大概率会采取市场化方式注入上市公司,这对江苏舜天相当于“如虎添翼”。

成立于1992年的苏纺集团,名气很大、实力也很强。其前身为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7亿元,主体包括:电商部、进口部、投资部、苏豪泓瑞进出口、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苏豪泓纲科技、江苏弘业永为国际贸易。

而汇鸿集团的纺织服装相关资产可是块“大肥肉”,2023年,其纺织服装营收50.03亿元,营收占比10.42%。

汇鸿集团纺织服装供应链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汇鸿中锦、汇鸿中鼎、汇鸿中嘉、汇鸿中天、汇鸿畜产和汇鸿瑞盈负责经营。

从净利润来看,除了汇鸿中鼎2023年亏损2190.94万元外,汇鸿中锦、汇鸿畜产、汇鸿中天、汇鸿中嘉、汇鸿瑞盈,分别盈利5103.05万元、4657.58万元、4571.01万元、2987.42万元、1862.03万元,5家公司一年合计赚了1.92亿元。

来源:汇鸿集团2023年年报

不过,定位于“以大宗商品相关业务为主”的汇鸿集团,其大宗业务供应链主要也是由汇鸿中鼎、汇鸿中天、汇鸿中锦三家负责经营,未来大宗商品相关业务如何剥离?是个棘手的问题。

四、汇鸿集团“以大宗商品相关业务为主”

在上述4家上市公司中,汇鸿集团总市值不是最大的,但规模和实力肯定最强的。

集团不仅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200强、中国对外贸易百强企业,还在首批全国94家、全省11家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中独占两席。

公司全力打造“供应链运营”“以融促产的金融投资”两大业务板块,2023年,汇鸿集团实现营收480.05亿元。

汇鸿集团“供应链运营”主要由大宗业务、食品生鲜、绿色循环、纺织服装四大板块组成,其中重点打造的大宗业务板块持续发力,2023年实现营收198.58亿元,营收占比41.37%。

在大宗商品业务中,汇鸿集团深耕矿产品、机电设备等进口领域多年,在镍矿、锌精矿、铜精矿等金属矿产细分品类中积累了规模、上下游资源优势,公司延伸产业链,大力拓展进口和内贸业务,逐步向产品供应、产品代理、物流仓储、金融等一揽子供应链集成服务转型。

2023年,公司供应链运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其中自营出口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境内、境外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上升。

目前来看,汇鸿集团与苏豪集团、江苏舜天、苏豪弘业之间,在大宗业务上几乎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在未来的资产整合中,公司置换出去资产大概率会比较多,而收回的巨额现金可能会瞄准集团内部或外部其他优质资产。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