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联资本李哂时:2020年,三大机会性红利

凯联资本李哂时:2020年,三大机会性红利
2020年07月31日 13:26 融资中国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凯联资本敏锐地抓住市场新一次轮回机会,继2016年战略定增五粮液项目成功之后,再次倾注精力在战略定增方向上。对于一家PE阶段为主的投资机构而言,不仅要保证项目的正确率,也要对资本市场拥有高敏感度。这种审时度势的战术很快得到市场的印证。

今年以来,随着再融资新规正式实施,定向增发市场回暖,很多项目处于资不应求的状态,不少私募定增基金浮盈巨大。踩准定增节奏的同时,李哂时开始寻找下一个机会。在她看来,今年将有三个“黄金坑”:第一是A股定向增发、第二是科创概念的活跃退出、第三是回流的中概股。

自2015年发起第一只人民币基金后,凯联资本以PE投资为基准线,覆盖了PE、Pre-IPO、定增基金、产业基金、S基金等。2019年下半年开始,凯联资本试水S基金之余,在疫情期间还顺利募集了定增基金,并对Pre-IPO基金进行了扩容。截至目前,凯联资本的资本管理规模已超过150亿人民币。

在行业的布局上,凯联资本从中国发展的长远格局入手,高度关注高科技和大消费两大重点领域的产业升级机会,如在高科技领域,主要投资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汽车和车联网、物联网、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产业链、IDC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军工等;大消费则主要投向新经济、智能物流仓储、消费供应链、衣食住行相关新技术带动的领域、教育和文化,以及相关的企业服务等。

从过去的投资结果看,凯联资本的大方向是一横一纵。横是借助资本市场不同阶段的投资平台,收获周期性调整所带来的资本红利;纵,则是深入产业,不断挖掘产业内新的升级迭代机会。

抓住一整年的机会

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只有看的准确买得便宜,才能收获回报。而为看上去的“美貌”支付高价的代价,结局往往是惨重的。如何能找到“便宜买卖”,考验的是机构的水平,也是机构领头羊的眼光。这与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哂时以及主要合伙人团队的决定,存在着决定性的关系。

一直以来,凯联资本都是稳健型投手。作为PE投资,李哂时在内部不断强调“正确”的必要性。不同于VC基金,对于PE机构而言,正确率的作用远远大于覆盖率。由于投资阶段偏向后期,在某种程度上,与二级市场距离更近,这要求PE机构对资本市场拥有更为灵敏的嗅觉。

今年以来,定增市场再次火爆了一把。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A股定增总规模为6875亿元,2020年以来已落地的定增项目的实际募资规模已达354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公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累计计划募资规模已超过7314亿元。

自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后,折价率上限提升、锁定期缩短、不受减持新规限制等,吸引大量机构扑向定增市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李哂时就已经瞄准战略投资者定增市场的机会。这种前瞻性的观察,让凯联资本能在市场尚未完全火爆时,提前进入机会池,这样一来,选择空间和议价空间也更大。

科技类企业是凯联资本的投资重点之一,而这一领域也正是定增的主力军。一方面,近年来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另外,自去年开始,5G引领了新一轮科技的上行周期,拓宽了科技企业的业务需求,而研发投入也激发了融资需求。

这是PE机构下注定增市场的最佳机会。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方面放松了口子,并释放了比较积极的支持政策,目的主要是让成熟的上市公司,在基于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做迭代升级,然后去往新经济新产业方面做渗透。”

对李哂时而言,定增只是路径,而目的地是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性布局。“参与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定增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

举例而言,汽车领域一直是凯联资本关注的重点行业之一。聚焦于传统汽车制造的零部件的高端智造和销售后,凯联将思路向上下游延伸升级,比如汽车电子、电控、车规芯片、通信相关的车联网等。“思路就是持续向科技含量更强的方面做升级迭代,在产业中找到投资机会。”

如果说定增是今年PE市场的第一个机会,那么第二个就是活跃的IPO。

近两年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等资本市场红利不断释放而出。不仅拓宽了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也为优质的企业提供爆发的跳板。“资本市场的活跃,激发优秀科技类企业IPO的爆发,这也符合我们基金的投资范围。”

2000年前后,国内资本市场的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市场,纳斯达克的市场成熟度、资金规模、流动性与新经济氛围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充满了诱惑力,大批企业远赴海外上市。20年后的今天,阿里、京东在港股二次上市,网易、新浪在内的中概股纷纷宣布回归。李哂时直言,中国优质企业回归对投资机构是第三个绝佳机会。

“今年,我们看到的第三个机会来自国际关系复杂化带来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纷纷回归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机会。”李哂时透露,目前,凯联资本也在积极与意向企业沟通,“希望能抓住这一整个趋势周期的机会。”

投资技术型企业 远离“过把瘾就死”

一级市场的“幸运”总与二级市场息息相关,但能把握机会的人仍是少数。

虽然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但李哂时也在不断提高对风控的把握。“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我们不能盲目地快速做决策。”

从成立开始,凯联资本的强风控属性就已经奠定。行业内的风口刮过数轮,从互金到共享经济,从网红茶饮到区块链,李哂时对行业高度关注但却从未出手涉足,因为凯联坚持的投资是“不听造梦故事、追问商业本质”,也因此保证了机构自身、投资人和全体员工的利益和安全。对于赛道的选择,凯联资本始终专注于硬科技和大消费。“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市场,用谨慎的逻辑做出决策,走的正确且长远才是投资机构应该做的事。”

投资逻辑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熟谙投资组合理论?止损与止盈?还是风险控制?

似乎都不充分,李哂时的答案是,要遵循投资的常识。“不违背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企业的核心是商业模式,投资要符合周期轮动的自然迭代。”

对于行业的研究,凯联资本也在不断升级。“建立行业图谱,由上自下的进行矩阵式的研究。要知道自己投资所处的位置以及上下游矩阵。对投资的个体,要清楚他的发展空间和成长逻辑。”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灰姑娘”打着新经济和“互联网+”的名义粉墨登场,以高价获得各路资本王子的垂青。但包装出来的容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原形毕露。“要着重于项目的细节,比如创业团队,他是不是赚一把快钱就走?”

创业团队的“过把瘾就死”,是投资机构的死亡谷,也是李哂时一直强调的风控大雷。

投资的博弈中,怀疑是职业基本的品德。越是无懈可击的故事,往往越值得怀疑。当一个商业故事无与伦比的光鲜时,就要小心他的内里是否是中空的。

李哂时习惯掌握全局,也注重细节。“企业是否能创造价值、他的技术和产品是否有足够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否具备不可代替性。核心团队是不是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不是有持续的高昂干劲、以及他所处的赛道是否有广阔的市场。”她不断发问。

以消费赛道为例。凯联资本鲜少投资模式创新型消费企业,而是更关注技术升级所带来的革新性机会。凯联内部将大消费赛道分为衣食住行升级相关的赛道和特定赛道如教育、医疗。

李哂时介绍,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凯联资本倾向于供应链管理,尤其是那些拥有技术创新的、或者是能降本增效的项目。“比起模式创新,我们更乐于投资有技术或供应链条优势的企业。”

投资的核心战略保持不变之外,凯联资本正在战术层面上寻求更多变化。

“我们的标的池更大了,可看的公司范围也在扩大。未来,在产业端有广泛应用的企业,哪怕相对早期也会纳入到我们的池子中去,我们会对他持续地跟踪,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介入。”李哂时坦言,“资本市场的窗口发生变化,我们能够陪伴企业的时间更长。以前,在投资后的第4、5年时,我们就需要考虑退出。一家企业的业绩不达标,成长性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很难入手。现在资本市场逐步的开放后,投资行业链条更成熟丰富,给项目的成长周期也可以变得更健康。”

业务层面实现创新 试水S基金

投资机构都在高喊投后赋能,但能真正做到的还是少数。对李哂时而言,投后管理和赋能,始终是凯联资本的基础选项。“我们投资的项目少而精,所以也能给予每个项目高度的关注。”

因新冠疫情的突袭,创业项目好不容易熬过两年融资难之后,再遇业务层面的打击。疫情期间,大多数企业仍未开工之时,凯联资本已经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疫情阻击战”中。“疫情期间,我们帮助被投企业协调订单、资金和政府支持。企业缺资金,就帮他协调补贴性的债券融资,或者银行信贷资金。另外,我们与政府合作紧密,为区域产业聚集做出支持,也会给企业提供当地政策的指引。”尤为一提的是,凯联资本团队的国际化背景,让凯联拥有帮助企业探索国际业务的可能,这对于有国际视野的企业是极大的助力。

在过往投资的项目中,凯联资本下注了一些头部医疗项目,疫情在海外的发展势头迅猛,使得各国政府间存在大量医疗器械订单采购的需求。得益于团队成员们海外大型机构和政府关系的从业背景,让凯联资本先人一步得知订单需求,此后,凯联内部迅速响应起来,最终也成功帮助被投医疗企业拿下海外国家级的诊断试剂和器械采购订单。

这不是个案。此前,凯联资本还曾帮助一家科技企业拿到了海外订单。“当时,这家企业还没有拓展过海外业务,我们带着订单来的时候,企业团队也很优秀,迅速成立了海外服务部门,顺利拿到了订单,并由此开始了国际化之路。”

从2018年开始,投资行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早期高估值“不差钱”抢项目的光景不再,资管新规发布后,投资行业突然收紧。自身不能造血的企业被资本逐渐抛弃。站在投资一线,李哂时感触很深,“行业内很多企业减员、缩规模,资金来源单一的机构也难募资。但是凯联资本因为基础打的稳固,在这样的环境下却保持着高度的健康和活力。”

除了帮助企业进行深度的投后服务,凯联也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寻求更多业务层面的创新。2019年底,凯联资本成立了第一只S基金。

从行业角度看,2014年成立的大批基金到今年陆续面临退出清算,引发了一波老股转让和二手份额转让的高潮。这也让李哂时看到了机会。当前,买家少、卖家多,溢价空间显然更大。

作为业内率先试水S基金的投资机构而言,凯联的优势也很明显。事实上,机构LP在转让份额或资产组合时,经常是出于资产配置调整的需求,而不是因为基金表现不佳,但是他们也会选择将优质与较差的资产打包出售,使得定价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因素都对想要参与交易的买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果只盯着优质资产或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参与竞价,结果很可能是出价过高,得不偿失。

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验。“在实际操作中,不是简单的接盘,而需要对资产包内的每家企业准确定价。凯联资本历史积累丰富、对项目有广泛触达和评估,拥有一定资金实力、对资本市场退出和二级市场定价理解深刻,这也是我们能够操盘S基金的原因。”

大行业洗牌,资本市场的红利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推进着投资行业的整合和发展,对凯联资本自身的发展来说是个历史性机遇,在迭代进程中,凯联资本的投资逻辑也很简单,“不被热闹的市场影响判断,冷静地进行投资。”

在股市中长期有两类赢家,一类是长期投资者,他们选择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股份,在价格被低估时买入,在市场疯狂时离场;第二类是认真的投机者。他们能抓住短期波动,纪律性强,止损毫不手软并能及时纠错。

凯联资本属于前者,格局远大且视角广阔,既能因时而动,同时也能顺势而为。近几年以来,凯联资本保持着稳定的投资节奏,今年,还有不少项目正在排队退出中。除此之外,对S基金的尝试,募资端的顺利,种种结果都与凯联资本深入的思考能力和长远眼光有着重大关系。

对李哂时而言,已经找到今年三个机会的凯联资本,下一步的关键是,抓住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