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国资涌入一级市场!

1500亿国资涌入一级市场!
2024年04月15日 11:48 融资中国

近一周,一级市场出现多个大额融资项目,而背后投资方大部分都属于国资平台。

本文1915字,约2.7分钟

作者 | 敖瑾

来源 | 创投日报

近一周以来,一级市场出现多个大额融资项目。包括:轻型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珞石机器人、工控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地和兴、储能系统研发商智光储能以及城域AIoT服务商特斯联等在内的企业,都完成了5亿元以上规模的融资。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大额融资的投资方大部分都属于国资平台。

如特斯联的20亿元融资,集聚了宁波余姚国资平台阳明股权投资、深圳国资福田资本、徐州国资徐州产业发展基金以及重庆国资重科控股等;天地和兴的8亿元融资,来自国资和央国企产投的资金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三个领投方分属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通集团、长城集团;智光储能的7亿融资,则获得了包括粤财控股、广州基金等多个粤系国资的参与。

有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表示,项目发展到后期估值越来越高,市场化机构往往会谨慎追投,因此国资就成为了这些阶段中的出资主力。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资平台直接投资事件数量已超过1000起,涉及金额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

多名一级市场参与主体在采访中进一步对创投日报表示,国资的出资考量也造成了当前一种企业发展现象,“企业想尽办法在各地落区域总部,以满足政府资金的招商引资需求”。

01

国资成为一级市场出资主力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达到亿元级别规模的融资,出资方中的主力基本上都来自于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除上述几个5亿元规模以上项目外,多个亿级项目也得到了国资机构的加持。

如健康管理和患者综合服务平台宸汐健康,其在近日官宣完成的1亿元规模A轮融资,就获得上海国资平台国际资管、四川国资川创投等的出资;4月8日官宣完成2.5亿元C轮融资的安建半导体,则获得了央企中航产融的领投;更早前完成6亿元C轮融资的无人配送车研发商新石器,则获得了亦庄国投、中金资本等的出资。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资平台直接投资事件数量已超过1000起,涉及金额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其中,直接投资事件数量最多的为国家级出资平台,投资数量达到255起,涉及金额规模超400亿元;来自广东、江苏的省级平台,出资金额次之,分别达到了172亿元及133亿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狂飙”的国资就已引起市场关注。据行业媒体统计,在医疗健康这一细分领域,2023年全年,由国资直接参与投资的事件数388起,比2022年多出整整一倍。

不过拉长时间维度,可以看到,国资对一级市场项目的直接下场投资,总体而言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金额上亦并没有出现陡峭的波幅。

有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表示,市场对国资活跃度提升的感知,一部分来自于当前市场化机构的谨慎。“市场化机构出于种种原因,当前阶段倾向于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尤其是对融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因此进一步凸显了国资的参与活跃度。”

另有一级市场投资人则对创投日报表示,更受市场关注的大额融资项目、明星项目,往往会集结更多国资的参与,因此也会加深市场对国资活跃度越来越高的印象。

02

企业频设分部满足国资需求

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表示,不同资方当前的需求分化明显。

“产业投资方的核心考量是和被投项目产生业务协同,合力为被投项目解决订单问题;财务机构当前更关注项目收益,因为退出前景不明朗,不仅是IPO退出,后面轮次退出都可能因为总体融资行情不乐观而实现困难;国资则主要还是担当拉动地方经济、招商引资的任务。”

而为了顺利融到国资,项目方也在进行一些业务之外的努力,以满足国资需求。

上述投资人士告诉创投日报,有一合肥的新能源企业项目就曾被长三角城市尝试挖角,“而合肥方面则以更大力度的持续出资,最终把项目留在了当地。”

该投资人进一步表示,更多的项目,则是通过搬迁总部或者设立区域分部等的方式,以满足国资需求最终顺利完成融资。“政府的资金首先考虑的就是企业落地情况,带动当地就业、贡献税收,本质上这是一种政府和项目之间的资源交换行为。”

另有半导体投资人士告诉创投日报,其曾参与过一个项目,就通过设立分部的方式拿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政府出资。“企业本来总部是在华北,但生产中心设在了华东一个城市,华东另外还有一个城市还设了一个小生产点,后来在上海又落了一个客户服务点,在北京还有研发中心。”

其进一步表示,当前,以这种方式实现融资的硬科技创业企业不在少数。“基本上不带个搬迁总部或者设立分部的筹码,就很难和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平台进行下一步的谈判。”

而对于退出的考量,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则表示,国资更希望能有兜底条款,“只要项目方接受回购,国资就觉得这些资金有保障,基本就是能把钱拿回来,不造成大的损失国资就基本可以接受。”

上述获得多个粤系国资出资的智光储能项目,就在公布融资信息的同时,明确了这轮参与方的退出路径,包括上翻收购、股权收购以及合意转让等方式,但并未涉及IPO这一更受青睐的退出渠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