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开药铺,造富250亿

李嘉诚开药铺,造富250亿
2024年05月23日 14:34 融资中国

长线布局,逆势扩张。

本文2146字,约3分钟

作者丨韩璐  编辑丨谭璐 陈晓平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

李嘉诚家族,又有人事调整。

5月17日晚间,其控制的和黄医药,宣布主席杜志强退任,任命艾乐德为新主席。

72岁的杜,在和记黄埔任职长达40年,可谓李嘉诚的资深干将,也为其操盘多宗交易。

杜帮助李家照看和黄医药,则有20多年,一手将其扶起,尤其去年,抗癌药成功出海,财务扭亏,入账超8亿美金。

“算是功成身退。”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其退任或与其年龄渐长有关。

在李家庞大的资产版图中,医药的体量较小,然而,势头向好,尤其在肿瘤领域,已有三款新药上市,与多家头部药企合作。

截至5月20日,和黄医药市值,超过35亿美金,约合250亿人民币,过去3个月,几乎翻倍。

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和,则持有约40%的股权,价值百亿人民币。

01

一举扭亏

李嘉诚家族的医药资产,一度连年亏损。

2019年到2022年,和黄医药亏掉将近8亿美金,在港股上市时,高管预测,2025年前后才能收支平衡。

没想到,李家医药生意,很快就赚钱了。

2023年初,和黄医药与日本武田制药签约,出售“呋喹替尼”海外独家许可(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以外),交易额超过11.3亿美元,一举扭亏。

呋喹替尼是一款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为和黄自主研发的首款抗癌新药,2018年已于国内获批。

有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与武田的独家许可协议,有助于和黄医药扩大全球份额,提高知名度。

去年11月,呋喹替尼在美顺利获批,用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成为十年来首个用于该适应证的靶向疗法。

海外开售后,这款李家的药,很快放量。

受益美国特殊的商保体系,呋喹替尼出海后,定价为25200美元/盒,约合人民币18万元,比国内的定价贵了20倍。

据武田制药披露,呋喹替尼上市后,至今年3月底,总销售额101亿日元,约合6500万美元。

授权成功加之海外获批,和黄医药一举翻身。

2023年,其全年营收8.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增长近九成;净收益为1.01亿美元。

其中,即有武田制药支付的首付款2.8亿美元,以及取得FDA批准后的3200万美元里程碑款。

资金状况大幅改善,到年末,账上的现金余额,高达8.86亿美元。

就李嘉诚家族而言,在财务上,和黄医药至少不再是个负担。

具体到杜志强,其在和黄医药任职23年,此时退休,对老板也有交代。

只是,5月10日,杜本人刚重选为董事,一周后即宣布退任,多少有点突然。

02

出海谋生

李嘉诚家族,手头已有多款抗癌药,处于上市或研发状态。

呋喹替尼成功出海,也为其他产品打了个样。

和黄医药在售的,还有两款小分子肿瘤药——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在国内均已获批三四年。

2023年,两种药,各自卖了4390万美元、4610万美元。

其中,赛沃替尼为国内获批的首个选择性MET抑制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药的商业化,均由阿斯利康负责。

索凡替尼则是一款靶向药物,用于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黄拥有其所有权益。

目前,李家的三款抗癌新药,均在扩大适应症,加速出海。

从进展来看,呋喹替尼最快。

今年4月,该药联合用于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新药申请,刚获受理,联合PD-1治疗二线肾细胞癌的注册临床已完成入组。

去年秋,其胃癌新适应症补充申请,也已获得受理。

在海外主流市场,呋喹替尼也有斩获。

4月26日,武田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的积极意见支持,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

管理层透露,呋喹替尼获批的概率极高,预计于今年6月及10月左右,分别能在欧盟及日本获批。

李家旗下的其他两款药,潜力也不错。

3月,赛沃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在国内受理。

该药与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联用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内将在国内和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

至于索凡替尼,其与特瑞普利单抗的联合用药,已在进展中。

5月中旬,和黄医药又宣布,与国内龙头恒瑞医药达成合作,启动索凡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的II/III期研究 ,用于治疗初治胰腺导管腺癌。

03

逆势扩张

许多年长的企业家,都有兴趣于生命健康领域。

2000年,72岁的李嘉诚,投资孵化和黄医药。起初,公司想做的是中药现代化,出品的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等,依旧热销。

其后,辉瑞研发高管杜莹加入,组建研发团队,启动肿瘤药研发,呋喹替尼即于2005年进入化学式开发。

算起来,李嘉诚的医药生意,经营24年,只有3款抗癌创新药获批,进度不快,背靠李家,也不着急,整体步调较为稳健。

期间,李家推动这块资产,陆续登陆伦交所、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为研发筹集资金超过5亿美金,也减少和黄系自身财务压力。

这两年,创新药企经历寒冬,纷纷收缩团队。和黄医药财务稳健,反其道而行,扩品、招人、投厂,颇有逆势做多的劲头。

2023年,其有两款产品获得进展:

一款是Syk抑制剂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国内上市申请已于年初获受理;

一款为EZH2抑制剂他泽司他,计划于年中提交内地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三线以上淋巴瘤。

多款产品箭在弦上,和黄医药顺势扩大团队。

据披露,旗下公司共有约5000名员工,其核心的肿瘤/免疫业务,拥有约1800人的团队。

今年,其在上海浦东新盖了生产大楼,据称,新药生产能力将提升五倍以上,将为全球供货。

对于前景,李家指派的管理团队,颇有信心。

尤其在肿瘤/免疫领域,2024年指引收入为3-4亿美元,已上市肿瘤产品,预计有30%-50%的收入增长。

新任主席艾乐德,今年也已70岁,在和黄医药董事局已有8年,其本人长期效力于和黄系,在生物科技、医疗保健、电讯及水务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业务经验。

以其资历,预计他会替李家看好这摊生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