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突然崩了,内外资巨额抛盘,业绩的祸还是贝拉米的锅?

蒙牛突然崩了,内外资巨额抛盘,业绩的祸还是贝拉米的锅?
2019年11月06日 15:02 新浪港股

新浪港股讯 11月6日消息,蒙牛跌幅不断扩大,截至发稿,跌6.02%,报30.45港元,成交量698万,成交额2.17亿港元,瞬间蒸发77亿港元。最新市值1197亿港元。此外,伊利在A股跌0.54%。

高盛发布报告称,蒙牛乳业(02319)公司管理层透于今年下半年销售同比增长巩固,与今年上半年水平接近,但核心营运毛利率扩展幅度小于原定同比扩50个基点目标,主要受累原奶价格上升(下半年同比上涨8%)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显示,蒙牛公司此前申请注册“新鲜工厂”的商标申请,在终审中,最终被驳回。

蒙牛乳业沽空率大幅上升,11月4日沽空率为14%,11月5日升至22.5%。根据富途实时数据,美林巨额减持135万股,涉资逾4000万,摩根大通减持82万股,涉资2500万,内资大幅减持24万股,涉资逾700万。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乳业最近1个月不断遭南下的聪明资金减持,内资持股从2.7%降至2.2%,持股市值约2.83亿港元。

蒙牛于8月28日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57亿元(+15.61%),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32.96%),实现每股收益0.53元。

虽然业绩靓丽,但抛弃君乐宝收购贝拉米却引发市场质疑。前段时间刚刚花了40多亿出售旗下子产品君宝乐,最近又一下子出手近80亿豪购澳大利亚有机婴幼儿食品和配方奶粉企业Bellamy’sOrganic(贝拉米)。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是一次正常的收并购案例,但令市场费解的是,蒙牛用52%超高溢价收购的贝拉米,并不是一家赚钱的企业。

近五年来,贝拉米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并不理想,2015年实现营收1.26亿澳元,到2018年好不容增长到3.28亿澳元,但到2019年的营收又开始下滑至2.66亿澳元。在2018年才实现扭亏的贝拉米,净利润也处在长期下滑的境地。

据2018—2019年贝拉米的业绩报表显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收2.66亿澳元(折合人民币12.94亿元),经审核税后纯利为2170万澳元,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4280万澳元盈利,同比下降高达50%。

相对于被蒙牛抛弃的君乐宝,则是蒙牛实实在在的“宝”。成立于1995年的君乐宝,如今已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酸牛奶生产基地,早在2017年,君乐宝就挺进了中国乳业百亿俱乐部阵营,进入乳业前四强榜单。

据蒙牛财报显示,2016年,君乐宝实现80亿营收,在2017年更是跨过百亿大关,其2017年应占税前及除税后净利润及非经常项目分别达到2.25874亿元、1.92819亿元;到了2018年,君乐宝继续为蒙牛贡献了百亿元营收和3亿多元的净利润。

然而,在今年7月1日,蒙牛却以40多亿的价格卖掉了君乐宝51%股权。

蒙牛在此次收购贝拉米的公告中表示,贝拉米公司是一家“拥有一系列全面的优质和超优质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儿食品产品,比蒙牛集团现有的业务板块录得更高的利润率”。

据估算,此次收购或将为蒙牛乳业带来57.93亿元商誉,但如果贝拉米业绩不及预期,便会使蒙牛陷入巨额商誉爆雷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贝拉米除了没有亮眼的业绩,至今在中国未获得配方注册资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