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受疫情冲击,影响几何,海底捞损失到底有多大?

餐饮受疫情冲击,影响几何,海底捞损失到底有多大?
2020年02月10日 12:25 新浪港股

2月10日消息,餐饮消费重拾跌势,海底捞跌5.3%;九毛九跌2.7%,此前公告称将停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更有媒体计算表示,2019年海底捞每天门店的收入约5789.6万元,而每天员工的成本约2029万元,而如今收入为0,按照这两个数字一进一出,每天海底捞的损失可以达到约8000万元。

就餐饮业来看,1月20日肺炎疫情恶化以来,呷哺呷哺跌25.2%,海底捞跌13.74%,九毛九跌16.73%,颐海国际跌13.37%。

本文结合研报,以海底捞为例进行总结。那么海底捞受疫情影响到底几何?损失到底有多大?估值底部在哪里?

餐饮股海底捞、九毛九继续停业,无时间表

2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062例(湖北2618例),新增重症病例296例(湖北258例),新增死亡病例97例(湖北91例,安徽2例,黑龙江、江西、海南、甘肃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4008例(湖北2272例)。

截至2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累计死亡病例90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71例(湖北核减87例,江西、甘肃各核减1例),现有疑似病例23589例。

长潜伏期叠加节后返工高潮,疫情控制或仍将面临考验;防护物资缺乏+高传染性,“宅”成为防控疫情的主要方法,餐饮、酒店、旅游首当其冲受影响。海底捞1月26日起开始停业,复工无时间表;九毛九旗下太二宣布从1月26日起停业,目前无时间表;西贝接受采访称如疫情继续,现金流只能支撑三个月。

九毛九自2020年1月26日起已暂时停止其所有门店(包括自营及特许经营门店)营业。2月9日,九毛九(09922-HK)公布,鉴于疫情的最新发展情况,为持续加强对病毒的防控工作,董事会宣布,所有门店(包括自营及特许经营门店)暂时停业的时间将会进一步延长。该公司将适时就门店恢复营业的日期及进展作出进一步公告。

2020年1月28日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于1月26日至1月31日暂时停止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除外)门店营业。海底捞2月2日发布公告表示考虑到近期疫情发展情况,为持续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除外)门店停业的时间将会延长。待恢复营业的时间确定后,公司将于适当时候作出进一步公告。

疫情对海底捞等损失到底有多大?

回顾“非典”时期,无数小型餐饮企业迅速倒闭,连声名远扬的中华老字号,都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这一次,似乎给餐饮企业打击更大,因为在餐饮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约占30%,若没有营收,成本不断累加,压力显而易见。

中金宏观的报告显示,2003 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当时北京等疫情高发区内的餐馆自4月底出现股“关店风”,歇业率达到了 70%。营业额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进入6月份后,餐饮市场才开始有回升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拉动增长的是出口,而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一位接近海底捞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比非典,新疫情必定让餐饮的损失比2003年更可怕。非典让海底捞的损失占到全年收入的4%,此次疫情的影响或将达到10%,远远超过非典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根据海底捞2019年中期报告,截至6月30日及截止该日止六个月内,海底捞从国内市场获得的收入为104.2亿元,简单计算,平均每天(按6个月180天计算)海底捞的国内收入为5789.6万元。套用这个单日收入数据,海底捞休市15天,损失收入约为8.68亿元。

同时,根据中期报告,海底捞海内外员工总数为88378,其半年总员工成本为36.52亿元,相当于海底捞每天支付的员工成本约为2029万元。就按这个数字计算,休市15天,海底捞若正常承担员工成本,则要为此付出3亿元的人工成本。

业内估算,仅从销售额损失和员工成本支出来看,海底捞休市15天,已损失了超过11亿元。不过,这种损失并非真正损失,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机会成本。

同时,据中信建投贺燕青分析,由于疫情影响,海底捞全年经营业绩将受到影响。据其估算,预计公司2020年营收402.87亿元,归母净利润35.93亿元,由此估计疫情造成公司2020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月8日,另外一家餐饮巨头西贝宣布收到浦发银行1.2亿元的贷款授信已经到账。这也引发了外界对海底捞是否也会有相关引资举措的猜想。

华创证券对疫情影响测算如下:原始假设租金占比 12%、人力 27%、食材 35%,店面折摊及 公共事业费 8%,餐厅 OP18%,总部费用 10pct 作为整体模板。

假设 1:乐观假设:停业 15 天(大年三十),此后客流恢复;停业期间 员工半薪、无食材折耗,租金和折摊照旧。则全年收入-4.2%,净利润(在 原全年净利润预期基础上下降幅度,下同)-5.3%。

假设 2:中性假设:停业 15 天,此后一个月客流减半,再后恢复。停业 期间人员半薪,客流减半期间人员全薪,公共事业费和食材消耗按正常 60%,租金折摊照旧。则全年收入-8.3%,净利润-14.5%。

假设 3:悲观假设:停业 15 天,此后三个月客流减半,再后恢复。停业 期间人员半薪,客流减半期间人员全薪,公共事业费和食材消耗按正常 60%,租金折摊照旧。则全年收入-16.7%,净利润-33.2%。

海底捞等餐饮企业估值底部在哪里?

中信建投表示,从不同情况预测结果看,2020年业绩相对疫情之前所给预期受到较大影响,但判断经营效率拐点会在下半年出现,且2021年存在小幅提升开店速度的可能,并且经营效率的影响在2020年消化完,2021年仍保持稳定,故暂不下调2021年的盈利预测水平,从三年维度看海底捞仍然具有较强韧性。

相较而言,停业15天,年末门店数达1000家,或为比较合理的结果。若按此情况下2020年净利润约30.16亿元计算,对应目前市值,2020年净利润对应PE约为48~49倍,由于2020年基数较低,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端增速预计加快,故从19-21年三年的维度看,复合增长率预计仍达到约45%,从长期视角看,若海底捞国内门店达到1500-2000家的水平且基本稳定后,作为国内餐饮龙头,且叠加多元赛道布局的预期,我们认为海底捞长期稳定的合理PE约40倍,近两年由于开店空间仍充足,或仍可维持60-65倍的估值,对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及短期充足的扩张预期未变。故当前位置的股价为估值偏底部位置,后续向上或仍有一定的空间。

华创证券表示,海底捞筹码较少,模型更稳定,大基数下增长降速,新冠疫情后续不明朗,模型稳定性的再验证将成为新的估值条件。呷哺2019年在自身经营层面走出大底,20年原本大概率业绩反转,但考虑到公司模型较脆,当前疫情预计对上半年经营影响较大;长期而言估值已经进入极低区间,但大反弹需等待疫情拐点,反转需同店数据转正确认。颐海国际进入自身估值低位(2020年40x以内),受餐饮业拖累较小,小火锅受益于疫情导致的恐慌囤货,但因当前物流无法跟上,短期难以判断影响。

本文综合自华创证券、中信建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