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吗?每个月定投1000块钱,10年能攒100万;或者每天攒下30块钱,坚持定投20年,你就可以成为千万富翁。
最近在市场波动性很大、低迷的情况下,各大平台还是鼓励和推广我们进行定投,我在国内有些朋友他们坚持这个策略,坚持抄底等,但最后的收益是负的10%、甚至20%。
相信在看文章的你可能也有类似困惑,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是要相信定投神话,继续投资?还是割肉认输?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定投要遵循的四个法则。
定投背后的意思是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他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Benjamin,在1949年就已经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的考验,在全球都是比较受推崇的投资方式。
所以我们理解的问题并不在于定投,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平均成本。
坚持长线和闲钱投资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详细的四点:首先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长线投资和闲钱的投资。
定投核心就是在于你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去复利,在之前的利息之上叠加去复利。大部分人最多可以坚持1~2年,甚至几个月看不出效果就开始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开始割肉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本的理解定投的真正策略。
以国内市场为例:一个投资周期大概在5~7年左右,如果在熊市开始定投,1~2年内出现亏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延时满足,耐心等待。

很多人认为定投是既简单又赚大钱,一夜之间可以暴富的投资策略。但是真正操作下来,定投其实是非常反人性的,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每天什么投资并购等等这种爆炸性的新闻所影响,坚持自己的长期价值投资和想法。
我给你的提醒就是如果你要开始定投,请做好坚持5~7年以上长期的准备,如果做不到,刚开始你就不要参与。
同时投资的这笔钱是我们平时用不到的一笔钱,没有人会把自己的救命钱或者紧急备用金拿出来一搏。如果这笔钱不是你的全部身家,钱从哪里来呢?

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就是从我们平常日常生活当中少一件衣服、少喝几杯奶茶、少买几杯咖啡的这些钱。每个月1000块钱人民币,就足够我们去做定投了。
当财富每个月的每年去叠加积累,在3~5年之后,这笔钱的价值会达到一个两倍到三倍的提升。其实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每个月不攒这1000块钱,我们该花的也花了,而且并不知道花在哪。但如果给自己一个目标开源节流,就节省这1000块钱,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记账方式、还有你对财富的观念会慢慢清晰很多。
策略控制好你的投资预期
很多自媒体财经博主在介绍年化收益的时候,都说得非常夸张:年化15%、20%,每次我看到这个数字都非常生气。因为财经博主主并没有告诉你:它是今年一年的收益,还是平均几年的收益,还是只是这个月的收益?
请大家记住:任何一种投资产品和金融工具,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零风险。

比如说今年的年化收益是10%,明年可能亏了20%。所以年化下来你还是亏损的,大家每次在听到年化这两个字的时候,一定要心里有一个概念:它是平均几年下来的年化,这种收益是否有可能会持续?即使它在过去的两年涨了30%,那么未来它的趋势会不会下跌?这些都是我们作为retail investor(个人投资者)需要有的最基本的金融素养。
过去30年平均下来做到每年20%年化收益的只有巴菲特一个人,而中国银保监会的主席郭树清在他的演讲上,也告诉消费者:“如果理财产品的收益超过6%,你需要打个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你就需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希望大家在听到别人给你有任何保证,或者你自己在做市场调研,听到一些比较夸张数字的时候,能够明白收益就伴随着风险,并考虑清楚你是否有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当你这笔投资的本金亏到30%、 40%,如果你还能接受,那就说明你适合投资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
根据大势市场的行情和时间做朋友
和时间做朋友理论,其实也是很多国内知名的投资大佬所提出来的一个理论。
比如说未来新能源的潮流,我们对于效率的管理,公司的CRM或者说 SARS的管理工具等等,都是未来能够发展的趋势。
所以,如果你对一个板块,已经做了足够的研究,你认为它在长期在三四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之后,会有一定发展的话,那就建议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开始对对这个行业的ETF或者个股进行定投。
投资多元化
也就是你的个股持仓,它的板块需要分布多元化,同时你的资产类型也要多元化。
我们从个股上来看,比如说像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他既是投资了一些比较老牌稳定的科技公司,像Apple;他也投资了Coco cola 、石油能源公司、American Express等这些蓝筹类型的公司。

当然这些不作为投资建议,只是来举个例子。从资产类型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在经济周期之下,股票市场跟房地产的市场,其实会有一定的对冲关系,在有一些情况下会出现此消彼长的一个形式。
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全部的净资产都在股市当中;其实我们也应该分散投资其他类型资产,比如说:房地产、保险、自己的401k退休基金账户等,做一定的投资来去分摊自己的风险。
对投资理财你还有什么个人建议
欢迎你过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All right, I'll see you next time
硅谷“渣男”事件警示️!女性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