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书画艺术传承人物——书法家王熙权作品鉴赏

2024书画艺术传承人物——书法家王熙权作品鉴赏
2024年11月12日 09:52 艺术精品导航

【艺术简历】

王熙权,号真堂、字玄淳。1969年生,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八届理事、新文艺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D中央书画院常务理事,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特聘艺术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农工民主D云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云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云南明社书画研究院院长,云南诗书画院研究员,昆明市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D昆明市委委员、文化艺术支部主委,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高级古玩鉴定评估师、高级文物艺术品鉴定师。

《拟献之法帖》180×135cm

读王熙权书法刘瑞

结识王熙权是在云南昆明的一次书友聚会上,其兄温文尔雅,他的几件行书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品气息高古,用笔遒劲流畅,功力深厚,其静和雅体现了正宗的“二王流派”面貌与风格,具备了行书的各项特征,因此我们之间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

元·范康《寄生草·酒色财气》180×35cm

熙权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他在书法艺术上孜孜以求,特别是在行书上下了不少功夫,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取法魏晋,主攻二王、苏、黄、米、蔡,书体宗法晋人,颇具雅趣,偶作隶书和楷书。熙权以恭敬虔诚、庄严肃穆的心境去创作,作品充溢着静穆之气。行书潇洒雅致,气韵生动,胎息“二王”和孙虔礼;偶见章草韵味,从《千字文及题跋》和《兰亭序》卷里可窥一斑。他撰写的书法评论文章有的放矢、观点明确、引经据典、以古为鉴,具有一定的学术高度和价值。

草书《古人题画诗五首》138×34cm×4

吾兄勤奋好学,不时有新作面世。我们在交流中发现,他对当代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和对古人书法的剖析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为他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营养。他虚心好学、肯与人交流的爽朗性格,注定他的书法艺术会走得更远,集思广益,再续新篇。我对熙权的书法充满着一种自信和认可,他的书法是个人的精神修炼的积累,是传统书法在当代所显示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体现,呈现出书法追古与典雅相融合的艺术面貌。熙权的精进与执着都融入了他的书法作品里。我相信会有更多人认识他,认识那些精彩的书法作品背后这个平和而执着的人。2018年12月

行书《世说新语一则》138×68cm

浅谈书法的传承和学习王熙权

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就了深厚独特的东方文化底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书法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其堪称中华民族文化之灵魂,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书法是一门首先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创新的艺术,当下传承和保护好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甚至只是为达到鉴赏其好坏优劣的目的,首先都是从系统学习书法开始的。而临帖,就是传承和学习好书法的“不二法门”。

行书《古诗三首》138×68cm

临习经典,是书法学习最基础的方法,也是一个书家能步入艺术殿堂的法宝,更是一生都要坚持功课,倘若临帖终止,艺术生命也会随之消退,艺术成就也将大受影响!关于经典的学习,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这是选择经典的重要性。当然,选择经典的同时也还要考虑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心性、性格、文化结构等实际情况。这一点也很重要,能否能因材施教是评价一个书法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行书《菜根谭节录》138×68cm

临帖首先要先专后博,忌博而不精,朝三暮四,不断换帖。我们对古人要有虔诚和敬畏之心,在“形似”到“神似”上多下功夫,先学透一家,再博采他众。同时,亦要有恒心毅力,忌“一日曝,十日寒”。没有甘于寂寞,忍受孤独,砥砺奋进的心境和勇气是难有大成的。学习和传承书法,还要有擅“悟”之性,前贤有云:学书之道,为勤与悟,勤能补拙,悟能生灵。王羲之“池水尽墨”,赵孟頫“日书万字”皆为勤。而王羲之在鹅弯曲的颈部和在水中游动时轻盈的动作上产生对行笔和线质的顿悟,以及赵孟頫学习羲献,弥思后顿悟得“二王”笔法之妙,皆为大悟。

行草《近思录选抄》138×68cm

书法传承离不开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书法创作是在基于法度的基础上展开的,纯粹的书法创作其包容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不仅要在“章法”、“字法”、“笔法”、“墨法”等方面展开思考与表现,还要表现从各种学术思想意识中提炼出来的智慧,而智慧又首先必得仰赖于悟性与学养的成全,对作者有“得超然后觉醒”的要求。

2023年3月26日

行书《婉如清扬》138×34cm

《行书四条屏》80×18cm×4

行书《古诗三首》138×68cm

行书《品若人如联》138×30cm×2

行书《春觉斋论画选录》138×68cm

行书《六州歌头·桃花》138×34cm

草书《唐诗二首》138×68cm

行草《稼轩词·青玉案》138×68cm

行书《小窗幽记节录》138×68cm

行书《小窗幽记二则》55×38cm

行书《天地古今联》180×32cm×2

行书《止学·智卷》138×68cm

自作词草书《清平乐·昭通》180×48c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