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病、焦虑症、懒癌一起被列为“本世纪三大人类绝症”。
由于现代社会的学习工作环境逐渐变得优越,人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骤然加大,令自己难以取舍,应接不暇,社会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像松鼠一样的囤积狂人,他们看起来却似乎一点儿都不可爱。
他们喜欢在家里囤积各种物品,最常见的就是衣服、报纸、书籍、工艺品、纪念品等,就这样不停地积攒,直至把房间塞得满满当当。
松鼠应该算是储存冬季食物的佼佼者之一了。从秋到冬,松鼠们会一直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用嘴巴含着食物一趟又一趟地往返,将食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自己的仓库里去。
与松鼠这一行为相似,因此这一囤积癖好又被叫做“松鼠病”。
你是否也有“松鼠病”?
这类囤积狂人其实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你也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行为:
在办公室里或者家里,明明已经摆满了一大堆没开封、用不上的东西,却还固执地认为自己需要再多添置一些物品;
即使衣橱、书架里已经塞得满满的,也不愿丢掉一些早已经用不上的东西,觉得每件东西都是你的宝贝;
即使是一本旧杂志,也觉得“说不定哪一天,这本杂志会派上用场”;
心里知道家里废旧的东西太多,可每次整理房间想扔掉一些物品的时候,却始终舍不得,根本下不了拎出去扔掉的决心。
心理学专家对于“松鼠病”解释
心理学上认为,过度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甚至是一些不值钱、不卫生或有危险性的物品,并拒绝丢弃的行为就是囤积症,也有人称其为松鼠症。
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2年5月发布的诊断手册中,将囤积强迫症正式确认为精神障碍的一种。
心理学家认为,囤积症更多见于单身人士、教育程度低者、中老年人或者低收入者。
另外,这种症状在心理疾病人群中也很常见,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为什么会患“松鼠病”?
囤积症患者保存着早已过时的衣服,表明他们对于未来忧心忡忡,缺乏信心;
不愿意扔掉任何一件东西,并不是出于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而是害怕抛弃所带来的那种恐惧;
留下曾经拥有的物品,用以证明自己的某种价值或者能力,从而有助于自我肯定……
这种囤积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他们通常具有处理信息方面的障碍,可能会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活跃等不良症状。
囤积症患者一般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希望一直保留所有的东西;
囤积症患者对于丢弃物品会产生焦虑心理;
囤积症患者还可能有控制障碍,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毛病,直至这些毛病越来越深地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囤积症可能跟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或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日积月累形成的既定价值观念很难轻易改变。
此外,囤积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创伤”有关,它是自我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囤积物品在自己周边建立一道屏障,让自己在其中找到安全感;
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遇到了挫折,通过囤积物品让自己与外界隔绝,回避现实生活,压抑心中的痛苦。
综上,囤积症患者保存的物品中承载了很多记忆和强烈的情感,只有正视自己囤积的原因,才能克服深藏于心的“恶魔”,让杂物不再堆积。
来源:《重口味心理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