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如何看待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2025年03月21日 15:45 科技鲸鱼lvelyn

这个确实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1秒充2公里,直接把电动车的补能效率拉到了和燃油车加油同一水平线。这技术一出,全网炸锅,有人欢呼“油车已死”,也有人质疑“画饼充饥”。作为一个围观了全程的汽车行业老司机,我来聊聊这项技术到底会怎么“搅局”新能源行业。

----------------------------------------------------------------------------------------

油电同速,燃油车最后的倔强?

过去燃油车最大的护城河是什么?不是发动机轰鸣的“声浪”,也不是“情怀”,而是5分钟加满油的补能效率。但比亚迪这次直接把充电速度怼到了“5分钟补能400公里”,甚至发布会上实测显示,汉L从8%充到70%仅需6分钟。

这意味着什么?

燃油车优势崩塌:当充电和加油一样快,电动车在补能效率上的短板被彻底填平。叠加电费成本(仅为油费的1/5)和性能优势(汉L零百加速2秒级),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可能加速萎缩。

换电模式瑟瑟发抖:蔚来等车企的换电站成本高,而比亚迪的兆瓦闪充站基建成本仅为换电站的1/3,且兼容性强。未来用户可能更倾向于“插枪即走”,而不是排队换电池。 很有可能,以后加油站会改名叫“充电站”。

----------------------------------------------------------------------------------------

技术狂飙,行业被迫“卷”出新高度

比亚迪这次的技术突破,不是单点创新,而是一套系统性工程:

全域1000V高压架构:电池、电机、电源全升级到千伏级,内阻降低50%,支持1000A超大电流,充电效率比行业主流的800V平台提升60%。

自研1500V碳化硅芯片:行业首次量产车规级1500V碳化硅功率模块,解决高压下的散热和效率问题。

3万转电机:比小米SU7 Ultra的V8s电机(2.7万转)还猛,功率密度和体积优化直接让汉L成了“性能怪兽”。

行业影响:

车企分化:全栈自研能力的厂商(如小鹏、理想)还能跟上,但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可能直接被卷出局。

产业链升级:碳化硅器件、高镍三元电池、液冷线缆等需求激增,上游材料厂商躺赢。

段子手视角:比亚迪这是把新能源行业从“拼续航”变成了“拼手速”,以后车企开发布会,PPT上没个“兆瓦级”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

充电桩:从“人等车”到“车等人”

技术再牛,落地才是王道。比亚迪的野心是4000座兆瓦闪充站,搭配“双枪充电”和“智能升压”技术,让现有充电桩也能兼容超充。

现实挑战:

电网压力:1兆瓦的功率相当于同时给100台空调供电,大规模铺开后,电网能否扛得住?比亚迪的答案是“光储充一体化”,但储能配套的投入成本不低。

用户体验:发布会上实测功率1分钟后会降到645kW,但即便如此,也比市面主流快充快2倍以上。

网友吐槽:以前是“充电一小时,排队一整天”,现在变成“充电五分钟,排队两小时”——如果桩不够多的话。

----------------------------------------------------------------------------------------

比亚迪的阳谋:技术壁垒+生态闭环

比亚迪的杀手锏不仅是技术,更是全产业链自研能力。从电池、电机到碳化硅芯片,甚至充电桩,全部自己搞定。这意味着:

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后,技术下放到中低端车型不是梦。

行业标准制定者:如果其他车企想用兆瓦闪充,大概率得找比亚迪买技术或合作,相当于“挟充电以令诸侯”。

阴谋论预警:比亚迪这波操作,像极了手机行业的苹果——用生态闭环吃掉最大蛋糕。

----------------------------------------------------------------------------------------

消费者的终极问题:我什么时候能用上?

目前,汉L和唐L作为首发车型,预售27万起,4月上市。但真正普及还要看两点:

充电站建设进度:4000座听起来多,但对比全国加油站(约11万座)仍是杯水车薪。

-电池寿命:10C超高倍率充电是否会折损电池?比亚迪宣称通过“自修复SEI膜”等技术将寿命提升35%,但实际表现还需时间验证。

普通人视角:技术很香,但等等党永不为奴——等充电站铺开,等二手汉L降价,等友商跟进……

----------------------------------------------------------------------------------------

小鱼锐评:燃油车的黄昏,电动车的狂飙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本质上是一场用户体验革命。它让电动车补能效率首次追平燃油车,甚至可能反超。而对行业来说,这是一次“技术军备竞赛”的号角:跟不上高压平台和全栈自研的车企,可能会被直接踢出牌桌。

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当充电比加油还快,燃油车剩下的,大概只有内燃机爱好者的“文艺复兴”了。

(以上内容纯属瞎扯,如有雷同,算我抄对了)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