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盘点了一下ETF实盘账户,就得出来一个结论:
“全靠港股创新药ETF,贡献了超近一半的利润!”
博格在 4 月 7 日市场大跌那天,思量再三,还是大笔买入了市场规模最大且流动性最好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之后又加仓几次,还做了几回波段。
港股创新药ETF 是博格 ETF 实盘账户里最出色的部分,累计收益率 52.88%,累计盈利超 12.3 万,贡献了今年 ETF 实盘账户超近一半的利润。
接下来,聊聊加仓港股创新药的逻辑与未来的持仓计划:
一、加仓港股创新药的逻辑
(1)2024 年底,创新药预期很高,但估值也略高
2024 年底,博格跟几位医药研究员交流,她们认为 2025 年会是【创新药大年】,原因是许多创新药出海大概率会在 2025 年集中兑现,由此带来的营收将使多个创新药大厂扭亏为盈。
博格本身就较看好创新药的未来,但因港股创新药估值依旧偏高,所以仅小仓位布局。
(2)2024年报一出,估值直接达到历史底部
3 月份,港股创新药企业陆续披露 2024 年报后,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 2 月份最高的 62 倍降至 3 月底的 26 倍,已处于近十年估值的历史底部。
按照公式:
市盈率 = 股价 / 盈利
同期港股创新药指数是上涨的,市盈率却大幅下跌,唯一的解释就是创新药企业盈利暴增。
从 2024 年底的年报看,不少龙头创新药企业正逐步实现盈亏收窄,甚至扭亏为盈。
例如,康方生物2024 年经营性亏损持续收窄,产品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超 20 亿元,同比增长约 25%;信达生物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净利润达 3.3 亿元,2024 年总收入 94.2 亿,同比增长 51.8%,产品收入 82.3 亿,同比增幅 43.6%。
4 月初,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博格决定加大投入,经一番筛选,选择了规模大且流动性好的港股创新药方向的 513120。
(3)终于抄底成功,一举成为第一大重仓
选好投资标的后,就等时机出手。
幸运的是,赶上了 4 月 7 日的市场大跌,凭借前期准备,即便在跌停板抄底也不慌张,随后又抄底几笔,使港股创新药成为博格 ETF 实盘的第一大重仓 ETF。
之后,随着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创新药企宣布大额 BD 交易订单,港股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
2025 年前 5 个月,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突破 455 亿美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超 40%。尽管创新药交易总额中只有部分是实打实的预付款,但能达到如此金额,依然引人注目。
二、对于未来的计划,再来看两组数据:
累计跌幅
港股创新药指数累计跌幅较大,如 2024 年初相比 2021 年历史高点累计回调近 70%。
期间,不仅创新药企业股价回调,因搞创新药是烧钱业务,企业盈利也未好转。
近期,创新药的大涨是典型的 “戴维斯双击”,不仅大批创新药企业扭亏,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在提升。
(2)最新估值
即便如此,港股创新药市盈率为 31.35 倍,处于最近十年 33.24% 的分位,绝不算高估。最关键的是,这波港股创新药上涨并非概念炒作,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合同与预付款,合同签署方均为全球知名医药龙头。
作为已重仓港股创新药ETF 的投资者,我选择继续持有,随着未来更多创新药出海兑现,港股创新药有望继续上涨。
对于尚未配置港股创新药的投资者,博格要提醒,港股创新药企业整体市值不到 2 万亿港币,自由流通市值不足 7000 亿港币,未来波动必然较大。
最好的方式是先将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加入自选,等市场回调时择机入场。
三、一些有特色的港股指数
博格持有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是广发基金的,该 ETF 自 2022 年发行时规模就已超过百亿,如今规模已突破 120亿元,上周(6.9-6.13)日均成交额高达99亿元,是目前创新药赛道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品种,当之无愧的“龙头”。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港股创新药ETF外,我发现,广发在港股 ETF 的布局中,还推出不少具有特色的港股指数——通过精细化布局以提“纯”。
比如,港股非银(513750),目前市面上唯一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独苗”ETF,保险行业含量超65%,资金连续18个交易日买入,感兴趣的可以研究下。
第一大重仓港交所,占比超17%,成份股还包括平安、友邦、人保等保险龙头。
在当前低息环境下,保险公司持仓的债券与股票资产大幅升值,保险理财产品也备受追捧,港股非银未来潜力不容小觑。
红利 ETF 港股(520900)跟踪的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聚焦“港股国资央企红利资产”,最新估值率 6.68%,其成分股以石油石化、通讯运营商、交通运输龙头、煤炭企业为主,银行含量低,可作为差异化配置港股红利资产的选择。
另外,他们还有一只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正在发行,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ETF产品,这个指数可谓“提纯版”的恒生科技,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企业,前十大合计权重超过76%。也能看出来,在港股科技的表达上非常锐利。
除此之外,还有港股汽车(520600)、恒生消费 ETF(159699)、恒生科技 ETF 龙头(513380)等多种 ETF,涵盖科技、创新药、非银、汽车、消费等多个领域,种类丰富,大家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意搭配,捕捉不同板块轮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点赞支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