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是卫生间,也是保洁阿姨的休息室
越长大,越发现这个世界不归我管,先是发现管不了别人,后来慢慢发现,就连我自己,我也管不了。

于是,我的身体开始散发出一股腐朽的麻木味儿,挥之不去,余音绕梁。

偶尔被现实刺痛一下,才不耐烦地发出慵懒的痛苦呻吟,算是从客观上证明,我的身体或许还活着。
就拿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我其实过得谨小慎微,因为我不认为我为这个世界的女性,做出过什么贡献,哪怕是对我的亲朋好友,哪怕是对我自己的家人。
还好,已经没那么多人关注我的存在,让我不至于在这一天显得额外尴尬。
但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过。这不刚熬过妇女节,老天爷就给我当头一棒。

在刷手机时,看到一个帖子,有一位网友感叹,保洁阿姨好辛苦👇🏻:

当时,网友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上厕所,保洁阿姨就坐在小角落里面休息,休息椅小小的,硬邦邦的,阿姨双手交叉,蜷缩在椅子上休息。
看下面这这张图,更能看到阿姨的空间有多么狭窄,寒酸👇🏻:

无独有偶,学校里的保洁阿姨,工作环境也不理想👇🏻:

没有固定的休息室,干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却拿着最低的工资。
医院也没好到哪里去,大家注意一下时间戳👇🏻:





对于大部分保洁阿姨来说,所谓的休息室,往往就是卫生间最后一个隔间。
之前我还一直好奇,为什么卫生间明明还有空位,里面却堆满了清洁工具和个人物品,今天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那是保洁人员的休息室。
自诩世界公民的我,其实还是多少有点民族主义情绪的,经常在网上吹牛逼,说我们中国如何如何。
不仅和国人一起赞美日益强大的祖国,自豪感由里到外,油然而生。在混国外社区时,看到哪怕有一句说中国不好的,我也会上去和对方撕逼。
所以,当我得知,让我愤世嫉俗的卫生间那最后一个被锁起来的隔间,是保洁阿姨的休息室,她在里面休息,甚至吃饭时,我汤姆的破大防了。

我们是怎样越来越文明的?是怎样越来越进步的?真的吗?
麻木的气味儿,瞬间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高浓度的刺鼻的酸楚和耻辱。

大家都是人,不是躲在下水道的老鼠
换位思考保洁阿姨的处境,先是鼻子酸酸的,然后心里咯噔一下子,然后看到网友们的呼吁,感觉尸体暖暖的,即便是散发着浓郁的麻木气息的尸体。
有人和我一样,才意识到保洁阿姨没有容身之地👇🏻:


一直以为是工具室,没想到是休息室👇🏻:

默认厕所最后一间属于保洁阿姨,却没想过那是因为她们没有专属的杂物室和休息室👇🏻:

保安保洁工种差不多,保安体面很多👇🏻:

有人好奇是什么人想出来的让人在卫生间休息👇🏻:

有人说有空调的空教室那么多,保洁阿姨却只能待在外面休息👇🏻:

有人以为厕所隔间锁住是为了不让普通人用,原来是为了给保洁阿姨休息👇🏻:

有人从保洁阿姨想到了农民工👇🏻:

有人提到保安工资比保洁高👇🏻:

有人说宿舍楼里的阿姨在楼梯下面铺被子休息,就像哈利波特👇🏻:



有人说休息环境要干净卫生,大家都是人,不是躲在下水道的老鼠👇🏻:

有人上厕所,发现保洁阿姨在隔壁睡觉👇🏻:

有人说,如果保洁阿姨的休息环境让人心生不忍,那么这个环境就贬损了劳动者的尊严👇🏻:

有人说公司里的保洁阿姨在厕所里休息,觉得很可怜,同事却不以为然👇🏻:

有人说, 公司保洁阿姨在卫生间休息、煮饭吃👇🏻:

有人说凭什么保安有保安亭,保洁阿姨就没有保洁室👇🏻:

有人说自己的学校条件很好,但保洁阿姨却在厕所里面洗头、吃泡面👇🏻:

有人说自己的妈妈就是这样的👇🏻: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也有一些人已经意识到了保洁阿姨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b站,保洁阿姨有自己的房间,和工具间,一个大大的👍🏻x1️⃣0️⃣0️⃣👇🏻:

有人说他们中学给阿姨配备了15平米的单间👇🏻:

还有人家建议大家在政务服务平台帮保洁阿姨呼吁👇🏻:


有人说拒绝区别对待👇🏻:

有人说发声就是进步。

尸体真的被上面👆🏻这些网友的同情心和善举温暖到了。
我也反对区别对待保安和保洁,但角度不同。
我认为,保安应该有独立的保安室,是理所应当的。保洁阿姨,也应该有自己的保洁室。
保安、保洁都应该得到尊重。

为什么有保安室,却没有保洁室?
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大部分场所,别管是公共还是私人,大部分地方有保安室,却没有保洁室。
而且相当一部分保洁人员,别管是男是女,经常使用卫生间隔间作为保洁室。
我不知道是因为性别原因,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我遇到的保洁员,哪怕是在男厕,也是女性更多,男性更少。我猜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尴尬吧,懂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里说说。
然后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保安有保安室,保洁却没有保洁室,并非空穴来风。
分享出来,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补充👇🏻:
👉🏻1️⃣职能定位与优先级差异
保安室通常承担安全监控、访客管理、应急响应等核心职能,直接关系到场所的安全与秩序,因此被视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管理人员默认保安室更重要。
相比之下,保洁则属于后勤“隐性” 工作。保洁服务虽然重要,但常被视为 “后台工作”,其价值容易被低估。

此外,保洁人员的工作,以流动性为主(如清扫、擦拭),无需固定办公场所,导致设计时缺乏对专属空间的规划。
👉🏻2️⃣成本与空间限制
设置独立保洁室需要额外空间和成本,而保洁工具(如拖把、清洁剂)通常存放在公共区域的储物间或清洁柜中,经常被认为无需专门房间。所以说这是一个关于钱的问题。
开发商或物业,可能优先将空间用于盈利或核心功能(如商铺、办公区),而非保洁人员的休息区。
卫生间隔间因就近、隐蔽且方便接水,成为 “低成本替代方案”。
👉🏻3️⃣社会认知与劳动权益
保洁工作常被贴上 “低技能” 标签,其工作条件易被忽视。相比之下,保安的工作更易被视为 “专业性” 岗位,需配备独立空间。这是一种职业偏见。
此外,部分场所,可能未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如未提供合理休息区),导致保洁人员被迫,在卫生间或走廊等非正规空间作业。
👉🏻4️⃣行业管理模式
许多保洁工作,由外包公司承接,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不提供固定工作空间。保洁人员需自行解决工具存放和休息问题。
保洁工作需频繁移动,使用公共卫生间隔间,既能满足临时需求,也避免了固定场所的资源浪费。
以上这些原因,虽然有客观成本方面的考虑,但不难看出,夺走保洁阿姨的保洁室的,其实主要还是人的因素,别管是职业偏见,还是社会偏见。

如何让保洁阿姨更有尊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呢?如何改善保洁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休息环境呢?
我搜集了一些国内外的做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是一名决策者,希望你在决策时,能够把这些举措考虑进去。
如果你并不能改变什么,请把这个声音传播出去,让更多知道保洁人员的不易。
首先,优化空间设计,增加保洁室。在相关人员新建或改造场所时,可考虑设置小型清洁工具间,或休息区,兼顾实用性与人性化。
其次,规范行业标准。明确保洁服务的基础设施要求(如工具存放、休息区域),纳入建筑设计规范,或物业服务标准。从标准上、制度上保障保洁人员的基本权利。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职业尊重。通过政策倡导和公众教育,推动全社会,关注保洁人员的工作条件,促进权益保障。
总而言之,有保安室没保洁室的现象,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分配,和职业认知的缩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平衡不同岗位的需求与尊严。
当然,每个人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分享一个小技巧👇🏻:
当我在想保洁阿姨的处境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家里的女性在做保洁工作,我希望她的休息区是怎样的?她是否需要一个休息室?
毕竟,一个人即便没有姐妹,没有女同事,女同学,他/她肯定也是有母亲的,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豁然开朗。
文章写到这里,我麻木的尸体,又温暖了一些。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

有时候表达善意并没有那么复杂,说一句感谢的话,写一篇文章,甚至简单的发出一个善意的呼吁,正如很多网友所说的那样👇🏻:
我们需要的是一间有尊严的保洁休息室👇🏻:
✅24小时热水和带锁储物柜
✅带软垫的折叠床
✅医药箱和充电插座
✅能加热饭盒的微波炉
这不是福利,是基本尊严
当我们在落地窗前喝咖啡时
请记得给守护城市洁净的人
留一扇温暖的门
毕竟,这是我们全中国人的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